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娴让孙慕云看了一些讲当今形势的书,重点给他讲了讲合肥大战的情形,另外又给他简单讲了一些孙家在罡国朝中的局势。其复杂程度直令孙慕云脑子里海拌糨糊,但这既然关系到自己将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还是硬着脖子听了一个上午,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过他倒是从孙娴所讲的时间里推出了现在大概的公元纪年时间,那就是公元220年左右,若按照正常历史,真正的三国乱世已经开始形成。现在三国换成了五国,天下一样是乱糟糟的。这不禁令他开始想,是不是虽然历史的事件变了,但到了一定的时期,还是会出现一样的乱局,人终究无法打破历史的既定轨迹?
孙娴见孙慕云心不在焉,以为他坐不住的老毛病又犯了,便问道:“四弟,形势你已知晓,你对合肥大战可有谋划?”
“啊?哦!”孙慕云这才从那纷扰的思绪里跳了出来,道:“谋划嘛,十六个字,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坐镇合肥,徐图进取!”孙慕云小事上不靠谱,论起大事倒是有模有样!他的后世对中国古文化相当热衷,对古代兵法更是激情澎湃,后世尚存的中国古代兵书战例他都有过不浅的研究。虽无提兵战阵的阅历,但夸夸其谈唬唬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孙娴也是个深习兵法战策之人,一听到孙慕云的十六字方针,顿时大叫了一声好。只听她欣喜道:“有此四纲,我大罡定可立于不败之地!四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孙慕云颇有些得意道:“北援之道,一为败退敌军,二为保存实力,三为固守合肥,四为威慑庄国。日前罡国在淮南连番大败,实力消耗过大,若再不注意保存实力,淮南危难!而白延爽的十万大军均从庐江而来,庐江防卫必然空虚,我们兵困庐江,诱敌军主力回援,再寻隙脱离战场,进入合肥,然后深沟高垒,固守不出,北援之役便算初步告捷。只是敌军似乎意在围城打援,而并不想进取合肥,我有些怀疑,他们此来,是否只是为了削弱南面威胁,真正的意图却在北边的辽国!所以我们还要保持这路人马对庄国的威胁,拖延他们灭辽的步伐,以维持天下均势!”
孙娴激动得肃然起身,盈盈一礼:“四弟深谋远虑,姐姐万分佩服!”
孙慕云对自己这番谋划本就深为满意,又得这位姐姐夸赞,一时乐的找不着北了。他连忙客气道:“哪里哪里,若不是姐姐帮我廓清天下形势,我哪能想得到这一招呢?”说罢便伸手扶住孙娴的手。
谁知孙娴突然目光忽闪,脸色绯红地挣开了孙慕云这一扶,出言竟也变得有些气语不顺:“四弟……四弟莫非……莫非连君子之礼也忘了吗?”
孙慕云一愣,想起了两汉时期的一种礼节,那就是异性给自己行礼时,自己只能虚托以示客气。但他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可我们是姐弟呀,难道这规矩在这儿也适应?”
“你……”孙娴突然站起身来,低垂着头,显得极为局促地道了句:“不与你说了。”便拖着罗裙大袖,跑出了书房。
孙慕云莫名其妙,挠了挠后脑勺,想:“这种礼节难道还有什么其他隐晦的东西我不知道?”孙慕云后世是文学系的研究生,对古汉语颇为精熟,因而顺带着对古礼也有所了解。他想来想去,就是没想出自己实扶姐姐有什么不妥。于是他只好归结为,历史大变,礼节自然有变。至于有什么变化,那就只能等下次问问别人了。
姐姐走了,孙慕云却还是觉得知之甚少。无奈之下,只好捡起几本书,自己看了起来。
罡国皇宫。议政阁的书房,罡帝胡鸿利正奋笔疾书批阅着奏章。他眉头深锁,脸色阴沉,显得颇为焦躁不安。自从登基称帝,他就没有一天安宁过。他始终紧盯着罡国内外的明潮暗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松劲,就会被各种力量卷入万劫不复之地,做一个帝王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悲哀,尤其做一个乱世君王就更是万分痛苦。
现在他至少要面对三股难缠的力量。其一,来自国家内部反叛势力的威胁。新朝衰微,北方大乱之际,胡氏自荆州起兵夺取江东,征服南海,占领淮南,雄踞一方,内部不知潜伏下多少仍然忠于新朝的势力!先主为了显示仁义为本,大力安抚这些力量。这些力量也看在先主胡优确是仁义为怀,没有称帝的份上默认了他的作为。可如今胡鸿利已经称帝建国,这些势力哪儿还能容忍?便蠢蠢欲动,图谋颠覆罡国,重建新朝的辉煌,令他大伤脑筋。
其二,来自皇室内部皇权争夺的威胁。胡鸿利能够成为罡侯世子,最后正位为帝,着实来得不易。罡侯胡优膝下嫡出五子,长子胡阳成、次子胡鸿利、三子胡黄刚、五子胡水涛、六子胡南隐。当时立世子的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可惜胡优的嫡长子胡阳成在一次战斗中战死了,于是问题便来了。嫡长子既死,立世子便存在立长、立贤和立嫡的问题。若论立长,胡阳成死后自然便该是胡鸿利;若论立贤,则胡鸿利不如胡水涛一般战功赫赫,威震天下。而两人都是胡优正妻所出的嫡子,一样聪慧明睿,一样深为胡优喜爱。胡优取舍不定,直到死前,他才召二人到榻前,开口便直接问他们谁想当世子。胡水涛不想因夺嫡之争,影响荆扬的局面,而为内外异己势力所乘,便主动提出拥护二哥为世子,胡鸿利自然也谦虚了一番,于是胡优最终便决定以胡鸿利为世子。胡水涛虽然将世子之位都礼让给了胡鸿利,但胡鸿利对胡水涛却深为畏惧,即使被削去了他的兵权,他在朝中和军中的旧部依旧对他忠心耿耿,形成了一股令人生畏的齐王势力,这令罡帝坐卧不安,如芒在背。
其三,来自罡国外部强大庄国的威胁。庄国自兖州牧杨协起兵,剿灭占领新朝国都洛阳的盗匪,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实力骤然暴涨。西取关中,东占青、徐,北上并州,南下荆北,拥天下富饶之地,据山川形胜之隘,威震四国。罡国自然免不了受震慑之苦。庄国在庐江修建大营,训练了一支强悍的军队,时时刻刻威胁着罡国淮南。如今庄国更是以有“天下战神”之称的白延爽为帅,悍然进攻淮南要塞合肥城。三设伏击,将淮南大军消灭殆尽,合肥大急,淮南危难!胡鸿利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调和着各种矛盾去化解这场战争。
总而言之,他现在很不好过,自从合肥大战三路兵败的消息传来,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一旁随侍的太监却显然不是个能为君分忧的人,站在那里,竟然也打起了瞌睡。此时,又一个太监跑了进来,低头哈背道:“启禀陛下,卫尉肖忠殿外求见!”
“哦?肖爱卿来了?”罡帝疲倦的面容上总算有了一丝笑容,这些朝中文武,也只有肖忠来时,才令他稍微开怀。于是他大袖一抬:“快宣!”
那太监便转过头去,气一提,朝外发出一个尖锐的咏唱调:“宣~~卫尉肖忠,书房觐见~~”
不一会儿,肖忠便在门外太监的引领下,进入了书房。肖忠叩头便拜:“臣卫尉肖忠,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罡帝平和一笑,连忙起身来扶,道:“肖爱卿,不是与你说过,没外人时,不必如此拘礼吗?”
肖忠站起身来,却是一脸正气,字正腔圆反驳道:“陛下此言差矣,想君有君道,臣有臣纲,岂能轻言破坏?君不君,臣不臣,非社稷之福也!”
罡帝哈哈笑了笑,这个肖忠什么都好,就是做事情一板一眼,有半点逾越也能被他唠叨半天。罡帝自认受不了他唠叨,只好又走上了自己的桌案,道:“好,朕依你所言!”
肖忠拱手一礼,肃然道:“多谢陛下!陛下,臣有一事相询。”
罡帝抬了抬敞袖,道:“你说。”
肖忠目色炯炯地看着罡帝,问道:“臣听说,陛下传旨,让孙霸回任前将军,北救合肥?”
罡帝一愣,没想到肖忠这么快就知道了。这次他乾纲独断,没有照肖忠的意思起用齐王,就是怕他噼噼啪啪不停嚼舌根儿。罡帝缓缓站起身来,又走出案几,才道:“不错,孙霸骁勇善战,正是合适人选。”
肖忠一听,连忙摆手,道:“陛下,陛下差矣,孙霸勇猛,可做先锋,论及为帅,似有不足啊!何况再与齐王一比,实乃萤火与皓月之别,陛下怎会以为孙霸是合适人选啊?”肖忠一向正直,据理力争是他的作风。
罡帝收掉脸上的笑容道:“肖爱卿,你多虑了!朕观孙霸,颇有将才,只需有一贤人从旁辅佐,必可大败白延爽!”
肖忠却不以为然道:“孙霸此人,好勇斗狠,刚愎自用,一生只服一个齐王而已。即使有贤人从旁辅佐,凭他武夫之气,也未必肯听啊!臣以为陛下之举,未免过于草率!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罡帝哈哈一笑,踱了两圈,脸上露出一丝神神秘秘的表情道:“肖爱卿,你莫非就一点也体会不出朕的用意吗?”
肖忠却正声道:“臣光芒磊落,一心只为陛下的江山着想,从不想与此无关之暗事!臣也劝陛下,治国行大道。权谋算计,虽可能一时得意,终究不能长远,更会使陛下名声受损,天下英才望风逃遁,此诚治国之大害也。请陛下三思!”
肖忠如此说话,明显便是在骂罡帝醉心权谋,不懂大道治国。罡帝本来还很得意自己出的这一招,用孙霸为帅,齐王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为他支招,如此一来,不就和用齐王为帅一样吗?没想到肖忠竟如此贬损自己,罡帝心里暗暗恼火。只见他冷下脸来道:“朕自有分寸,无须他人多言!孙霸为帅的旨意已经颁发,你就不必来劝朕了。”
肖忠大急道:“陛下,兵者事大,岂能以一人一谋冒险?就算齐王真能给孙霸出一道奇策,但战场之势,素无定形,需要的是统帅的临机应变啊!孙霸虽是虎将,却不是可敌白延爽之将才!而齐王则不同,他英勇善战,将略无双,平生百战,未尝一败。有他为将,我大罡才能放手与庄国周旋,才有保卫罡国,进取天下的希望啊!陛下!”肖忠说得泪流满面,到最后更是激动得一把跪下。
罡帝大怒,指着肖忠的头骂道:“肖忠,你莫非不知齐王是朕的死敌吗?此人野心勃勃,时时刻刻都在想要朕的皇位。朕若还授其兵权,添其羽翼,岂非养虎为患?”
肖忠忙抬起头来,哭道:“陛下,齐王乃大明之人,当年先主病危之时,他都能顾全大局,适时退出世子之争。如今国家危难,他又怎会在此时作乱,徒使国家雪上加霜呢?”
罡帝气得不停地点着头,脸上燃烧着熊熊烈火,随即阴沉沉地道:“如此说来,你也在巴望着齐王来夺朕的位子是不是?哼!肖忠,朕本以为你是个忠心耿耿的贤臣,不料和那些狼心狗肺的贼子一样,是个大奸臣!”最后,愤然吼骂!
肖忠涕泪双流,又向罡帝拜了一拜,一字一顿道:“臣之忠心,昭昭可鉴。只是陛下不听臣言,亡国之日不远矣!”最后一句竟然也是吼出来的。
罡帝气得浑身直哆嗦,如此为自己认定的敌人说话,还能是什么下场?只听罡帝狂吼一声:“来人!将肖忠给我打入天牢,待我北援大军凯旋,将他一刀两段!”
几个侍卫冲了进来,拉着肖忠便往外走。肖忠流着涕泪大笑道:“大罡基业,二代崩殂,呜呼哀哉!陛下亦将死无坟冢矣!哈哈……”
阅读国命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