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歌女换了,歌声也变成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唱着唱着,三楼那两个遥遥相对的包间,就为给歌女献花而抬上杠了。
出面较劲的是两个年青面孔,看上去都没到二十。
“一百朵。”人家也是西装革履的小开打扮,可严济民那身行头跟人家比起来,大可直接扔进垃圾桶。正是那种红舞女最是青睐的世家子弟。
“两百朵。”满脸烟容的这位就更牛了,那长衫上的扭扣竟全是尾指大小的钻石。
“四百朵。”‘小开’也把价码翻了一翻。
“八百朵。”‘烟鬼’从容一笑,露出了黄黄的大板牙。
“一千朵。”‘小开’狠狠的拍了拍巴掌,憋着气叫道。
‘烟鬼’连价都懒得喊,真接伸出了两个手指。
“二千朵?”严济民倒吸了一口冷气,差点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按规矩献花最多的客人是可以请歌女说说话。可单为了这个就花上四万大洋,也太匪夷所思了!四万块大洋是什么概念,倒在地面就是一座明晃晃的银山,平常人家好几辈子都吃用不尽!’
“子诚!没有这种千金一掷的戏码,‘百乐门’又凭什么得享远东第一销金窟的大名。”做为识途老马,汪曼云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菜鸟解惑:“不过,今晚我们也是来得巧,这两堂弟兄一对上,场面可不是一般的火爆。”
“原来一家人?”他不说严济民还真觉不出来,这一仔细打量,正在斗富的两位眉眼间果真依稀有着对方的影子。
“闹家务闹成烧钱,这是哪一家啊?家里的长辈也不管管?”严济民好奇的问道。
“哪一家?上海滩第一家,盛家!”汪曼云眉飞色舞的滔滔不绝上了:“盛家老爷子,那可是北洋的钱袋子,当过前清的邮传部尚书,庚子大交兵时帮着李中堂策划过东南互保。民国五年盛老爷子死的时候,洋人都不敢怠慢,专门安排了交通管制。这在上海滩,那可是头一份。满脸烟容的那个是盛六少,他老爹是盛三爷。盛三爷说起来只是盛老爷子的侄子,没继承多少产业,可现在是大发了,跟日本人勾手做起了烟土包销,一包就是七个省,听说家里的尿盆都是纯金的。另外那位是盛九少,是盛四爷的公子,是盛老爷子的嫡孙,他家的房产多,光是石库门房子就有几千栋,人送外号坐吃山不空。家里的长辈?上海滩谁不知道,盛老三盛老四从来就不对付,与其说是两个不懂事的少爷较劲,还不如两个老子在别苗头!”
他这一说,严济民就听懂了,搞了半天是盛宣怀创他们家。不过,对这位毕生提倡‘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官商买办,他实在是生不出半点好感。更不用说对其不肖的后人了。严济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与盛家的关系,就会变得那样微妙,那样的密切。
就这会功夫,上面胜负已分,脸红脖子粗的盛九少,没敢再加码,把手上的雪茄一摔,扭头出了阳头。
妗持的站在那,以斗胜的公鸡的姿态俯视全场的盛六少,稍后也被一个身材横向发展的大胖子,给拉回了包间。
那大胖子显然是认识汪曼云的,临下阳台时,极为殷勤冲着这边大招其手,示意一块上来玩,却被汪曼云很干脆的拒绝了。严济民好生纳闷,他还从没见过汪曼云这么不给人面子。
“崔胖子,维新政府上海特别市的禁烟局局长。那可是个放屁都冒油的大肥缺!”通过汪曼云的介绍,严济民好象有点明白了,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啊!
表演结束了,舞曲奏响了,严济民他们各自搂着面貌佼好的舞女踏上了弹簧地板。
一曲未过,三楼就翻了天,清脆的连环枪声、中弹者的惨号、女人凄厉的尖叫,象电影里那样次第响起。紧接着,又传来两声枪响,一个人体从盛六少的包间的阳台上摔了下来,砸在二楼的舞池里,好死不死的落在了严济民的身侧。
那张血丝呼拉的大饼脸,虽有些扭曲变形,可严济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那个崔胖子。
崔胖子很不好,身上的窟窿都在住外冒血,嘴里还一个接一个的吐着血泡,怎么看怎么象是只快要死的金鱼。
出这么大的事,舞池里的红男绿女们却没怎么惊慌失措,绝大多数人都抱着头蹲在了原地,屁股翘得老高。
恪于过往的不愉快的回忆,严济民对这种驼鸟姿式是最最深恶痛绝的,可却架不住的汪曼云他们几个拉扯,亦只好入乡随俗了。说到底,人家也是为了他好。
“子诚!没事的,你我额上又没写着汉奸两字,只要不象崔胖子那样插标卖首,那些锄奸团、打狗队,哪那么容易就会盯上咱们。”汪曼云的安慰令严济民茅塞顿开,原来自己先前猜测是错的,不想引火烧身,才是汪曼云坚持跟行事招摇的崔胖子保持距离的真正原因。
“老汪!你消息灵通。这个月‘百乐门’是第几回?”旁边某个同来者苦着脸问道。
“第二回?不!这是第三回!一号那天广州来的老齐挨了两枪,命大没死,现在还躺在日本医院哼哼呢。六号,‘七十六号’的一个大队长,被人用匕首捅了几十刀,眼睛都被挖了,惨得都不敢让报社的人来拍照。”汪曼云略一思索,有根有据的答道。
‘三回!老天啊!今天才十号啊。这帮家伙不是要害我吧?’严济民听得嘴皮子发乌,这是什么歌舞厅啊?伊拉克都没这里血腥危险!
同时,他对身边的同伴们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宁愿冒着危险,也要跑到‘百乐门’搂会小细腰!这些家伙对舞蹈的热爱,还真是没治了。就是不知道,这算是为艺术献身呢?还是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不屈抗争’
热心的汪曼云见严济民的脸色不对,再次安慰道:“放心,日本宪兵、‘七十六号’、警察局,在这附近都设有派出机构。枪声一响,最多三分钟,他们就准能赶到,到时候咱们就什么也不怕了。
严济民却没有汪曼云那么乐观,还在二十一世纪那会,他就听说过这么一句话:“110出警最快的地方,就是人身安全最没保障的地方!’
阅读抗日之生死魔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