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的数量……多了这么多?”秦恭一指西边,惊讶道:“敌军增兵了?”
郭开元骑在马上,皱了皱那极淡的眉毛,道:“怪事。程刚这老家伙,又在玩古怪。”
他心中细细梳理着这一段时间得到的消息:立石城的那颗钉子一口咬定立石城只有三千守兵;李镐却说敌军还有一万伏兵;不断叫阵的平江国军异常的安静;攻击辅砦却没有兵前来支援;还有,这数量多起来的炊烟……
这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信息,让郭开元想了好一阵。忽然,他仿佛得了一丝明悟。忍不住便哈哈大笑起来,一旁的秦恭却不知他笑什么。
“老家伙看来真的是老了……你难道不知道平江守已经无兵可调了嘛?这做戏最讲求个度,做过了就不好了。区区一个减兵增灶计,怎么能骗得了我……”
郭开元心中大乐,马上返回中军帐,升帐议事……
这一天晚间,乌云闭月,疏星零落。微微一丝西风,正是早秋天气。
“传令各军,人衔枚,马摘铃,悄悄潜行。到了砦外,以炮声为号,三砦同时进击!有违令出声者,斩!中军未发炮而先攻者,斩!”
郭开元一身连环锁子甲,头戴火云盔,手持一柄长柄砍刀,脚跨一匹纯黑战马。这才像是一员猛将做派。他此时目光坚定,看着远方那闪着星星点点微光的程刚营寨,心中莫名地生出一种感慨:老人家不容易,七十七了还在打仗,哎……该退休啦……
这一次他是倾巢出动,点起了三万精兵,务求全歼三砦守兵。他断定程刚也看出了立石城的危险,冒险派了一万兵前去埋伏,打算再来一次“夜破李镐”的把戏。可是这一万兵一派出去,守砦的兵力可就不足两万了,这样的三个砦子,怎么可能守得住呢?
郭开元既已识破此计,自然是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夜袭”的战术。否则以这三个砦子的坚固,想要急速攻下,只怕带价颇大。
他将这一切想得透彻了,便亲自率军来了。打算在此生擒这位老对手程刚,然后让这位老先生赶紧去退休抱孙子吧……
三支队伍分别由他本人,秦恭和安全归来的李镐三人带领。众人潜行至砦外,全凭漆黑的夜幕,才能不被敌人发现。郭开元见时机成熟,立刻下令点传令炮,全军冲砦!
“砰!”一声炮响,安江国军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直扑各自目标,郭开元更是一马当先,冲在前头。霎那间,三军皆是冲进了各自砦中,众人士气昂扬,喊杀声震天动地。
郭开元冲进主砦,正要一战,却发现砦中空空,并无守兵,当即大吼一声:“众将听令!速速退出砦外!速速退出砦外!”
他在那一刹那间反应过来,他中计了。
可是此时明白,已经没有用了。正欲退出砦外,四面八方已顿时涌出无数赤衣军士。箭如飞蝗,铺天盖地。紧接着又是荔枝炮、震天雷、十字开花炮等等火器的爆炸声。然后便是“郭开元中计了!”“你等已是瓮中之鳖!”之类的攻心口号,也应景似的动地而来。
郭开元此时本来还心存侥幸,若是程刚部确实将兵力分了一部分去立石,那么今晚就算是中伏,也未必不能取胜,但是当他来到砦门一看,才知道,自己是彻彻底底地中计了。
“郭将军,老夫在这里等得好苦哇!哈哈哈……”
而此时砦门口已有一标军在那里堵截,人数已不在八千之下。千军万马之中,那位白发白须的矍铄长者,不是程刚还有谁来?
“程!刚!老!匹!夫!”郭开元咬牙切齿地怒吼着,用长刀不断地磕飞那些羽箭。
郭开元奋力拼刺,左突右杀,指挥部卒全力冲出砦门。碰上堵着门的程刚所部,两下交战,郭开元部力不能敌。郭开元本人拼死力战,以身中两箭的代价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和几个骑兵一路溃逃往西陵城去了。
其他两砦则更是不堪。秦恭本人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一枚破虏石炮打碎了脑袋,扑通一声从马上摔下来;李镐到是好本事,一路杀出砦门,却被刘幸荪一箭射中后心,坠马死了。其余所部兵士,降的降,死的死,三万人马最终逃出砦子的,不足三千人……
程刚深知此时乃是夺回西陵城的大好时机,便连夜急袭西陵城。西陵城本是一座坚城,但是此时却是城池大而守兵少。到了凌晨时分终于被程刚部登城成功,一路杀奔过去,放下吊桥,大军进城将城中不肯降的兵士尽数杀死,平江国终于重新夺回西陵城。程刚大索全城,还是没发现郭开元的踪迹。后来找了个郭开元的兵一问才知道,原来郭开元早已遁去,城中只剩下一个小小校尉主持。
次日,被围在真武山数日的孙舜武也回到西陵城。程刚一问,才知道那一万围堵孙舜武的安江国军,其实是天门山群盗。
话说这群盗匪得了兵败的急报,那大头领刘巨一听,顿时慌了神了,结果和几位寨主一商量:得,咱们还是继续回去落草吧!便一哄而散,化整为零,尽皆亡去了。孙舜武第二天发现情势不对,便带人冲下山来,结果只找到他们留下的军营帐篷而已。
此后,平江国也无力再侵入安江国境内,于是只得作罢。就这样,历时三个多月的安江平江之战,到此告一段落。
而就在此时,一直在幕后的叶未然,终于随着一纸“军功嘉进状”的到来,在月见城闪亮登场……
阅读叶氏太平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