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赵奢的方法是用硬的,因为他擅长的是跟敌人周旋,哪怕是什麽声东击西,还是李代桃僵,什麽乱七八糟的诡计,他大多都能看穿,」曹操看起来心情有点沉重「但是对上以强硬手段作战的敌人,像是乐毅这种不多用计谋的将军,他的能力便有如虚无一样,无用武之地。」
「但是那个人似乎不是如此呢,」狄青叹道「论斗智方面,他或许比赵奢更要好些,即使论强硬,也不见得比任何人弱呀。」
「不然,他怎麽能保持这不败的辉煌战绩呢?」曹操苦笑一声,跟参军打了个眼色,徐徐的步出冀州城东门,往那看起来很小的平原进军。
城楼之上,站着一个穿着厚重的盔甲的老将,还有一个文武官装的中年男人在他身旁,脸上挂着严肃,却又不带着任何紧张的感觉。
赵奢吹了吹嘴上的白胡子,侧目看了看身旁的那个人,微微的叹了口气。
「你就没有一丝紧张吗?」赵奢问道。
「我从来不害怕任何敌人,」那人摇头道「当然,我也不会轻视任何敌人,这是作为将领的基本条件。」
看那人约四十来岁,脸上总弥漫着一阵严肃的气息,虽然没有什麽特别壮健的身材,也没有如同雷动一般的吼声,却有一种让人看了就觉得心寒的感觉。
「那你认为,曹操会用什麽样的战略去攻下平原?」赵奢看着平原附近,地形比较复杂,不论是攻方守方,要耍花样的话,办法多的是。
「这很难说,」那人耸了耸背「树林,小丘,小河,任何能成为诡计的根源的因素,这里都不缺。」
「曹操正面攻城的话,胜算有多大?」赵奢又问道。
「攻城技术方法,曹操跟乐毅应该不处於一个水平之上,他擅长的是野战,这种攻城战他恐怕是不会采用的。」那人答道。
「这麽说,还是要靠计谋吧......」赵奢笑着的摇了摇头。
「我的身份,会否让敌人知道了呢?」那人想了想,然後低声问道。
「应该没人知道,在我们麾下的人都不知道你的名字,不过是叫你「李大人」罢了。」赵奢笑了一声,不以为然的答道。
「别小看这个「李」字,在普通的人看来或许是以为是假姓,在聪明人的脑海中,加上其他因素,要推出身份倒是不难了。」那人捏了捏下巴「如果曹操知道了我的身份,还会攻来这儿吗?」
冀州城跟平原城的距离并不长,以曹操军目前行军的速度,最快四天内便可以到达。
但以他的性格,操之过急不利於军心,但是矛盾於兵贵神速的理论之上,恐怕会以五天这数字为目标吧。
不同於西北方,中原一带的城池分布相当密集,在一个的四周可能便有四个城池了,距离可能还不到一千里,在这种压力之下,因害怕或是保守而不敢擅自出征的大有人在。
曹操跟项羽这些人不同,他们的目光很远大,或是说野心很大,为了取得天下,再大的风险他们也承受过,这小小的城池算得上是什麽?这便是优势的领导者跟优势的将军的区别。
攻陷北平已有一段时间的乐毅已停止了进攻的步伐,他口上说是因为想让兵士们休养生息一阵子。
但明白人都清楚,他再攻下去,只不过会让如长蛇般的项羽势力显得更薄弱,实力更分散。
北平城可攻的有两座城池,一是东北方的襄平,二是西方的幽州,以乐毅的实力,两座城池是谁守,兵力有多少,根本不用考虑,他考虑的不过是自己的兵力和攻城器具的多少罢了。
迟迟不出征,为的便是薄弱的势力分布,这种长蛇般的分布形状,只要有一座陷落到敌人的手中,便如之前所言,会让势力陷入一分为二的情况。
话是这样说,守住襄平的守将,似乎早就做好了准备工夫,只待乐毅一挥军,便全力抵抗。
而守住襄平的人,便是被称为民族英雄,明朝最後的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的一生很凄凉,他跟陈庆之一样,都有个脑子进水的笨蛋皇帝在上头。
当时明朝所实行的,是书生守城的制度。以空读兵书,毫无经验的人充当大将,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制度,看战国时於长平之战大败的赵国将军赵括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只懂纸上谈兵。最後惨败於白起手中,赵兵四十多万几乎全数丧於他手,连他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死於乱军之中。
但跟梁武帝一样,明代皇帝崇祯的运气也很好,偏偏让他捡到了宝,让袁崇焕这样的军事奇才当上了当时宁远的守将,以数千兵抵挡着当时欲入侵中原的数万清人。当时骄傲的清人流传着一句自大的话:「女真满万不可破。」而袁崇焕正正打破了这个自大而不稳的神话,还击败了驰骋於沙场数十年的老手努尔哈赤,间接造成努尔哈赤的死亡。
但他自己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後来,崇祯中了努尔哈赤的反间计,以反叛罪名,杀袁崇焕於北京,惹怒了当地得悉消息的民众。袁崇焕的死况相当惨烈,不仅是旁人看得不安,更甚的是他本人的痛心,那些被骗了的民众,竟花钱买刽子手从袁崇焕身上砍下的每一块肉,肉尽便割内脏,以表示极度的愤怒。
而袁崇焕死後,明朝便如同虚设一般,不用多久便被女真攻入北京,明朝从北灭亡,虽然他被处死的原因一直有待商榷,有说他擅杀守将毛文龙,惹怒崇祯,也有说他克扣军粮,务求其他城的守将听从他的指挥等等,但是他的战绩和守护明朝的忠心,却是显而可见的。
「主公。」说话的人身穿一身清朝的将军装扮,眉清目秀,个子较为矮小,却是昔日守着北平的多尔衮。
「别这样叫我,」答话的人却是一身朴素,普普通通的毛帽子,加上蓝色的一件文官衣服,跟多尔衮比起来是不显眼多了「你是清朝的後人,而我是明朝的将军,你这样称呼,我听来不太舒服呀。」
「何必仍拘泥在那个在当时快要灭亡的明朝呢?」多尔衮不以为然的笑道「你还记得自己是如何死的吗?你用尽心思去守住宁远,最後呢?却被一群愚蠢的乱民在刑场边用钱买下你的肉来吃,这些情境,你虽然还未经历,但是在清朝里,却是人人皆知的事呢......」
「够了!」袁崇焕喝道「我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我肯不计前嫌,不计身份,收留你俩为守将,便是大仁大义了!还在这里出言不逊!」
「算了,」多尔衮无奈的转过身去,拍拍身後一脸茫然的鳌拜,看他俩是在被击败以後投靠袁崇焕了「不愧是书生出身,思想是何其迂腐哪......」
「迂腐?」袁崇焕听着这些不大好听的说话,却只是自嘲般的笑了一声「读孔孟之道,本来便是懂仁义,为自己的主子死,不就是所谓的「义」吗?」
「宁远之战纵使赢了,却败在自己主子的手上,我来这里之前,正是被押往刑场的时候,那时候我只觉自己无力守护着奄奄一息的大明,那是一种......」袁崇焕的表情有点严肃,应该说有点失落「力不从心的感觉啊。」
人生路本来就是崎岖不平,力不从心的情况不时会发生,这是人之常情。
不论是一个平凡的百姓,还是像孔孟这样的圣人,白起孙武这样有如战神一样的人,他们也都尝过这样的感觉。
问题是,如何去解决眼前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难关。
阅读武動神州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