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以为事情没有进展。
张明荣见了面就说:“去收拾茶场吧!已经将合同都拿下来了。”
“其实这件事,可以等他们打完官司才办。”
“废话,等官司打完,事情就将发生转变,如果村长胜了,那么他可以将钱付足村民,便安心等候出高价的人去承包;如果村长输了,欠起一屁股的账没法交代,村长肯定耍横将茶场的茶园砍的砍、分的分,到时才真正没人愿意去承包。去年的横山茶场就是例子,你是看到了的,他们今年的茶叶几乎等于没有。你现在承包下来,茶场的基本元气还在,便于你发展;你我都捞了个好处境,便于在村民的心目中树起一个好的形象。对我来说,不但有一笔小收入,而且我的收购站在明年又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茶叶收入,我的奖金又会多许多。”
阿爸说:“不说了,懂你的意思。”
阿爸取出五千元钱来递给张明荣。
“赚了我多少?”
“自己问汉今,我要点数。”
“不多,只赚了一千一百四。”
张明荣忙插嘴说:“是不是要我退你们一千?”
汉今立即大悟说:“不对,是二千一百四。”
阿爸笑问:“这么说,我还要补你一千?”
张明荣懒洋洋地说:“算了算了,不再要你付,两天挣千把元钱已经不错喽!只要你们两父子将来多卖好茶给我,就是对我的感谢,农业局也感谢你们。”
、少不了你个人的好处
阿爸对汉今说:“今天去茶场看看情况。”
张明荣泡了杯茶,递给阿爸说:“不必,我知道一切情况,茶园总面积是四百八十六亩,硬量亩数,可能有五百来亩。有两百多亩是九年期茶树,有七十来亩是十年期茶树,还有两百多亩茶树只有四年期。由于山高,气温低,出茶比较迟,茶园又因管理不当,比不上你红村茶场的茶篷子,但一旦管理好了,最多两年时间就可以赚巨额利润回来。你想,二区茶场的面积,相当于你红村茶场的两倍,干好了,还了得吗?那儿的村户人家不多,只有九十几家村民,三百来号人口,有机会还可能扩大茶园的种植面。”
阿爸问:“离公路有多远?”
“只有三十来里路,不过全部是爬坡,茶场就是在山顶上的一块大平坝内。”
“估计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将茶场恢复运转?”
张明荣盘算了一下说:“多半需要四万元钱,就可将厂房、机器、茶园的除草管理和一些基本设施搞好。”
阿爸大吃一惊:“四万!哪有这么多钱?”
“四万元是最少的,不过,茶场干好了,一年还不止赚四万元。我看这样,以最快的速度将厂房建好。制茶机器嘛,可以先将蒋场长的老式机器花四千买下来,再配备一些简单的设施,先制些茶出来卖点钱作补充,等冬季来了,再慢慢加强建设。”
阿爸细想了起来,没准心了。
汉今却说:“还是可以这么做,不能让夏秋茶白白浪费在地里,阿爸您帮我贷款行不?”
“我不能用红村茶场来担保贷款。老张,你好事做到底,用收购站的名义帮我担保贷款,保证茶场的茶叶一斤不少地卖给你,而且也少不了你个人的好处。”
“就你红村茶场担保也行啊,何必要我担保,收购站属于农业局管,担保要经过局长的同意才行,这个忙我不能帮。”
“我的茶场是一年的资金就要一年分完,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工人不把我的房子拆了才怪!”
“老汉,我姓张的可是对得起你了,四五百亩的茶园,一年的承包费最高才七千,没亏你吧?万把元钱的机器帮你讲成四千就能拿到手,没亏你吧?我今天费了多大的口舌才说服了两方,你虽然不知道,但是我是在乘人之危去为你争来的茶场,你就不会不知道吧?别以为我想赚你的这千把元钱!你错了,我是为了扩大茶叶收购量,抬高自己好升官,好往上走,懂吗?茶场到手,你就只是去贷款建设好,制茶来卖钱就是了,获利最大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我。”
“不说了,我自己想办法,多谢你。”
“你们两父子今天都不必回红村,明天蒋场长要送机器来。你们多找几个小工,将就他请的汽车一道就送到坝村山脚下,机器钱你们自己付给他,让小工帮着把机器抬上茶场去。”
“有些什么机器?”
“杀青机、烘干机、揉茶机都有,一共七台,可能要十五六个人才行,不要忘了,搞到钱后,最好买一台性能比较好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
阿爸问汉今:“你有什么看法?”
“我赞成他的说法,至于钱的问题,已经就摆在了眼前。至少明天还需付四千的机器费和请人工的费。您可能拿不出来钱了,下午,我们去找一找别的收茶单位,看能不能借钱来缓冲一下。”
、私吞过承包费
张明荣听说要去找别的收购点借钱,忙站出来说:“用不着去别处借,我借一万给你们应急,但只一个月时间,贷到款就马上还我,这是单位的钱。”
阿爸汉今一听,终于喜上眉梢。
这天,阿爸请了二十名精壮的小伙子,一起坐上载机器的车子赶到坝村山脚。
蒋场长收了钱说:“久闻您办厂有方,这回就祝您好运。”
“徒有虚名,不值一提。”阿爸笑应道。
“提醒您一句,山上的村民不好对付,请他们采茶一定要认真选工人。茶园宽了,不好管理,一旦到出茶期,就有村民悄悄偷采鲜叶去自己毛制,抓住他们也没有办法对付,我算是被整怕了。”
“感谢提醒。”
汉今上前问:“山上建厂房的难度有多大?”
“如果普通木质厂房,难度就不大,茶场有一片大树林属于茶场自己的,可以伐木来建造,费工费钱都不多;如果是水泥砖房就困难多了,要下山来挑砖背瓦,费工又费钱。假如您们以后需要我指点一些熟悉的事,一定帮忙。”
“事情已过,就不说了,这条路该怎么走?”
“非常好找,只要您看到路边有石凳歇气台的路,就是去茶场的路,现在时间不早了,赶快上山,不然就下不了山,搭不上新市镇回边城去的班车。”
……
别了蒋场长,阿爸领起小工们抬机器上路。
汉今在最后帮着换换肩膀?
阅读名门艳女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