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十个人准时来到地里,连芳洲叫人拿测线测量,一块地一亩,一百五十亩整理成一百五十块,要规规整整的依次排开去。
泥土要弄细到什么程度、厚度多少合适,连芳洲都详细的说明了。
好在大家彼此都比较熟悉,也算得上是有默契了,无论是主家吩咐,还是工人听说,沟通起来都很方便。
连芳洲照例重申了一遍在自己家干活的规矩,中午有肉汤、鸡蛋饼或者肉煎饼,工钱绝不拖欠,但凡发现偷奸耍滑的,第二天就不用来了!
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也难保人没有惰性,万一有人就是觉得熟悉了,未必好意思赶人偷起懒来,到时候反倒不美。
有言在先倘若明知故犯,便是赶人也赶得更加理直气壮,省得招小人埋怨、怀恨在心。
安排好了,连芳洲又当众点了李青和吴小毛两个的名,让他两人做领头,自己和阿简、连泽不在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就找他们。
李青和吴小毛都很痛快的笑着答应了。
看着众人分散开去干活了,连芳洲三人便赶着马车往杨家村去。车上装了二十个大竹筐。
连芳洲一点也不想去杨家村,但是最近的村落,只有杨家村的杨员外家有两口大鱼塘。
这年头养鱼的人并不多,原因无他,一个是鱼苗难得,另一个是养好了划不来,养多了鱼生起病来不懂治疗往往一死一大片,更划不来。
杨员外家这两口鱼塘还是因为他家里人都喜欢吃鱼,而且他还喜欢垂钓,所以才养了鱼。
顺利的来到杨员外家,并没有碰上杨淮山那一家的人,不但连芳洲,连泽也暗暗松了口气。只有阿简老神在在——杨家人么,关他什么事?
杨员外听连芳洲说明了来意,一开始并不太情愿。
连芳洲好说歹说,陪了许多笑脸,杨员外才勉强同意了,这还是看在双流县苏家的面子上,当然,他没有跟连芳洲说出来。
要不然,他是不会答应的。虽然连芳洲说了会付钱,但他哪里看得上这几个钱?
杨员外招呼自家的杨管事负责这事儿,便甩手不过问了。
为了垂钓方便,鱼塘就建在杨员外家附近。
两口鱼塘挨着,有水道相连,每一口大约有五亩左右的面积。
此时,一个塘中满满是水,碧幽幽的,波光粼粼;而另一个塘中则干涸见了底。
谢谢三位亲的月票~~谢谢哒,
☆、163.第163章塘泥
连芳洲随口问了杨管事才知道,这两口鱼塘每年都会放干一口,直到来年四月份左右才灌水,按年轮流着。
不知杨员外是从哪里听来的,说是这样能够晒晒塘底消毒,这样养的鱼就可以长得更好!
连芳洲听了杨管事的话便点点头笑道:“这倒是的!我教您一个法子,等那口空塘来年灌水之后,在四个角落里各放一麻袋生石灰,也能杀毒!到了炎炎夏日,上山去砍一些枝叶浓密的松树枝放在塘中,也是很好的!”
“哦?还有这种说法?”杨管事不觉意外的打量连芳洲一眼,笑道:“连姑娘还懂得养鱼吗?”
“也不敢说懂,”连芳洲笑了笑,道:“就是知道一些罢了!”
杨管事“呵呵”笑了笑便没再言语,对连芳洲的话他是将信将疑的,回头得打听仔细了,倘若果真如此,在老爷面说了,倒是功劳一桩。
“连姑娘想要塘泥,这就请吧!反正这鱼塘里淤泥多的是!你要多少都不成问题!呵呵,倒是托赖连姑娘,将我们家鱼塘再挖的深一些了!这也是好事!”杨管事笑道。
“那就多谢了!”连芳洲笑着拱了拱手。
光她和连泽、阿简三人,显然是不成的。
一亩地需要六筐,一百五十亩,就得九百筐。连芳洲打算挖足一千筐。
她便跟杨管事打起了商量,请求杨管事帮忙问问,杨员外家的佃户、庄户有没有人愿意来帮忙的?
当然,并不是没有报酬的帮忙。每捞起一筐塘泥给两文钱,当天现结钱。要十个人左右。
杨管事的眼睛亮了亮,微笑道:“连姑娘真是大方得紧,行,我这就问问去!”
很快,杨管事就带来了十个中年男人,向连芳洲笑道:“不多不少正好十个人,连姑娘看着怎么安排吧!”
连芳洲便跟那十个人说了,拿着竹筐从塘里装满了塘泥,搬到岸上指定地点倒出来算一次。她又向杨管事讨要了纸笔和一张简陋的桌子,在旁边记数。
这几个人听说一筐能白赚两文钱,是很划算的事儿,听她说明白后,便纷纷答应着,提着筐子、拿着铲子,卷裤脚挽衣袖下了塘。
阅读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