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克。(2)敷脐:硫黄十克,葱白七段。
制法:内服药焙黄,共研为极细未,装空心胶囊备用;敷脐药捣如泥状。
用法:内服药每次六克,一日三次,开水送服;敷脐药临睡前贴神网穴,
次晨取下,十八天为一疗程。用于小儿遗尿。
疗效:治疗五例全部治愈。显效时间最短两天,一般一至两个疗程,便
可痊愈,半年随访无复发。如撤去敷脐之法,则疗效顿减或无效。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四):二十一,一九九○。
5方(遗尿散)
药物:丁香、肉桂、五倍子、补骨脂各三十克。
制法: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取适量,白酒调敷肚脐,每晚一次。用于小儿遗尿。
验案:柴x,男,九岁,一九七七年十月八日初诊。患儿遗尿已三年,
每晚尿床两次以上,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用
遗尿散敷脐,三次后遗尿减少,五次后遗尿之症若失,继敷五次痊愈,迄今
未复发。
来源:《陕西中医》(六):二百六十一,一九八五。
6方
药物:白术、白芍、白矾、硫黄、甘草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法:每次取药粉十克,葱计(或用水)
调糊,敷于脐部,三日换药一次。用于小儿遗尿。
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7方
药物:丁香三粒,米饭适量。制法:丁香研细末,同米饭捣作饼。
用法:贴患儿肚脐。用于遗尿。
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8方
药物:五倍子、桑螵蛸、芡实、硫黄。
制法:共为末,醋调。
用法:临睡时敷于脐部。用于小儿遗尿。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六):四十六,一九九○。
9方(加味生姜膏)
药物:生姜三十克,炮附子六克,补骨脂十二克。
制法:生姜捣泥,余药研细末,合为膏状。用法:填入脐中,外用无菌
纱布覆盖,胶布固封,五天换药一次。用于下元虚寒遗尿。
疗效:治小儿遗尿二十五例,换药二至六次,痊愈二十例,显效三例,
无效两例。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二):封三,一九八四。
【体针疗法】
1法
取穴: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太溪。针用补法,并灸。若睡眠深
后加百会、神门;小便数遗灸大敦。
主治:肾阳不足,睡中遗尿,醒后,兼见面色苍白,小便清长、频数,
舌淡,脉沉迟弱。
2法
取穴:气海,大渊、足三里、三阴交。针用补法、并灸。
若便溏加脾俞、肾俞,尿频数加百会,次髎。
主治:脾肺气虚、病后或身体虚弱者,睡中遗尿,频而量少,兼见面色
苍白,精神倦怠,四肢乏力、舌淡、脉弱或沉细。
【耳针疗法】
1法
取耳穴:膀胱、肾、脾、胃、心、神门、脑点。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常规消毒一侧耳廓,把生王不留行贴在零点六
厘米正方形的医用橡皮膏上,选穴压籽,嘱其家长每日按压三次,每次按压
五分钟,睡前必按一次,每六日两耳交替贴压一次。
治疗效果,采用此法治疗一百例,治愈七十四例,占百分之七十四,显
效十三例,占百分之十三,好转九例,占百分之九,无效四例,占百分之四。
来源:《中医药学报》,(四):三十二,一九八七。
按:遗尿者有多数夜眠不易唤醒,所以取耳穴心、神门、脑点,以通元
神之府,取脾、肾、膀胱以培补脾肾之阳,使膀胱复职。在治疗期间,嘱其
家长配合,晚间定时叫醒孩子起床小便。使其逐渐养成排尿的习惯。本疗法
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容易接受。但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无效。
2法
取耳穴:肾、膀胱、脾、肺、缘中、皮质下、耳中、额、骶椎。
注:伴有尿路感染者加内分泌,尿频者加尿道。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用长城牌jk—1型耳穴探测器,在所选耳穴的
相应区探寻敏感点,常规消毒后,将粘有黄精籽药粒的小胶布块置于选好的
耳穴上,进行按压,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发热感。两侧耳穴同时贴压。
并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五至六次。五天更换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疗效:采用此法治疗七十例,其中男三十二例,女三十八例;年龄最小
三岁,最大二十岁,其中三至七岁二十六例,七至十五岁二十八例,十六至
二十岁十六例;病程最短三年,最长二十年,除两例每周遗尿两至三次外,
其余患者均为每夜遗尿最少一次,多者三至四次,其中十五例在白天睡觉也
下载
有遗尿。以往曾作过针灸、磁疗以及药物治疗而无效者二十五例。病因分类:
原发性遗尿(自幼遗尿伴沉睡不易唤醒者)六十二例、占百分之八十八点六,
继发性遗尿八例,占百分之十一点四。疗效标准:痊愈:经耳穴贴压疗法治
疗后遗尿停止,或能自行起床排尿者。好转:治疗后遗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已
基本控制,但遇过度疲劳、过饮等情况又有复发,或夜间需唤醒一次,唤之
即醒,能自己排尿者。无效:经五次治疗后遗尿次数无变化或仅有轻微变化
者。治疗结果:痊愈三十一例,占百分之四十四点三,其中经贴压耳穴(双
耳)一次后,当晚稍唤即醒,未再遗尿者十三例。好转三十六例,占百分之
五十七点四,无效三例,占百分之四点三,均为继发性遗尿之患者。总有效
率达百分之九十五点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
来源:?
阅读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