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姐是曾太太的伴侣,主要帮手,又是丈夫的姨太太了。你看女人可扮演多少不同的角色呀!
妻子就像鲜花儿,花瓶儿可以提高花儿的高贵美丽,也可以因为花瓶儿而将高贵美丽一毁无余。由于环境优裕生活安稳无虑,又因为她极有教养,深知自己的身份地位,曾太太才有她的高贵尊严的感觉。她能读书写字,桂姐则不能,而且太太与婢妾中间的分别也是受地位人品决定的。太太可以穿裙子,为妾的只能穿裤子。桂姐聪明解事,决不敢僭越,存心抢曾太太的地位,或失去一丝一毫对太太应有的恭敬。原本是个丫鬟,现在心满意足,决不妄想变更什么身份了。
曾家的事一切规规矩矩,因为一切都正大光明。娶妾的麻烦并不在人,而是社会的看法;不是做丈夫的对此事的想法,而是他妻子对此事的想法,跟为妾者她自己的想法,而最重要的是社会对他们三方面的想法。
吃人家的饭不白吃,对人家有用处,就会觉得自己有身份,桂姐就觉得她在很多方面对曾家是很有用的。
桂姐也生过两个女儿,爱莲现在六岁,还有一个小的,才六个月。像做母亲做妻子一样,她也是又忙家事,又忙孩子。但和太太之间有这么一个差别:在吃饭时,她必须立着,伺候太太跟家里人吃饭,她的孩子则坐着吃饭。这并不算什么特别,因为在以前的官宦之家,姨太太不用说,即便是来自官宦之家的儿媳妇,也得遵守吃饭时伺候公婆的规矩,以崇孝道。不过这个规矩,对桂姐说,并不必太认真。有时别人吃完之后,她往往也就坐下吃。也有时候有别的仆人在一旁伺候,用不着她伺候,太太就让她坐下。于是她就拉过一条凳子来,侧身坐下,坐在女儿爱莲后头,忙着照顾孩子吃饭。她这样做,第一,表示她懂规矩;第二,照顾孩子;第三,表示自己并不贪吃。这时,太太总是说:“你自个儿得吃呀,吃完饭你还有事情做呢。”于是桂姐就吃一点儿东西,又照顾孩子喝汤,看他们要吃好才放心。等差不多全家都吃完之后,她才开始,吃盘子里剩下的东西。也许她早年当丫鬟要守这种规矩,老早已经习惯了;不过女人都知道吃饭时自己克制,一则是保持高尚的态度,也或许是要保持身段儿苗条;并且孩子们吃饭时,做母亲的很少需要急着吃。中国有句谚语说:“吃在儿腹,饱在娘心。”
桂姐从由船头通到大舱中间那仅仅两尺宽的走廊走过时,木兰一直瞅着她。船的结构是这样:船上只有一间,或两间是隔断的,进深大概是十尺,横宽有四五尺,这样,与中舱隔开,门开向一边狭窄的走廊。桂姐一边走来一边高声喊道:“姚小姐已经来了吧?”
曾太太说:“来看她吧,来了半个钟头了。”
木兰注意到桂姐穿过走廊时,要稍微低点儿头。她走进大舱来,脸上充满关心与好奇的神情。
“这就是姚小姐呀?这孩子长得真漂亮。无怪乎老爷急疯了似的找你,简直三天三夜没睡觉。”
她走近来,把两只白胖的手放在木兰的肩膀儿上说:“你来了,现在住在我们家。要用什么东西,千万告诉我。”太太说:“孩子还不知道你是谁呢。木兰,她是钱姨妈。”
“小姐,叫我桂姐吧。”
曾太太说:“那样也可以。不过你也不要叫她姚小姐,就叫她木兰好了。”
桂姐说:“木兰,你还有个小妹妹,她叫爱莲。”于是转过身去找爱莲,爱莲这时正从门外往里偷看呢。爱莲特别羞惭,不肯进来,她妈简直把她生拉硬扯,拉到木兰身边儿。她跟爱莲说:“这是木兰姐姐。”六岁大的小姑娘微微一笑,把脸藏在母亲的怀里。
现在桂姐在向木兰仔细打量一下儿,打开一个纸包儿。曾夫人问:“你找到什么合适的东西没有?”因为曾家没有木兰那么大的孩子,她刚才叫桂姐到铺子里去看看能找到什么衣裳不。
桂姐说:“我到过几家铺子,”说着打开了纸包儿。“衣裳的料子都不好,也不容易找到合身的。这件就算是最好的了。”那是一件乡下姑娘的布衣裳,蛋青色,尺码大出两号儿,木兰穿起来怪好笑。
曾夫人说:“为什么不试试荪亚的旧衣裳呢?荪亚跟木兰大概一样高,这么大年岁的男孩子女孩子大小差不多呢!”于是桂姐去找来一件荪亚的旧衣裳,是上好的纺绸做的,洗过多次,现在已经变得沉重柔软,由湖白色变成淡黄色了,劝了劝之后,木兰才穿上试试,因为有那几个男孩子在旁边儿看,觉得怪难为情。长短倒可以,只是她那个小架子穿起来嫌太大了,领子上大约肥出一寸来。样子很滑稽,男孩子们笑起来,木兰简直羞死了。
这时摆上了桌子,预备吃午饭了。木兰坐在曾夫人身旁。
下午,曾文璞带着木兰到钱庄去,告诉人家女孩子已经找到。钱庄要把钱退回,他说不用忙,等到和孩子的父母联络上再说。他在钱庄写了一封信,叫木兰在信上亲笔写了几句话。信上告诉她父母说木兰现今住在泰安曾家,等她父母来时领去,一切请安心。因为客栈专有信差各地来往,所以这封信就由他们送到这个钱庄的杭州分号,然后再转交杭州姚家的茶行。
第二天,曾家开船,继续上道还乡。木兰有一群男孩子和爱莲一起玩耍,桂姐跟曾夫人这些长辈对她又体贴又慈爱,自然快活多了。桂姐虽然有好多事情忙,又要照顾自己的婴儿,在炎热的七月天,还买了一块山东府绸,在两天之后,经过剪裁缝制,竟给木兰做了一件新衣裳。
阅读京华烟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