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条件让你总穿非常漂亮昂贵的新衣服,但是你总是干干净净,就连校服你都爱惜有加,长辈都说你会是个惜福得福的孩子。
你的善良尤其让我们自豪,人一定要善良,你爷爷从小就教育我们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你真的是太善良了,从小就悲天悯人,对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充满怜爱,与人相处也充满爱心。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爷爷家亲戚的孩子聚到一起,你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但是你从不抢玩具,抢好吃的,总是默默的等着他们先拿,再自己去拿,微笑着告诉我,
“爸爸,让哥哥姐姐妹妹拿吧,我不着急。”
别的孩子过来要你的玩具,你也会给他们,你走到我身边,靠在我怀里,不声不语。我问你为什么自己把玩具让给哥哥,你说的话让我非常吃惊,
“爸爸你让我背的三字经说‘融四岁,能让梨’我也四岁了啊。”
这真的不容易,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将来一定会很大气。
但是你脾气又很倔强,小学二年级暑假背着小表妹在院子里玩,一个淘气的男孩子拿小狗吓唬孩子,你背着妹妹追着他打,因为你说他把妹妹吓哭了,你理直气壮的对批评你的妈妈说,
“他是坏孩子,他把小狗扔过来摔出了血,吓哭了蕾蕾,他该打。他就是不应该伤害小动物,不该欺负比他小的孩子。”
端正好
那是你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外面给我们惹祸,我和你妈妈为了以示惩戒事后打了你几下,你没求饶没哭,默默回自己屋。你竟然把和你一边高的男孩子给打哭了,然后一声不吭抱起妹妹回家。人家妈妈找上门,说你用棍子把小朋友头打肿了,我们让你向阿姨和小朋友道歉,你就是不说话,瞪着那个男孩子,那个孩子却哭起来,
“我要回家,以后再也不和陈沫玩了。”
那个阿姨其实一直很喜欢你,她是想让你们和解,
“老陈,别误会,小雨是因为小沫和妹妹玩不理他,他才去招小沫的,我还一直想让小沫做我儿媳妇呢。”
阿姨哈哈大笑,
“我才不做你的儿媳妇。”你大声宣布,
“小雨是坏孩子。”
“我也不要你这个凶巴巴的媳妇。”
(bsp;男孩子拉着妈妈走了,这事,一度是我和那个阿姨的谈笑之资,却是我和你妈妈心里的伤痛,我们打你却疼在心上,我们只是想告诉你人不可蓄意伤害别人。我们都没想到一向乖乖的你会有那么强的自主意识和保护别人的意识。
你的成长历程我们没操过太多的心,你从小学习就好,也听话,但是我们现在却有一丝担心,你被我们保护过度了,除了学习,你对社会上的一切基本一无所知。孩子,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个世界需要你慢慢了解和面对,18岁后的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要知道你有了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社会人,仅有善良是不够的,还要有赖以生存和回报社会的能力,你的知识结构和个人修养对你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性格决定命运,你要更好的锤炼自己的修养和性格。有修养的人会获得尊重和朋友,好好和同寝室的同学相处是你学会迈向社会与人打交道的第一步,记住以心换心这句话就够了。同学是你将来走上社会的很重要的人脉资源,相处好了很容易成为你一生的朋友,我们每个人认识的人都是有限的,成为你同学的人是和你有缘的人,要知道珍惜这份缘,别人对你好要知道感恩,你也要尽可能的帮助关心别人。
思归来
你也可以考虑交往男朋友了,我们不是鼓励你恋爱,但是我们绝对不禁止你和异性正常交往,爱情、婚姻是你以后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处理好解决好会成为你的动力和最最温暖的港湾。有一个人可能你们以前从未相识,但是在茫茫人海你们相遇相知,结为人生伴侣,共度人世沧桑,这是很奇妙也很美好的。婚姻是什么,更多的是平淡的相守和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它不是浪漫和激情就可以铸就,如果不能经历磨砺,它可能会很脆弱。你知道我为何给你起名叫“沫”吗?因为我和你妈妈的婚姻可以说是“相濡以沫”,我们真的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最朴实和最温暖的爱人,有一个可以和你相濡以沫的丈夫。
你长大了,小沫,步入大学的你不再是孩子,爸爸想和你说的话很多很多,以后还会陆续和你说,本来想当面告诉你,可是又怕太长表达不清楚,就写下来给你,我和你妈妈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也对你的未来充满信心。好好努力,好好奋斗吧,我的女儿,你的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幸福要靠自己奋斗争取。”
爸爸的这封信是写给我的第一封家书,他强调责任。对晨晨我的责任重有千斤,作为母亲我不仅仅是给孩子生命还要教育好他。回国会不会影响对他的教育,影响他的成长和未来?
我征求晨晨的意见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回国,回到妈妈生长的地方,他看着我说:“杰西卡,你在那里我就和你在哪里。”
他已经快6岁了,沉稳严谨,话很少,却不失活泼可爱,喜欢思考提问,我们有时象是朋友,完全可以和他对等交流。那之后我回国任职已经屈指可待。在分公司从上海迁到北京不久,我被任命为bsp;然而是否带晨晨回国我还是非常犹豫,我不想让诚知道他的存在,回北京我很难控制这事不被发现。只好先把他寄养在我最要好的那个大学同学家,她的女儿比晨晨大近一岁。
柳含烟
她是全职太太,从小受洗,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因为她的引领,我也慢慢开始接触并接受基督教,应该说在美国后来的几年,我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心灵的依靠。
林语堂先生在自传中说,有三种基督徒,一种因犯罪而悔恨,渴望免于良心的责备,一种因痛苦而需要安慰和逃避,还有一种,他们了解所信的为何,然后真心信靠所信的那一位,前两者都可是信仰的开端,却都还不是真的信仰。不能否认,我的同学是最后的一种,而我是第二种。
我始终不能忘记诚,这是我最大的痛苦和欢乐。我一直想理性的思考和梳理我和诚的感情。毕竟爱情的本质是一种感情,要是没有属于异性
阅读北京爱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