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首贤吕岱,惠城商涌_百越三国传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 首贤吕岱,惠城商涌(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果然,杨明从袖子里抽出一物,摊在桌子上,竟是一幅草图。画工真的一般,再配上书法更一般的二个字:翻车。

吕岱与贺齐凑前一看,然后两人惊喜交集地对望道:“翻车?”估计两人智力达到游戏中的85以上,否则也看不懂此草图。

杨明笑道:“此图乃翻车的草图,需工匠加以完善。此车巧妙之处,在于有人在上边脚踏,就可以低水高引,十分轻便。能灌溉,而且还能排涝。”

吕岱抚掌叹道:“县丞发明此农具,泽被桑梓。屯田之计必行。”

贺齐却拿起草图细看,然后奇道:“杨大人,此物似竹木却柔韧于竹木,似皮布却轻薄于皮布,是什么东西?”

杨明轻笑道:“此物称之为纸,承载书写记录之用。不过工艺仍在摸索中。”

贺齐哦的一声就不再说话了。作为读书人的吕岱,却再而三地端详这张可能是世界上的第一张成品纸,从此以仰慕地眼神注视杨明。

杨明并没更多地解释纸的事,因为这事更适与作为商人的习作谈论。于是接着说道:“有了水的保障,我想在水田中试行鱼田同处,以增加民众鱼食。在田基上种植桑树,鼓励种桑养蚕织绵。”

“为保护民众,我们将在屯子建设石碉楼。一旦遇敌,各乡村民众避入有碉楼的屯子,进行坚壁清野,由辅兵守御,由郡兵出击。”

“我们所要做的需要大量钱财,也需要更多人才啊。”

贺齐:“杨大人,我已经派人带信请以前做买卖的朋友来投,估计十日内到。”

吕岱暗纳闷:那可是强盗啊。望向杨明,却见杨明只是轻点头,并不说话。于是说道:“县丞,不如我们张贴招贤榜,能者招之。”

杨明心道:知识分子多在阀门,阀门之士必不会投我这小小县丞。寒门之士多清孤高傲,无人引荐也不会自动投我。就是吕岱本人也是自己亲自征辟才到手。但为不打击吕岱积极性,于是赞道:“此计甚好。吾文法不通,此招贤榜就有劳定公。”

十二日,还是大清早。习作与吕岱竟是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正要喝粥当早饭的杨明面前。

原来两人昨夜连夜将各自文书写好,请杨明过目。杨明想道,我学的是现代文,能看懂你们这种古文编写的文书已经是极限了,真要修改那就是玩虚荣了。

于是看都没看,就吩咐两人直接颂布到各乡、亭、里。

吕岱将招贤榜的手稿交给习作,委托习作一并往下颂布。习作笑笑道:“功曹史,请放心,你委托,我承诺。”

可等公布一张贴,却将吕岱气了个半死。原来,习作将百越货品市场开业事项以一丈宽一丈长的大黄布示之,而旁边的招贤榜却以二尺宽三尺长小黄布示之。

吕岱责道:“此二榜同时张贴,易让人误以为惠县重商而轻士,会伤了士人投效之心。”

面对吕岱的责备,习作振振有词解释道:“市场开业是给山民看的,他们多不识字,所以字要大点。招贤榜是给读书人看的,字小也看得懂。”事后,习作悄悄地打赏了十两银子给习贵,以示嘉奖这小子给金曹掾长脸面了。

杨明也觉得习作做法过于夸张,但却未出言责备,而是对吕岱拱手道:“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为吸引良禽,推广屯田就是要将惠县建成良木。这需要大量投入,轻徭薄税下,不优先发展工商,投入从何而来?望定公谅之。”

吕岱乃闻过则喜之士,略思索后,躬身道:“定公受教矣。”

这时衙役来报,衙外有二名商人求见,并递上竹简名刺。

杨明低头略看一眼后,竟是:邺城甄氏、徐州糜氏,马上喜形于色,将手中名刺递与习作,然后高声道:“快快有请。”

习作看了眼后,吸了口气,说道:“不愧是全国大客商,这厢张榜,那厢就找上门了。”

对于士农工商地位有传统看法的吕岱,看着杨明与习作对商人如此看重,无奈地只好借故开溜了。

习作崇拜地看着眼前二位奢衣华服的青年商贾。左侧一位头顶蓝玉小冠,以玉簪子贯之,冷眼旁观,一副拒人千里的高傲神情。右侧一位只是头顶一方丝巾帻,脸含笑意,一副平易近人样子。

令二位商贾意外的是,杨明竟站在屋檐下迎接,更意外的是杨明竟然比他们更年青,更有上位气势。

双方坐定后互相介绍认识,冠玉者叫甄决,戴巾者叫糜笙。

糜笙拱手说道:“县丞大人,我糜家与甄家是经营世家,此次来惠城目的的是对百越货品市场极感兴趣,想与大人合作。我糜家专营古玩珍宝及铁器,希望特许成为市场上唯一负责珍宝收购及铁器出售的商铺。甄家专营粮食,想特许成为唯一负责粮食及种子出售的商铺。为得到此特许,我们将每年向惠县支付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银子?习作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点头,心道:乖乖啊,那可是相当于惠县一年收入。杨大人快点头答应啦。

杨明似乎没留意到习作的眼神,笑道:“区区十万?恕我直言,此特许起码值一百万两银子。”

阅读百越三国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