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沈二人的督促下,侍者无可奈何地叫人将四名依然昏睡着的少女架走,临走时再一次向陈顾云表示,如果有任何要求尽管向他直说便是。
关上房门,陈顾云确认四周没有任何监视之后,把自己的真实缘由向沈政娓娓道来。
“什么?真的有修道之人?”沈政闻言大惊道。
他一直认为所谓仙道之说不过是虚无缥缈之事,虽说历代帝皇无不追求,甚至在宫廷之中也蓄养了大批的僧道士众,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替皇帝练练红铅,捣鼓捣鼓丹药而已,而服下这些所谓丹药的帝皇们,长生不老的一个没见,吐血暴毙的倒是为数不少。因而一直以来,江湖中人对于这些传教布道的就十分反感,认为不过是些骗人钱财的神棍罢了。要是在先前听到陈顾云如此说道,沈政一定对其嗤之以鼻,不过他刚刚在君士坦丁广场感受到了那明显不属于凡世的超然力量,陈顾云的解释这下显得有说服力的多。
看着陈顾云肯定的眼神,沈政虽然心中已经相信,但还是说道:“我看公子的武功和我们江湖中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修道之术到底有何特别呢?”
陈顾云知道,如果不能再一次让沈政感受到玄奇的力量,恐怕是不能使他心服的。他手一挥,房间的窗帘“唰”地一声自动合拢了,在瞠目结舌的沈政注视下,从颈中摸出玲珑子摊在手中,施动一个法诀,瞬间,整个房间被突然耀出的光芒所笼罩,以沈政的目力竟然不敢睁开眼睛。
光华渐渐柔和起来,聚集成了一束窄窄的光束,空气中星光涌现,相互辉映之下,一名白衣女子出现在房中,那对着陈顾云浅浅的笑动人心魄,一身白色云纹锦衣,带饰好像被风带着暗暗飘动,仿佛随时便要御风而去。沈政看到这个凭空出现的女子,心中的震惊实在不能用话语表述。如果说先前那圣索菲亚大教堂中散发出的气息纯粹是气势上的逼压的话,那么现在,面前出现的景象就是对沈政心头实实在在的一击。
沈政的气息好像完全被压制住了,不,是他自己心神失守下主动迫散了全身的气劲。当初在沙漠中,聂莘宇看到陈顾云释放出玲珑子中的影像时,受到的冲击远没有沈政这样的大,原因是,作为一个女人,对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内心中就本就颇为接受。而沈政作为一个终生习武的武者,内心的一切全部都被武学所占据,而且对这些神神怪怪的事物一概斥之为无稽之谈,但是,一夜之间,之前的想法被轰然推倒,从前无法解释的事物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面前,亲眼目睹之下,如何不让他心神激荡。
“这。。。这究竟是什么?”
沈政略带颤抖的声音暴露出他心中的激动,陈顾云双目中涌出浓烈的感情,缓缓道:“这就是我西行的目的。她就是我的爱人,遭遇不幸之后,我只有请师伯将她身体放置在天女白玉阵中,才能保得灵魄不散,然而没有外力的话,她永远都不可能再活过来。我听说在这极西之地有能起死回生的秘法,才万里迢迢地寻访至此。今夜的所见所闻,使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目标所在,第一次感受到了起死回生之术并不是虚言传说!”陈顾云眼角溢出泪水,眼前爱人的一颦一笑都扯动着他心底那根已经脆弱之极的弦,一直以来,他都强迫自己将心神放在别的事情上,平时和莱丁耀西几人嘻笑怒骂,或带着锦瑟练剑习术,都是为了转移心神,他担心,要是自己一直沉浸在爱人逝去的伤痛之中的话,那就真的不可能找到起死回生的方法了。
陈顾云继续道:“沈前辈,要说修道与武功,二者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事。”沈政闻言惊道:“什么?”
陈顾云肯定地点点头:“只不过,自古以来,以武入道的人少之又少,就造成了今日修道界与江湖互不相涉的局面。以前听师傅师伯说过,上古之时,黄帝之师广成子就可以算作是第一个以武入道之人,广成子先师不仅道法通彻天地,而且武学精湛,现今华夏大地的各种武学流派,溯本追源都是源自于他。而且据说只要将武学练到极致,自然能通晓天地的奥妙,得证大道。这与我等修道者来说,并无不同。因此,修道中人除了专习道术的以外,一般弟子都练有武功,而且水平一般都只在先天以下一线之内。”
沈政急问道:“不知天下修道中人究竟有多少?”要知道,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历代统治者对江湖中人都是严加掌控,绝对不允许有超然独立的存在。大唐开国之初,太宗皇帝就册封了在打天下中匡助甚多的少林和崆峒二派,一则是表彰其功勋,二则进一步将两派同朝廷紧紧绑在一起,让皇帝可以通过二者暗中掌控整个江湖。沈政一听陈顾云说修道中人基本上都是先天以下的习武者,下意识地就想到了这股力量会对朝廷造成什么样的威胁,故有此问。
陈顾云并不清楚他的想法,想了想后答道:“常言道,神州大地千门万派,实际上,佛、道、邪、魔、蛮诸系加起来也就不过一千多个门派吧,当然,我说的是正式开宗立派的,另外还有些隐居的世家族系,那就数不胜数了。在这一千多个门派中,大派的弟子多至数百上千人,小一点的门派也有数十人,我的师门乃修道界大派,全门上下足有八百多人。”
沈政听罢,咂吧了一下嘴巴,这是何等庞大的一股力量,就算平均下来每门只有百人,一千多个门派也有十万人,十万个准先天级的高手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这股力量足以在一个时辰之内掌握长安城,高耸的城墙并不能挡住他们这些高来高去的人士,一旦有人将这股力量掌控的话,对大唐王朝就是毁灭级别的存在。当然,沈政并没有注意到,陈顾云说的武功在“先天以下一线之内”的,只是一般的弟子,那些青一、青相真人级别的人,又岂能用先天后天来区分。
沈政想到,这陈顾云毕竟是大小姐心属之人,再三权横之下,他还是开口向陈顾云道:“公子,有句话老朽不得不说。”
陈顾云愕然,什么话说得如此慎重。
“不知公子对大唐朝廷是何看法?”
“大唐朝廷?”陈顾云想了想,“虽然晚辈乃修道出身,但儒家圣人之言倒也看过不少,观那《史记》、《晋书》所著,我认为当今朝廷政治开明,广纳百川,乃千年来未有之盛世。虽然我没见到过当今太宗皇帝,但闻其言行,无不是圣明之君所为。这一路西行过来,我还未见到可以与太宗皇帝比肩的君主。”
沈政闻言,笑呵呵地点头道:“当今中土,乃大唐王朝的天下,我等习武之人,当以朝廷为重、国家为重。朝廷一声差遣,我立马就抛下江湖中的身份,隐姓埋名地来到这化外蛮夷之地,要说荣华富贵什么的,我倒没看上眼,我为的是当今天子乃圣明之君,当今朝廷乃清廉勤政的朝廷。十几年前李唐初立时,八帮十派九联盟就歃血为盟,立誓以朝廷马首是瞻,可以说,当今大唐的太平盛世,我等江湖中人功不可没。”
陈顾云静静地听着,他不明白沈政究竟要说什么。
沈政看了看陈顾云,继续道:“陈公子天纵英才,老朽纵然是阅人无数,但像公子这等人才却也从未见过,要是公子愿为朝廷效力,当是大唐之福啊。”
陈顾云皱皱眉道:“沈前辈有话请直说吧。”他直觉地感到沈政的言语有些奇怪。
沈政叹了口气道:“那老朽就直话直说,老朽认为,公子口中那些修道之人,实在是朝廷之外的一股不可测的势力,按公子所言,依靠这十万只差先天一线的高手,天下间何事做不了?何事成不了?如果公子能站在朝廷一边想想,当会明了老朽的意思。”
陈顾云天资聪颖,沈政此话一出,他如何不明白对方的意思,眼睛一转,居然哈哈大笑起来。
沈政不解,自己有什么话说错了吗?这么好笑?
“沈前辈,要是你能见到太宗皇帝本人的话,他会告诉你,这等想法是如何的无稽。”
此话说得毫不客气,沈政按捺住心头的不满,沉声问道:“公子此话是何意思?”
陈顾云止住笑声,正容向沈政道:“不知沈前辈可曾听说过李淳风?”
“李淳风?。。。。。。”沈政一惊。
“还有袁天罡!”
沈政当然听说过这两个名字。当初李唐还未统一全国时,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四处攻城拔寨,数次遇到重大危险时,都有一个道人钻进秦王的营帐,第二天危险便解。效力于秦下帐下的众江湖高手都不解,直到一日,秦王亲口告诉诸将,那神秘道人叫李淳风,乃上天派下帮助李唐一统天下的神人。帐中诸将对此都颇有微词,不过碍于秦王的脸面没有多说,心下皆认为此道人不过是一神棍罢了。又过数年,太子李建成多次暗算秦王,每次都有一道人向秦王事前示警,秦王得以将暗算从容化解,后来听说,那人便叫袁天罡!
阅读从长安到亚琛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