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会之后,我虽然觉得这门功夫不光明,引人之内力而为己有,如同偷盗他人的财物一样?但是又想:“李秋水前辈这个比喻打得真是十分的巧妙,百川汇海,是百川自行流入大海,并不是大海去强抢百川之水。我说北冥神功是去偷盗别人财物,真是胡说八道。该打,该打!”
于是我提起手来,在自己脸颊上各击一掌,虽然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左颊一下,但是还是感到疼痛,再打到右颊上那一掌自然而然放轻了些,心道:“我要是学会了北冥神功,那不是天下无敌了,打不过吸就是了。”
再展帛卷,长卷上源源皆是裸女画像,或立或卧,或现前胸,或见后背,人像的面容都
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轻嗔薄怒,神情各异。一共有三十六幅图像,每幅像
上均有颜色细线,注明穴道部位及练功法诀。帛卷尽处题着“凌波微步”四字,其后绘的是
无数足印,注明“妇妹”、“无妄”等等字样,尽是易经中的方位。刚好我前几日正在全心全意的钻研易经,一见到这些名称,登时精神大振,便象遇到故交良友一般。只见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几千百个,自一个足印至另一个足印均有绿线贯串,线上绘有箭头,我猜想应该是一套繁复的步法。最后写着一行字道:“猝遇强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
我心道:“李秋水所遗留的步法,必定精妙之极,遇到强敌时脱身逃走,那就很好,
实在打不过跑就行了,要不然乱用北冥神功说不定会引起公愤。”
我卷好帛卷,对玉像作了两个揖,小心翼翼的将揣帛卷放进物品栏,转身对那玉像道:“李秋水前辈,你吩咐我朝午晚三次练功,惊鸿不敢有违。今后我对人加倍客气,别人就不会来打我,我自然也不会去吸他的内力。你这套‘凌波微步’我更要用心练熟,眼见不对,立刻溜之大吉,就吸不到他的内力了。”至于那“杀尽我逍遥派弟子”一节,我想也不敢去想。
我见左侧有个月洞门,缓步走了进去,里面又是一间石室,有张石床,床前摆着一张小小的木制摇篮,我瞧着这张摇篮,想到:“一定是李秋水前辈生了个孩子。啊,对了,这是一定是《天龙八部》中所说的王夫人小时候睡的摇篮,是她爹爹妈妈给她做的,对了那个无崖子和李秋水好象就是她的爹娘,对了,定是如此。”
室中并无衾枕衣服,只是墙壁上悬了一张七玄琴,玄线俱已断绝。又见床左有张石几,几上刻了十九道棋盘,棋局上布着二百馀枚棋子,然黑白对峙,这一局并未下毕。琴犹在,局未终,而人已不在。想到这,我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悲哀。
回过神来后,我就向那棋盘走去。我走近去细看棋局,不由得越看越心惊。只见这局棋变化繁复无比,倒象是弈人所称的“珍珑”,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我于弈理曾钻研数年,当日沉迷于此道之时,整日价就在游戏室里与人对弈。我天资聪颖,只短短一年时光,便从受让别人四子而转为倒让别人三子,棋力已可算是游戏室中的高手。但眼前这局棋后果如何,却实在推想不出,似乎黑棋已然胜定,但白棋未始没有反败为胜之机。我看了很久,棋局越来越朦胧,只见几上有两座烛台,兀自插着半截残烛,烛台的托盘上放着火刀火石和纸媒,于是打着了火,点烛再看,只看得头晕脑胀,心口烦恶。
我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心里想:“这局棋实在太难,我便是再想上十天八天,也未必解得开,还是算了。”
一抬头,只见石床床尾又有一个月洞门,门旁壁上凿着四字:“琅擐(‘扌’为
‘女’)福地”。想起李秋水写在帛卷外的字,心里想道:“原来‘琅擐(‘扌’为‘女’)福地’便在这里。李秋水帛卷外写在道,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尽集于斯。于是便拿着烛台走进月洞门内。
一踏进门,举目四望,我登时吁了口长气,大为宽心,原来这“琅擐(‘扌’为‘女’)
福地”是怎么大的石洞,比之外面的石室大了数倍,洞中一排排的列满木制书架,可是架上
却空洞洞地连一本书册也无。我持着烛台走近,见书架上贴满了签条,尽是“昆仑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东蓬莱派”、“大理段氏”之类的签条。但在“少林派”的签条下注“缺易筋经”,在“丐帮”的签条下注“缺降龙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签条下注“缺一阳指法、六脉神剑剑法,憾甚”的字样。
想像当年架上所列,皆是各门各派武功的图谱经籍,然而架上书册却已为人搬走一空。
这一来,我便想起了原著中好象是王夫人搬走了藏书。“555,我的秘籍啊!王夫人,我恨你!555,我的秘籍啊!”一想到这我伤心的大叫起来。
我见这“琅擐(‘扌’为‘女’)福地”中并无其他门户,于是变又回到玉像所处的石室,想另寻出路,只见室旁一条石级斜向上引,初时进来时因一眼便见到玉像,至于这石级完全没有在意。我跨步而上,走到一百多级时,已转了三个弯,隐隐听到轰隆轰隆的水声,又行二百馀级,水声已然振耳欲聋,前面并有光亮透入。我加快脚步,走到石级的尽头,前面是个仅可容身的洞穴,探头向外一张,吓得我心中怦怦乱跳。
一眼望出去,外边怒涛汹涌,水流湍急,竟是一条大江。江岸山石壁立,嶙峋巍峨,看
这情势,已是到了澜沧江畔。我又惊又喜,慢慢爬出洞来,见容身处离江面有十来丈高,江
水纵然大涨,也不会淹进洞来,但要走到江岸,却也不容易。于是我便手脚齐用,狼狈不堪的爬了上去。
江岸尽是山石,小路也没一条,七高八低的走出七八里地,又走了十馀里,才见到一条小径。沿着小径行去,将近黄昏,终于见了过江的铁索桥,只见桥边石上刻着“善人渡”三个大字。我心中大喜,这下子可走上了正道啦。连忙扶着铁索,踏上桥板。那桥共是四条铁索,两条在下,上铺木板,以供行走,两条在旁作为扶手。一踏上桥,几条铁索便即幌动,行到江心,铁索晃得更加厉害,一瞥眼间,只见江水荡荡,激起无数泡沫,如快马奔腾般从脚底飞过,只要一个失足,卷入江水,任凭多再好的水性也难活命。我不敢向下再看,双眼望前战战兢兢的颤声念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步步的终于挨到了桥头。
过桥之后,我认准了方向快步向山口村走去。
\');
阅读网游之侠义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