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与王阳明对碰三大碗,却全无醉意,而王阳明也像喝水一般,全没当回事。
两人因此顿生相见恨晚之感,虽然对于年轻人来说,王阳明才是个小孩子,但是年轻人在王阳明身上看不到一丝小孩子的影子。
年轻见王阳明喝得苦闷,惺惺相惜道:“李白曾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王阳明手中举到一半的大碗微微停了一下,却依旧痛饮而尽,对道:“李白也曾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年轻人想不到七岁小孩的才思敏捷,只好连喝好几大碗,掩饰心中的惊讶,也趁机再搜刮出几个句子来反驳一下,哪知道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个恰当的,只得勉强凑数道:“白居易曾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王阳明记得这是《琵琶行》里面的第三个句子,用于此情此境,未免生硬,洒然一笑,心中了然,知道年轻人已经理屈词穷,便又喝一大碗,幽幽叹道:“殊不知柳三变曾说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话一出,不但年轻人鼓掌叫好,旁人那些食客,也不由惊艳起这行为古怪的神童了。
王阳明先天绝等文魂,只要是诗词文章,过目不忘,要他背诵句子,那当然是天下无敌,年轻人虽然年轻俊彦,自负饱学,也只能徒叹弗如。
“兄台,与我再干十大碗。”王阳明对眼前年轻人的戒备已经完全解除,反而是被他感染了不少豪迈之气。
年轻人稍一犹豫,洒然赞同道:“甚和我意,小二,再上酒。”
两人的较劲,让小客栈挤满了观看王阳明和年轻人斗酒的百姓。
两人喝完,太阳已经西斜。
“小兄弟好酒量,我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未遇到过喝酒对手,今天算是有幸让我遇上了,而且还是个这么年轻的小兄弟。”年轻人说完,不由哈哈笑了起来,给人一种英雄豪杰的感觉。
王阳明与年轻人相处一个下午,心中郁闷之气早已散去,深深敬佩着年轻人的酒量,却听年轻人这般称赞自己,尴尬道:“兄台酒量也不差啊。”
几十年后,当两人回忆起这件斗酒的事情时,王阳明才尴尬地道出了他当时利用对先天之气的了解,一边喝酒,一边就把酒逼出左手指尖的事实真相。
年轻人得意一笑,道:“今日有缘遇见小兄弟,实乃三生有幸,想和小兄弟做个结拜兄弟?”
虽然不了解对方的背景,也不知道对方的真正性格,但是王阳明可以肯定的是,眼前这年轻人绝对不是奸邪之人,而是个豪爽开朗,义薄云天的男子汉。
“怎么,小兄弟如果不愿意,本人也不会勉强。”年轻人起身做欲离开状。
王阳明急忙起身拦住,解释道:“小弟愿意得很。”
如此英雄人物,王阳明没有理由拒绝。
“好,”年轻人大喊一声,显得心情极好,“咱们这就来结拜。”
“好急的性子,好豪爽的汉子。”王阳明这样想到,却丝毫没有厌恶的意思,即使他们在性格上有点区别。
年轻人带头拉着王阳明跪了下来,宣誓道:“本人东方胜,今年二十有五,愿与。。。。。。”
“贤弟的大名是?”名叫东方胜的年轻人突然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小兄弟的名字。
“小弟王阳明。”王阳明大声道出了自己的大名,面对兄弟,他没有什么好隐藏的。
“贤弟就是王阳明,可是余姚王阳明?”东方胜再次惊问道。
“不错。”王阳明心中奇怪,下意识地答应道。
东方胜微微一愣,随即洒脱豪爽地继续说道:“等会再细细说来也不迟,先和贤弟结拜要紧。”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此等庄重的誓言。
“好,好。”两人再次拿起大碗,随即一干而尽。
结拜毕,东方胜提议道:“贤弟,为兄有事要向西赶路,是不是我们一边赶路,一边再细细谈谈。”
“正合小弟的意思。”王阳明也正要向西去。
于是两人结了帐,出了客栈,便一路向西走去。
“贤弟,”东方胜首先说道,“你可知道,你目前的处境非常危险,修真界各门各派各派都有人再找寻你的踪迹。”
阅读明朝第一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