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王爱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江爱卿都想你道歉了,你还想怎样?”明武宗显然在护着江彬。
“婷芳的死,我一定要讨回个公道。”王阳明说得斩钉截铁,不容反驳。
“好,既如此,”明武宗说着就拔出了佩剑,毫不犹豫地砍向了江彬的头颅,惊得江彬瞠目结舌,冷汗涔涔,不过明武宗并没有杀他,“朕割下江爱卿一缕头发,就算是替你的婷芳报了仇了,事情就结了吧。”
王阳明冷笑一声,说不出得狰狞,道:“没这么便宜。”
明武宗出人意料地变得严肃起来,神色也一改往常的萎靡样子,沉声道:“朕说结了,就是结了,你待怎的?”
忽然间,王阳明意识到自己实力再强又能怎样,即使有一天他达到了大神级后期的境界,他依旧只有一个人,远远比不上拥有几百万大军的皇帝,皇帝只要下一个命令,他的身体马上就会被射出无数个小孔,他甚至都不可能碰到江彬的身体。
这时,许泰也闻讯赶了过来,见王阳明和明武宗的卫兵彼此僵持着,便做起了和事老,拉住王阳明青筋暴突的右手劝说道:“王大人,算了,为了一个女儿伤了和气,不值得。”
没有理由不放弃,王阳明已经尽力了,他没有想到江彬会聪明地寻求明武宗的庇护,他也没有想到明武宗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集出一支几千人的火铳队伍,一切似乎都表明婷芳的仇他暂时是报不了了,江彬的死期还远没有到。
紧接着,刘良女也闻讯从乾清宫小碎步跑了出来,见爱郎和几千拿着火器的卫兵剑拔弩张,激烈对峙,不禁心急如焚,担心地喊了声:“王大人。”
虽然只有三个字,听到王阳明耳中,却是多过了三十个字所包含的意思。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如果自己为报婷芳之仇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那么眼前这个风韵十足的刘良女怎么办,还有远在武当山的秦可卿怎么办,他已经不是为他自己而活着了,他的生命已经与她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王阳明只得缓缓垂下了剑,暂时丢掉了匹夫之勇。
“好,这样就好,”明武宗显然没想到王阳明会因为刘良女的一个呼喊,就一下子从一头桀骜不驯的猛虎变为了一只温顺安静的小猫,“和和气气,朝廷才会团结,国家才能安定嘛。”
明武宗这样说着,突然被江彬从背后拉了拉龙袍,明武宗会意,立刻下旨道:“张公公,宣诸位大臣进宫,朕要上朝。”
这张公公名永,是刘瑾死了后被提升上来的,为人还算清廉,闻言对王阳明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提醒着什么。
一刻钟之后,满朝文武纷纷立在了金銮殿之上,等待着明武宗的发话。
“诸位爱卿,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要商讨一下如何平叛宁王之乱的事情。”明武宗郑重地宣布道。
王阳明没想到明武宗这种天塌下来都不会焦急的性子会突然这样说到,难道又是江彬的阴谋。
“诸位以为宁王之乱,朝中何人可为南征大元帅?”明武宗缓缓地向各位文武大臣询问道。
一阵安静,竟没一个人敢轻易就过这滚烫的山芋。明朝自立国以来,就重文轻武,因此近百来个大臣中,武将是屈指可数。即使是武将,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宁王的厉害和明朝军队的懦弱,老化。即使是最精锐的禁军,在宁王百战之师面前,恐怕都会是不堪一击的存在。
江彬眼中闪过一丝阴险,出列提议道:“王大人能文能武,当是不二人选。”
江彬此言一出,其亲信和党羽就纷纷出列,异口同声地举荐王阳明为南征大元帅。
明武宗见众大臣都不再有异议,便敲定了结果,下旨道:“好,那朕就册封王阳明为南征大元帅,明日便南下讨伐宁王的反叛。”
王阳明忽然意识到明武宗所说的话里有些矛盾,略一回忆,陡然大惊,明武宗竟是没有给他一兵一卒,而且还没有一点粮饷,倘若真是如此,这仗还怎么打?
许泰为王阳明鸣不平,赶忙出列道:“陛下,您还没宣布究竟让王大人带领多少人马?”
明武宗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沉吟半晌,却依旧说道:“江爱卿,京城中可还有多余的士兵可供王爱卿驱使?”
那江彬也是假装沉思了好一会,才阴险地答复道:“启禀陛下,京城重地,不能缺失一兵一卒,实在调不出一个士兵啊。”
王阳明这才彻底明白过来江彬的诡计,本来他还欣喜于终于可以带着大军南下替祖父报仇了,想不到会是这步田地。
明武宗又问道:“陆爱卿,大明边疆可有多余士兵?”
明武宗问的是兵部尚书陆完,此人城府极深,是个典型的两面派,此刻见明武宗和江彬两人一唱一和,早已看出了其中原因,遂整了整朝服,缓缓答道:“启禀陛下,边疆重地,稍有不慎,北边的蒙古鞑子就会领兵南下入侵我大明河山,所以,一兵一卒都少不得。”
阅读明朝第一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