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真正的崛起_帝国的崩溃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 真正的崛起(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从南阳回来后,哀帝并没有任用王莽。只是让他到姑姑太皇太后那里去,尽亲孝之责。但完全可以猜想,王莽和姑姑在这段时间也许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策划,否则哀帝死后,他们的动作那么麻利呢。王氏家族失势,只有寄希望于将来,那么前提就是要时时刻刻关注形势的走向。如果说此时王莽已经有代汉之心,肯定是言之过早。至少从真正代汉的那天、太皇太后的言语举动看,王太后是反对王莽代汉的。大体我们可以说,王莽与姑母这时只是运筹帷幄之中,能够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命儿了。

然而王莽命不该绝!这一转折就是汉哀帝的夭折。

公历中世纪末的最后一年——公元前1年(元寿二年)六月,在位仅七年的汉哀帝因贪色纵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年仅二十五岁(另有一说:死于服用春药过量)。太后迅速做出举动,到未央宫收取玺绶,派遣使者快马加鞭通知王莽接权。并“诏尚书,诸发兵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期门兵皆属莽”,事情进行得相当顺利。哀帝无子,天下无主。玺绶在王太皇太后手中,其他人也只有惟命是从。太皇太后将权力授予王莽,王莽便从此成为大汉王朝的主宰。

为什么王氏夺权这么快?原因有三。

一是哀帝无子。这也是最为致命的。如果皇帝有儿子立为太子,皇帝驾崩,太子自然顺理成章成为新皇帝。而哀帝宠幸帅哥董贤,没有生下半个子嗣,25岁暴崩,导致大汉江山无后。这也就给了外戚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将父死子继变成了“选侯制”,颇有点像西欧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二是丁、傅二家太后早死。按照惯例,丁、傅两家和哀帝最亲,是直系亲属,无奈两家太后早死,宫中没有代表性人物出来掌握重权,这给身在暗处的王氏一个难得的机会。

三是董贤无权。尽管哀帝对董贤宠爱有加,授予大司马之职,然董贤年少(才22岁),没有培养什么政治势力。太皇太后强势收取玺绶,王莽极力弹劾董贤,不许他进入宫闱参与朝政。

于是董贤家中自杀,朝廷没收财产,家人徙往远处。大司马印绶转发给王莽,历史在这里兜了个圈子。

这里我们两次提到印绶。汉代印绶是职官制度非常重要的器物象征,整套制度始自秦代。我们知道秦汉没有真正使用纸张,人们记载文字,用刀笔在竹简、木椟上书写。如果是书信,则在写好后卷起用绳绕系,然后用封泥将结头处粘牢,盖以封印。这个封印在官员就是印绶的官印,系印纽的丝带就是绶。官阶不同,印绶也不同,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及二千石官员是银印青绶,以此类推。大司马是金印紫绶,而皇帝则是玉玺。印玺不只一块。传国玉玺和氏璧就被分割成六块,分别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由于和氏璧后来失传,所以详情已不得而知,唯一能够做为见证的就只有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皇帝信玺”的泥封了。总而言之,印玺代表着一个官员的身份,失去了印玺就失去了官位。东汉一朝有很多弃印归家的事情,这是后话。

于是大汉王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王莽依靠宫廷政变得到了最高权位,对哀帝时期的用人做了若干调整。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仍安其旧,但增加了他的弟弟王舜为车骑将军,进一步巩固了兵权。更为重要的是,他立中山王刘衎继承大统,而刘衎才九岁,并且说“当年被疾,太后临朝,委政于莽,莽颛威福”。刘衎的父亲刘兴曾经被御史大夫孔光举荐为成帝的继承人,但成帝认为他不才,又是兄弟,兄终弟及不好,所以一直在中山为王。刘兴死后刘衎嗣位,被立为皇帝,可能跟大司徒孔光有关。

但王莽更为看重的是他的年龄。九岁顽童,哪懂得半点政治。大汉王朝,可以说,尽操于莽手。

阅读帝国的崩溃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