第16章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章(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耳穴疗法】

1。治全头痛。(即整个头颅疼痛)

取穴:耳尖、神门、皮质下、枕、颞、额、心、肝、肾、交感。

临证配穴:感染引起者加肺、肾上腺,对屏尖;高血压者加肝阳或降压

沟、耳尖。

治疗方法:在上述穴位找出痛点一至三对,随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头痛

剧烈时用耳针强刺激,可透刺有关穴位(如枕透额,神门透肾等)顺时针方

向捻针为主,留针时间宜长,可留一至二十四小时,或配合耳尖放血;或可

用百分之二普鲁卡因穴位注射,每日一至二次。疼痛轻微,病程较长者,采

用埋针,压丸、贴磁、耳针、药线灸均可。耳针者每日一次,每次二十至三

十分钟;药线点灸者尚可在头部的上星、百会、太阳、风池(双侧)、双眉

内侧端的攒竹穴处各点灸一壮配合,每日一次。也可于患者耳背上三分之一

近耳根部显露的血管放血,出血量在一毫升以上,每周或隔周放血一次,五

次为一疗程。

2。治前头痛(即前额部疼痛)。取穴:额、神门、皮质下、胃、缘中。

临证配穴:鼻窦炎引起者加内鼻、外鼻、肾上腺或对屏尖,发热者加轮三、

四、五点刺放血,屈光不正引起的加眼或目1、目2;神经衰弱引起的加心、

肾、缘中。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3。治后头痛(即枕后部疼痛)。取穴:枕、顶、膀胱、肾、脑干、颈椎、

神门、耳尖、高血压者加耳尖或降压沟。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4。治偏头痛(即一侧性头痛)。取穴:颞、肝、胆、交感、外耳、皮质

下、神门、枕小神经点、肾。临证配穴;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者加内分泌、

缘中;伴恶心呕吐者加胃、枕。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5。治头顶痛(即头顶部疼痛)。取穴:顶、枕、肝、膀胱、皮质下、神

门。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耳针疗法】

1。取穴:头痛时按头痛部位取双侧相应耳穴(如前头部取额,颞侧痛取

太阳,后头痛取枕)、枕小神经点、皮质下、神门穴。治疗方法:以三十号

耳针直刺,进针深度为一至二毫米,进针后捻转一次,留针十五分钟。

疗效:重度头痛五例,经耳针治疗后转为轻度二例,中度三例;中度头

(bsp;痛三十例,转为轻度二十一例,消失四例,无效五例;轻度头痛二十例,转

为消失十二例,无效八例。总之,经耳针治疗的五十五例头痛期患者,其即

时效应为有效(包括不同程度的头痛减轻与消失)四十二例(占百分之七十

六点四),无效十三例(占百分之二十三点六)。

2。取主穴:取神门、脑、皮质下耳穴。

临证配穴:前额及双鬓角痛加额、太阳;两侧及偏头痛加太阳、肝、胆;

巅顶痛加顶、肝;枕后痛加枕、膀胱。风寒型加肺、兴奋点;风热型加扁桃

体一;肝阳型加肝、胆;肾虚型加肾、肝;气血亏虚型加心、脾;痰浊型加

肺、脾。每次取四至五穴,其中主穴二至三穴,配穴一至二穴。

治疗方法:耳压冰片法:用废圆珠笔尖均匀按压穴位处,找出痛敏感点;

或用耳穴探测仪找出良导点;或用肉眼观测法发现阳性反应点(可见皮肤变

色、皮疹或糜烂、脱屑等)。用废圆珠笔尖用力按压敏感点,压出一个凹陷,

然后将二至三毫米大小的冰片(块状比片状疗效好)置于零点六平方厘米大

小的胶布上,贴压凹陷处,用力按压,以有酸、胀、麻、痛感为度,嘱患者

每日于三餐后及睡觉前半小时共按压四次,每次每穴用力按压五十下,如头

痛发作时,可立即按压一至三分钟。外感性头痛贴压双耳;内伤性头痛贴压

单侧,左右交替,三日更换一次。顽固性头痛在神门、脑等穴的耳背对应点

上用冰片或王不留行籽加压。外感性及肝阳型手法要重,按压角度垂直于穴

位处。肾虚及气血亏虚型手法要轻,既按且揉,以压丸不滚动为原则。

疗效:痊愈(头痛消失,三个月内未复发者)三十四例,占百分之六十

五点四;显效(头痛消失,但三个月内又复发,经耳压后头痛又消失者)十

例;占百分之十九点二;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八例,占百

分之十五点四,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出处:《河南中医》一九八八,五,三十三。

3。取穴:枕、额、颏耳穴。

治疗方法:耳针或耳穴埋针法:用经络探测仪找到痛点并在测导电量处

进针,针刺处感觉痛、热、胀,麻等,如用螺旋状耳针,进针后用橡胶布封

住,以免耳针脱落。留针二至四日。在留针时间若出现头痛瞩患者自行按压

之。二次埋针间休针一至二日。若用毫针,进针深度为一至二毫米,不贯穿

耳廓,留针三十分钟,每五至十分钟捻转一次,每日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

(bsp;程。

疗效:经上法耳针治疗四十二例中,头痛消失二十七例,占百分之六十

四点二十九,减轻十五例。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七一。

出处:《北京医学》一九八○,四,二百一十二。

【耳穴压丸法】

l。取主穴:神门、额、枕、大肠、皮质下等相应部位和脏腑辨证取穴,

如侧头痛取三焦、胆,前头痛取胃、大肠,后头痛取膀胱、肾耳穴。

治疗方法:用胶布剪成一乘零点八厘米的小方块,将王不留行籽放于胶

布中心,然后贴在所选的耳穴上,每穴按压一至二分钟,每日按压三至五次,

间隔三至五日更换一次胶布。五次一疗程,休息二至三日再作第二疗程。

疗效:用此法治疗痊愈二十例,显效二十例,好转十八例,无效二例,

总有效五十八例,占百分之九十六点六。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一九八八,二;二十七。

2。取主穴:神门、脑干、镇静耳穴;配穴:脑点、头痛。

治疗方法:将胶布剪成菱形,将选好的绿豆敷于胶布中心,贴前用于棉

球将耳穴周围擦净,然后将敷胶布的绿豆对准选定的穴贴紧。

疗效:用此法观察治疗十一例患者,痊愈二例,显效四例,好转四例,

阅读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