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无论多甜美,总有醒的时候。
十一日大清早,杨明就被“!!”地拍门声吵醒,杨明迷糊地打开门,习作兴冲冲地闯了进来,直接奔到桌子上,举起茶壶往嘴猛灌了会,长长吐了口气,才叫道:“气死我了!”
杨明这时也没有待女、卫士什么的,听到习作瓜瓜叫时,自己正倒水洗漱,于是笑道:“一大早的,谁敢气我们财神爷?”除了公众场合,杨明都称呼习作财神爷。
习作气呼呼地跌落在椅子上,说道:“一名马仓属,管马厩的小吏。我今天想去领骡子,谁知这小吏竟然要我的调度令。摸破嘴皮子都没用。”
杨明真担心椅子会否被坐塌,随口道:“仓属亦是依制办事,汝不必责之。”说完,取竹简写好调度令,递与习作。
习作接过亦笑笑道:“其实他拒绝也就是了,真正让我生气的是,他竟然骂你。”
杨明倒了杯茶,一饮而尽,然后奇怪问道:“哦?愿闻其言。”
习作道:“那小史知晓骡子是经商用途,竟戚然道:‘骡子乃军物,移作商用。置环敌不顾,追微利而失大利。’”
杨明没生气,而是好奇问道:“见解似乎有独到之处。此小吏唤何名?”
习作低头细想了会,说道:“吕岱,字定公。”
吕岱?杨明象被雷电击中一样,心头一震,这可是孙家对山越开疆拓域头号功臣。
身形削瘦,肤色略黑,斯文淡定,应该是吃过苦,能耐劳的寒门文士,这是杨明对吕岱的第一印象。
吕岱打量着眼前,这位英姿玉立的青年人,有点不相信就是这人灭钱博,砍樊能。但看到杨明伦巾布衣打扮,非浮夸之辈,竟也多了份亲近感。
杨明看到马厩中的骡子体格健壮,毛发色泽润亮,第二印象是感觉此人做事踏实,于是微笑问道:“请教仓属,何为微利,何为大利?”
吕岱正色道:“交州山地密林,水网交错,陆骡运,水舟载,才能旦发夕至。骡子改作商途,充其量是牲畜,此为微利。如作军途,兵贵神速,此为大利。”
杨明震惊不已,问道:“敢问定公大才,为何屈藏马仓?”
吕岱无奈苦笑:“吾海陵如皋人,避难至会稽郡任小吏,不满郡守行为,投交州朱太守,后被排挤至惠城。”
杨明抚摸着健壮的骡子,望着吕岱试探道:“定公治畜之道有目共睹,不知可敢御人?”
吕岱随口应道:“知人善用,有何不敢!”
杨明哈哈一笑,朗声说道:“辟吕岱为惠县功曹史,目前主要职责是管理二千辅兵。”
吕岱愣住了,盯住杨明,从杨明清澈目光中确认不是戏言,于是跪拜泣道:“愿追随左右,克己奉公。”
杨明连忙上前扶起吕岱,轻声道:“有定公相助,吾无后顾之忧矣。”
吕岱拱手道:“县丞大人,吾荐举一人,吴郡徐原,其慷慨有才志,不阿谀奉承。”
杨明喜道:“吾必重用之。”
当晚,杨明将吕岱介绍给贺齐等人认识时,才知吕岱与贺齐竟在同一府衙做事,俱不满许太守行为而辞职不干。
杨明、贺齐与吕岱三人秉烛夜谈,吕岱见杨明卧室简陋,身边竟无待女下人,不由得暗里敬佩。
杨明说道:“定公,我想以分田地为利,轻徭薄税为制,鼓励山越民众聚居平地成屯,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再以屯民健者为兵,组成二千辅兵。”
吕岱两眼精光一闪,起来躬身道:“此策乃平定山越的上上之策,下官敬佩!”
贺齐说道:“此计虽好,关键在于田地是否足够。惠县地高水低,可用于耕作的田地多以水边土地为主,怕难以满足。”
吕岱略沉思,若有所失说道:“如此说来,县丞的计策成效可要打折了。”
杨明平静说道:“如果我有办法将低水引至高地呢?”
吕岱笑道:“水往低流乃自然之理,低水高引,未曾听闻。”
熟悉杨明的贺齐却不出声,心道:杨兄弟所行之事,无迹可寻,无史可究。做一二件未曾听闻之事,真乃家常便饭。
阅读百越三国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