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萧易语缓缓睁开眼睛,光芒灼灼,“《易筋经》果然不愧是精湛至高的内家经法,‘小洪拳’虽是稳健灵活的外家拳法,却也绝无此等威力。《易筋经》功法化腐朽为神奇,确然非虚,以易筋经心法劲力施展小洪拳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萧易语苦心修习《易筋经》,对这部高深的内家经法的来历亦是一清二楚。
相传,天竺高僧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达摩佛法精深,内功亦是精湛,是少有的旷古奇才,后来他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留影于壁,最终会意顿悟,留下两卷密经,一为《洗髓经》,其二便是《易筋经》。
《易筋经》共七大境界:从易换皮毛、肌肉、筋骨、血脉、脏腑、形体,到最高境界:易精换神!
《易筋经》高深妙绝,每提高一个境界,不仅感官敏锐程度提高一个台阶,体内的劲力急剧膨胀,长足飞跃,而且身体内部更是发生微妙的细微变化,从本质上改善提高修炼者的体质,甚至灵智。
据说《易筋经》修炼至易精换神的最高境界时,便能使神虚相合,气元互换,精神与肉体融而为一,得证大道!
然而《易筋经》虽然神妙,修炼起来,却是难之又难!
以萧易语所闻,历史上记载的有缘修习《易筋经》的高僧乃至其他的武学奇才,少有人能够练至第六层的易形换体境界,更不用说易精换神之境了。而唯一能够确定修炼到易形换体境界的只有唐出时期的奇侠虬髯客!
史载,虬髯客本名张仲坚,风尘三侠之一,据说他原是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出生时其父嫌丑欲杀之。后获救于人。几经展转从师于奇人,得传《易筋经》,苦修有成。
艺成后,虬髯客欲起兵以图天下,见李靖后自愧不如,见李世民后认定天下将归李世民,后来有意于红拂,得知红拂嫁于李靖后,虬髯客心中虽丧,却不失洒脱,三人乃结为兄妹,他将家产赠于李靖夫妇后独自离开。离开后,虬髯客性情所至,杀到南蛮扶馀,力抵千军,成为扶馀国主。
试想,虬髯客凭一击之力而溃千军,其内功之精深可谓骇人听闻,霸绝当时!《易筋经》修至精深之处,其奇绝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似虬髯客这种经天纬地、旷古烁今的武学奇才又有几人?
便是如此,却也只能修到易形换体的境界,易精换神至境唯有望而却步!
《易筋经》高境界的修炼,难上加难!
达摩留密经两卷,《洗髓经》归慧可禅师,未传于世,而《易筋经》却偏偏又如此难练。然想达摩留经,自是为了泽被世人,观之修习,经书当不应是如此难习之经!
有时候想至此节,萧易语会大感疑惑,莫名地在脑中出现一些怪异的推想,是不是《洗髓经》与《易筋经》有什么相关联之处?想要顺利修炼《易筋经》须得《洗髓经》相辅?要不然达摩又怎偏偏同时留下这两卷密经?
这种念头会偶尔在萧易语有感《易筋经》难习之时,一闪而过。只是由于《洗髓经》在禅宗二世祖慧可禅师圆寂之时并未得传后世,根本无法予以考证,所以他虽有此念,却也没有太多地去考虑。
……
静静感受一下身体状况,萧易语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五年前,我修习《易筋经》便已达到易血换脉之境,时至如今,竟然进展甚小,距离下一境界尚有很大一段距离啊!”
轻叹一声,他心中不由感慨,“《易筋经》果然是越往后修炼,越是困难,进展越是缓慢,难怪师傅亦是数十年滞于瓶颈,难以突破易血换脉,达到易脏挪腑的境界……”
想到这里,萧易语低头望向胸前,而那里正悬着一颗不起眼的六芒星。
六芒星不大,外观通红,材料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看不出具体由何种材质所制。
六芒星看起来普普通通,无甚奇特,但萧易语却知道其特异之处。
望着六芒星,萧易语神色隐有感慨,因为这颗不起眼的六芒星却代表着他师傅对他深厚的期望……
他自幼为孤,七岁之时,偶遇一人,才改变了他的一生。而那人便是引导他踏上武道之人:隐世的武学宗师张风远!
当时,张风远因见他根骨奇佳,实为难得的武学之才,乃收了他为亲传弟子。
后来萧易语得张风远的亲传,立时表现出他于武道一途的迥异常人的资质。所习拳法、剑法数遍之内即可铭记于心,且出招间深得其中奥义,一招一式皆是上手极快,功夫日新月异,进展神速。
张风远与少林渊源甚深,精于少林多种绝技,如大小洪拳、七星拳、青锋剑、十八枪等等,甚至少林最精深的内功心法《易筋经》亦是烂熟于胸。
他见萧易语如此武学天赋,欣喜之下,乃将苦心钻研数十年的《易筋经》悉数相授,更是对其中的精义要旨、艰涩难懂之处一一详细讲解。
大凡习武之人,特别是练武者中的怪才、奇才,无不是追求武道极境之辈。张风远是武道宗师,不能脱此范畴,亦是痴迷武道之人。他毕生浸淫武道,潜心修炼《易筋经》,却只能徘徊在易血换脉之境,停滞不前,终难突破,自是引为生平憾事。
突破易血换脉之境,修炼至《易筋经》更高境界已成了他毕生的武道追求!
当他遇到萧易语之时,已感修炼之难,恐终生难以突破,遂将心愿寄托在萧易语的身上。所以在萧易语开始习练《易筋经》之初,他便将无意中得到的一颗六芒星给了萧易语,让他修炼之时,贴身佩戴。
六芒星可以清神安体,扫除心中杂念,佩戴于身修炼,事半功倍,有莫大的好处。这是张风远修炼时自己的亲身体会。
不过能够清神安体、有助于习武者修炼的物品虽然珍贵,却也并不罕见,像其他诸如古玉、如意、念珠之类的古物,皆有清神安体之功效。这些物品对于常人来说可能价值不菲,但对武道高手来说,若想得到,却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
然而张风远将六芒星给予萧易语之时,却是颇为郑重,叮嘱萧易语莫要小觑之,因为他直觉那颗不起眼的六芒星绝非凡物,亦非其外表看起来那般简单……
总之,张风远将突破《易筋经》更高境界的期望寄予在了萧易语的身上。
而当萧易语以十年的时间修到了他耗费近三十年才达到的易血换脉境界之时,他欣慰欢喜之余,却也不得不惊叹萧易语过人的武学禀赋!
……
拿着胸前通体红色的六芒星细看一会,萧易语长呼口气,目光渐定。收敛心思,走回床边,盘坐而卧,缓缓行功修炼。
自从他《易筋经》达到易血换脉境界之后,对全身的筋骨、肌肉、皮毛无不是了解之至,甚至微弱到极致、犹如潺潺流水的体内血管血液流动的声音,还有心脏跳动的声音,亦皆是清晰可闻。
静静倾听,室外风吹之声、树叶沙沙摇曳之声,如在耳旁……
“易语,《易筋经》博大精深,其绝妙之处,让人难以尽悟。不过,为师不是夸口,即便是以你现在第四重易血换脉的境界,你内劲之浑厚,感官之敏锐,无论在白道黑道,还是隐世的江湖高手之流中,也绝对处于顶尖之列!”
张风远自傲而铿锵的话语犹在萧易语耳边回响,《易筋经》练至第四层境界,已跨入顶尖高手之流!
仅第四层而已!《易筋经》后面境界的修为又将会强悍到何种程度?
这让萧易语对《易筋经》的更高境界充满期待与向往。
难道真地就无法修炼到《易筋经》的至高境界吗?
他不信!
阅读星鉴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