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梦中水蓝_星空隧道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梦中水蓝(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日记很粗糙,显然是匆忙间记录下来的,而且关键部分许多词语和技术不明白。但还是大致说明了古人的来历以及尼雅文明的发源。至于最后尼雅文明的消失,想必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古人最终与地球人同化了的缘故。

星际隧道的操作在日记中记载的比较详细,星际隧道表面上那二十八个符号,所代表的是星际隧道空间坐标,也是用来连通其他星球大门的拨号器,按照一定的次序与组合,可以拨号连接其他的星际隧道。

拥有星际隧道的星球都有一个唯一的空间坐标,在当前的飞行器中,只有一个空间坐标,并且是单向的,就是通往古人母星水蓝星。使用星期隧道所耗费的能量非常巨大,何种能量还未探明,但显然是一种宇宙能源。

目前如果使用星际隧道,只能用飞行器提供能源,根据检查结果,当前飞行器能源已经不能支持飞行,仅仅可使用一次星际隧道。

……

新疆卫星发射基地,一间绝密的房间内,这些材料都堆在了张部长的桌上。

夜已经深了,昏黄的灯光下房间里烟雾缭绕,满地的烟头在地上打着滚儿,整个身子似乎都蜷缩在椅子里的张部长,脸上显出很少流露的疲惫与脆弱。

虽然才四十多岁,可脸上的沧桑让即使不熟悉他的人也能感觉到所承受的压力与责任。国家安全部是中国最高的情报部门,也是国家对外的咽喉。

自从尼雅遗址古人飞行器与星际隧道发现后,一个多月来的日日夜夜,将张部长铁打的身子也熬得瘦弱不堪。

而眼下,一个绝密的星际探险计划,正在实施中。中国人大委员会会议决定,全军范围内征集志愿者,组成星际探险小队,将通过星际隧道赴水蓝星,探索古人的奥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心情就是真实的写照。材料上说的很清楚,单向通道且能量仅能传输一次。

张部长从椅子中站了起来,变得消瘦的身材依旧挺拔,却少了平日里的威严,此时更象是一个垂暮的老人,在对着夕阳叹息。

军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亲人和情感,让他们离开亲人,离开祖国,甚至是离开地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没有回来的希望。

“太残酷了!”,张部长重重叹了一口气,手里的笔拿起来,又放下,然后又拿起来。每一个都是好同志,都没有问题,为了祖国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可让自己如何去选择?

一份份志愿书静静摆在自己的面前,如同一张张坚毅的脸。

“警卫员!”,张部长突然大声喊道,似乎下了什么决心,声音中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到!”,警卫员推开门,走了进来。“部长,您有什么指示?”,看着憔悴的部长,警卫员心里微微颤抖着,眼里满是尊敬。

“给所有写志愿书的同志们回复”,张部长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此次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亡,请允许我致已最崇高的敬意!同时,选拔标准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无子女的优先;有兄弟的优先,并按照最高标准进行补偿!”,张部心中如同放下一块大石头,长长出了一口气。

“是!”,警卫员一路下跑,命令一层层下达!

“水蓝星,希望你不要让我们失望!”,房间的灯已经熄灭熄了,张部长扭身离开了房间。

……

第二天一早,北京,中国国际新闻署,国际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

“您好,请问新疆卫星发射基地将于什么时候发射第一颗卫星?”,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用流利的汉语提问到。

“大家知道,卫星发射受到天气等许多方面制约,具体何时发射还不能确定。”,新闻发言人回答的滴水不漏。

“您好,我是英国泰吾日报记者,请问新疆的政治局势如何?为什么大规模调遣军队?”,英国记者问得很敏锐。

“新疆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目前采用少数民族自制区的形式进行。至于大规模调遣军队,我怎么没有听说?”,发言人将问题反问回去,弄得记者一阵脸红。

……

“最近中国国际新闻发言人压力很大,在新疆卫星发射基地的问题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提出了疑问,甚至联想到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等方面,对我们很不利。”,张部长正在会议上发言,神色凝重。

“为了消除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疑虑,也正好借这个机会,一个月后,我们将请国家航天中心利用基地的装备,采用长征一百号火箭,实际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张部长继续介绍着。

“而这颗卫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设备,争取能早日与即将踏上水蓝星的探险队联系上,忠实的记录探险队的经历。”,在座的人员纷纷点头。

……

我们知道,无线点播的传输速度与光速相同,每秒种达到三十万公里。而水蓝星,则是在距地球几十光年的飞马星系,探险队的通讯设备信号,要经过几十年才能达到地球。要想及时取得联系,目前的科学水平是不可能的。

专家们猜测,星际隧道一样可以传递光、电磁波以及无线电信号!也就是说在隧道激活的状态下,可以进行通讯。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组成了一支超过两百人的探险队,成员主要由军人组成,占据了一大半,其他则包括了物理天文、动物植物、生物化学等方面的专家。

王博克服了重重困难,也成为了探险队的一员,而张教授则重新成为了领队。

毫不夸张的说,这支探险队就是现实的“诺亚方舟”,不过他们不是为了延续生命,而是为了更崇高的目的-人类的科技进步。

公元2025年12月14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探险队将通过星际隧道,正式踏上水蓝星。

阅读星空隧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