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楚一直以为我们国家有两个部门纯属多余存在,它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存在,这两个部门一个是地震局,一个是教育部。而两个部门都各自养着一群专家,这些专家除去多余存在这个共性,彼此倒也有不同,一个不同是各自的专业,而另一个不同之处则在于,前者是屁事不干,后者是只干屁事。
就在前几日,教育部的专家们又干了一件屁事——要给几十个汉字整形。
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是一段漫长的发展史,其后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在使用了这么多年之后,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对其动刀整形实属不智。
不智之处在于没有考虑到整形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许专家们考虑的都是宏观上的大问题,不会考虑造成巨大成本的微观小问题,那么就让才学浅薄的老楚斗胆指出几点,例如说,今后所有报刊媒体都要换铅字,学校教育也要从头再来,涉及到这些汉字的公民姓名可能都要因此重新登记身份证,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法律问题……
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这些影响还只是从眼前说,从长远里说则会造成文化传承上的割裂。仅仅从这两点上而言,专家们所谓“符合美学”等等之类的理由,基本上就可以定义为屁话。
试问对此有所不服者,如此一系列后果,是那些躲在屋子里花着纳税人金钱瞎琢磨的所谓专家能够承担的吗?
他们显然承担不起,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继续琢磨下一个折腾谁。
我们没有别的奢求,不指望这些专家能搞清楚为何建国六十年后还有那么多的文盲,也不指望他们能改变中国人均教育投入尚且比不上非洲穷国乌干达的现状,甚至可以容忍他们继续折腾祖宗留下来的汉字,只希望他们折腾完之后不要往里面掺三聚氰胺,把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伟大文字变成精神上的三鹿奶粉。
或许看到这里的朋友会说老楚我危言耸听,但是有点岁数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给汉字整形的事情在多年前曾有过,那就是第二批简化字方案的出台,使用那批简化字的感觉和喝了三鹿奶粉是一样的。而那个方案最终由于太过可笑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反对,甚至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些小小的影响,最终不得不作废。
只可惜的是,我们的专家学者没有吸取教训,于是时隔几十年之后,四十四个汉字整形的方案出台了。第二批简化字方案如果是画蛇添足,那么这一次我们的专家添足竟然还是添了三只,这样怪异的生物通常都是核辐射造成的,就像我们的这些可爱的专家自己。
阅读侠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