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收运动_1945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14秋收运动(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经过了招兵,高正胜终于招到153人,加上司令部配给的26名八路军,还有高射炮和自己,一共181人。本来曾司令只答应让他组织一个170人的连队的,这个时候多了十几个人,虽然没不高兴,但是也只拿着战士名单看了又看,看了差不多一分钟。高正胜就是咬准了曾司令不会因为十一个人来斥责自己,所以才敢做手脚。

高正胜等人在一番忙碌之后终于把连队建立起来,定名为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前锋加强连,实际人数181人,号称150人。估计多人少报的方法也是只有八路军会这么做了。连队下辖三个排,一个警卫班,一个炊事班。三个排各50人。

1944年11月,冀东开始秋收,为了防止敌人对根据地的破坏,曾司令派赵先远率部分驻在各个边境。而高正胜则与其他的地方部队一起参加秋收的活动。

要说这高正胜,在战场上也算是把能手,要说收割的话那就简直是外行人。幸好他直接管理的警卫班都是农家子弟中比较强壮的,跟在他身边顺手帮他收割,他才能勉强干完一天。回到住处,就腰酸背痛,直直地躺在炕上了。

“连长,在吗?”外面传来一个悦耳的女声,不用说,就是梅映月。

高正胜从床上弹起来,整理好着装后才打开屋门,让梅映月进来。

梅映月抱着一堆文件,坐下来看看高正胜的样子,美眸一转说:“今天很累吗?”

“不累不累!呵呵!”高正胜尽力掩饰自己的疲惫,他殷勤地给梅映月倒了一杯水,说:“指导员同志今天到我这里来不知道有什么见教啊?如果我有错误你记得马上提啊,我这人最民主了,第一个拥护军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个高正胜,刚知道八路军有个这样的原则,这几天就前前后后说过很多回,把自己塑造成人民军队的一个先锋人物。估计他的心理状态和标榜自己是儿童团长的石子没太大区别。

“没想到你学得那么快,之前我还以为你保留着很多旧军阀的脾气呢!”梅映月点头微笑,说,“我今天来不是因为你有错误而来的,而是因为我们连的三排长王永生有个训练计划,本来他想跟你说的,但是他说今天的活才刚结束,你就不见人影了。我听他说了一下,觉得还挺好的。所以来跟你说说。”

高正胜一想到自己刚才别人的活还没干完,自己就迫不及待地走了,实在是有失身份。他怕梅映月说他,于是急忙说:“什么训练计划啊?”

“王永生说我们的连队正好可以借助这次秋收训练我们连队的修筑工事的能力,他说得挺有道理,虽然我不懂工事这方面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你说说。”梅映月轻呷了一点水,滋润自己的口,动作非常优雅,像个大家闺秀。

“对,我最近一直在组建连队的事情上忙活,还真的忘记了这件事。如果在遇到敌人的时候,我们能修筑一道好的工事对自己进行掩护,我们至少能增加一半以上的防御能力,间接影响到战斗的结果。”高正胜也给自己倒了一口壶水,说完就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那……需不需要我向军分区司令部反应一下,让他们派个有经验的修筑工事专家来教导我们连的同志啊?”梅映月拿出笔记本,在本上端端正正地记下“提高士兵修筑工事能力”几个字。

高正胜摆摆手,哈哈笑道:“这个不用,话说我就是这方面的专家,由我教他们就绰绰有余了。”

梅映月白了高正胜一眼,说:“据我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似乎你很喜欢吹牛。”

高正胜一听,原来梅映月平时有留意自己啊。一想到这里他就兴奋起来:“哪个男人不喜欢吹牛,但是我可以以一个军人的身份告诉你,我真的会修筑工事,并且在这方面还很有心得。”

“真的吗?”高正胜的话让梅映月很怀疑,但是她还是在本子上记下了。

“真的,要说我啊,那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高正胜一开话匣子就停不了了,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几乎全能的绝世高手。

梅映月本来还有点相信他说的话的,听到后来简直就把他说的话当成唱戏的。她咬咬嘴唇,说:“连长果然盖世无双啊,怪不得会怕打针了。”然后没等高正胜完全把自己的话停下来,她就走了。

高正胜一拍大腿,她怎么不相信自己啊?难道自己说的太假了?仔细想想,倒真的有点假。但他还是自言自语地说:“不是啊,假话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四十而已啊!”

第二天,高正胜向全连传达了即将进行修筑工事训练的事情,并多次表扬了三排长王永生。王永生是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曾经是赵先远部的一个班长,绑架高正胜去医院的七个匪徒之一,以前是帮人盖房子的,所以对修筑工事这方面还有点本事,同时作战也十分英勇,因此尽管当兵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被任命为班长了。

为了报答高正胜的“知遇之恩”,王永生特别努力收割,多次帮他把收割来的高梁搬到陇边的谷堆去。因此,高正胜就干脆挨着他收割,顺便偷偷懒。而王永生以为是连长要考察自己,就加倍努力地干活,顺便把高正胜的那份活也干了不少,高正胜倒是乐得自在。

中午休息的时候,梅映月和炊事班的同志们一起过来送饭,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梅姐,给我们唱首曲子吧!”这一连的人都是农村长大的,大家在干活的时候也喜欢唱唱曲子,现在有人说要梅映月唱歌了,大家就都呼和起来。

梅映月一扫额间的汗水,鼓着微红的脸蛋说:“我会的曲子不多。”

二排长张海是赵先远的老兵,他和梅映月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于是他在这个群情汹涌的关头挺身而出,对大家说:“大家静一下听我说,梅姐的曲子可能会得不是很多,我们不要勉强她!”梅映月听到她这么说,给他投去感谢的眼神。但是张海话头一转,说:“但据我所知,梅姐会唱的曲子唱得都非常的好,和我们副连长有得比啊!”

被他这么一说,大家更加要求梅映月唱曲子了。高正胜也想听梅映月唱曲子,但是他不想和那么多人一起分享,而且为了讨好梅映月也应该为她挡挡啊!于是他挺身而出,对大家说:“我们的梅指导员可能是怕自己比不过老马而不敢唱呢,要不我们请老马开个头唱?”

老马倒是不谦虚,就呵呵哈哈地唱了起来,唱的是西湖边上许仙借伞给白娘子的故事。当他唱完一段之后,大家把眼光看向梅映月。

梅映月被大家看着,唱也不是不唱也不是,这个时候高正胜又出来混淆大家的视线了:“大家说老马唱得怎么样?”

大家都说好,但是二排长张海却说:“没有梅姐好,还是梅姐接着唱吧!”

梅映月见实在推不了,就坐在树下唱了起来。唱的是当时八路军中比较流行的《南泥湾》。高正胜虽然不知道南泥湾的故事,但是他听起来,就像是在听歌舞厅的演唱那般,很多年前高正胜在西安驻防的时候偷偷去过夜总会,那里唱歌的人也未必有梅映月那般美妙的声音啊。

当梅映月唱完的时候,高正胜第一个站起来称赞她:“梅指导员的曲子真的是‘此乐数绝,世间难闻’啊!让我们大家给梅指导员鼓掌!”

高正胜本来以为梅映月会投来感激地眼神的,谁知道她根本都没有正眼看过自己。更可怜地是,高正胜这一次站起来之后,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大家听我说,你们看副连长和指导员都唱了,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请我们的连长来给我们唱一曲啊?”作为高正胜的铁杆手下的一排长高射炮,在这个重要的关头背叛了他。

这一次呼和的人更多,大家还没真正见过自己这位连长的本事,这次唱曲子总该表现一下吧?

高正胜正在为难之中的时候,他感到一注温柔的眼光投向自己,他急忙看去,是梅映月满怀感情的双眸,她微笑着说:“连长,你就给大家唱一曲吧!”

高正胜其实不是不会唱曲子,他不仅会唱,而且他祖父就曾经当过戏子作家,为前清官员家的戏子写过戏稿。但是这要真的唱起来肯定是不如老马的,更比不上梅映月了。他环视了一下大家,最后看到了不远处的土山,他突然想起他祖父作的一首民谣,叫《雅克萨》,讲述清朝时候中国军民抵抗罗刹(沙俄)侵略者侵略东北的故事。于是他决定以粗犷来抵抗老马的纯熟和梅映月的悦耳……

阅读1945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