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二丫也害怕得不行,可是顾明翠的话她倒是听进去了,立即一手拉起朱阿秀、一手拖着王大丫:“娘、大姐,我们先进去再说。”
朱阿秀心里乱得不行,她摇摇头:“二丫,扶你姐在树下竹床上坐着,等你赵大叔回来一块去衙门。”
十几分钟后赵大叔就跑回来了,他立即带着朱阿秀母女去了衙门,王二丫抱着顾明兰直哭:“二嫂,要是大姐夫那妹妹出事了,大姐就全完了!”
一个大姑娘青天白日的找不到人,而这镇上又时时有捕快们巡逻,如果真是有人强抢民女,这女孩子也不会就这么老实的让别人抢吧?
再说,刚才王大丫已经说了,她早上与她小姑子一块来镇上,同来的还有村子里别家的嫂子姑娘。
因为两人要做的事不同,她小姑子与同村的一个女孩子去了绣楼里交绣品,那意思就是说,当初那陈家姑娘不是一个人了。
不是一个人,她要出事那同村的姑娘哪能不知道?要不然这姑娘就不是被抢,而是…
不可能!这又不是前世,这里的女孩子哪有这么大的胆子与一个陌生男子走?莫非…莫非这男子不是陌生人?
对,只有熟人,而且是绝对的熟人,陈家小姑娘才不会对人起疑,她心甘情愿的跟人去了,这才会说得通!
只是那李家姑娘,她难道也与这人很熟?
顾明兰越推理,越感到头痛了,后来她又想,她能想到的事,衙门一定也会想到,只要找到那同村的姑娘,也许真相就能大白了。
朱阿秀母女与赵大叔很晚才回来,同回来的还有朱正清及赵七。
“怎么样?”
朱正清摇摇头:“没找到人,陈家村同村的那姑娘说了,大表妹的小姑子陈三妹在绣楼与她交了绣品后,说是要去布店里买布,后来她们就分开了。”
买布?
顾明兰的脑子里有极快的闪过一丝记忆:“去哪家布店买布知道不?”
赵七代答:“说是她们平常去的黄记布庄。黄记布庄是家老牌布店,在镇上开了几十年,黄老板就是本镇人。今天一找到同村这个姑娘,我们就立即去了黄记,可是黄记的几个小二都说,陈家姑娘他们认识,今天根本就没到店里。”
要去卖布,却没去布店。
不对,镇上不仅一家布店,陈家小姑没去黄记,那有没有去别家?
“赵七,你了解这李家姑娘么?”
“李家姑娘?”赵七不知道顾明兰为什么突然问起李家姑娘,想着可能是想从她身上找到关联,于是照实说了:“这李家姑娘是李大户继室的生的女儿,今年十七岁。这个李夫人只生李姑娘这么一个女子,相貌身材儿听说都极好,可能是过宠的了缘故,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男子订亲。”
典型的富二代、娇娇女,样子好家世好脾气差,为人骄傲。
据她了解,这陈家的小姑子,也是陈家婆婆的命根子,长得好性子骄,连长嫂也不在她眼中。
顾明兰眉头一皱:“你们知道不知道她的喜好?”
赵七又愣了愣:“我虽然不知道她的喜好,但现在大户人家的小姐么,成天不干活,不是绣绣花捕捕蝶,就是看看小话本,与姐妹们聊聊天,谈谈诗词么?”
☆、572.第572章院门又响了
李家大姑娘爱看小话本?接收到这个消息,顾明兰脑子里立即闪现出一个念头来:这李姑娘恐怕是个骄傲又浪漫的女孩子。
顾明兰了解,这样的女孩子,说她坏倒也不是,可是说她心底里充满浪漫那是绝对。看多了小话本的单纯的姑娘,对于相貌出色嘴巴甜蜜的男子,恐怕没有一点点抵抗力。
据她所知,这个世界在这农村,男女界线并不苛刻。大姑娘小伙子完全不是明清期间那种连说一句话都会受人非议、影响名声的时代。虽然没有前世那样开放,可是小姑娘常常抛头露面,与小姐妹上茶楼喝个茶也是常事。
思索了半会,突然,顾明兰脑子里终于跳了出来一个地方:“要不去邱记布店问问?”
赵七不明白:“为什么偏去邱记?其实今天我们镇上几家布店都问齐了,都说没见过那个小姑娘,嫂子为什么偏说邱记?莫不是嫂子发现邱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顾明兰看了看大家,于是把那天的事说了一下。
赵七跳了起来:“嫂子见到的那人,真的是邱记的大少爷?他竟然敢调戏嫂子,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只不过是语言上有些过了,但应该说没有达到赵七所说的调戏的地步,这小伙子怎么跳这么高?再说,现在是谈论调戏与不调戏的事么?现在是分析这陈三姑娘的被谁给抓走的可能!
没等顾明兰说他别打叉,也不知道赵七想到了什么,他“嗵嗵嗵”的转身就跑了。
看到这样的赵七,顾明兰傻眼了:这孩子吃醋了?
顾明兰看大家一身疲备,连晚饭都没吃,也没有去管赵七去做什么了,赶紧让王二丫与顾明翠打来水,等大家洗漱过后开了饭。
赵七一个晚上都没再回朱家,不仅如此,第二天上午,王林炎带着刘升也来了。
阅读食香满园:厨娘巧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