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光问,既如此,吴将军为何会败。
回禀王上……此一战后,吴将军东进迎击遖宿,欲与天玑齐将军会合,谁知一支遖宿军队突然自背后攻来。我军受遖宿军两面夹击,折三万余人。幸得齐将军驰援,才未全军覆没。
那粮草,可有被遖宿夺回?
这倒没有。我军遭袭时,吴将军让运粮兵士故意在天玑溃散,粮食都被当地饥民哄抢一空了。
陵光点头。此战虽败,好在未让遖宿占到多少便宜。
只是,吴之远此前连连取胜,如今却不敌遖宿。朝上议论声起,一时有些惶然。
公孙钤蹙眉听着,问信使道,你方才说,我军受遖宿前后夹击。那么背后那支军队,是从我天璇东南而来的吗?
信使道,这也正是蹊跷之处。遖宿军队神出鬼没,我军未曾料到,他竟会自天璇攻来。
公孙钤沉吟片刻。
只怕不是神出鬼没,是在暗渡陈仓。
王上,公孙大人说得有理。丞相道。遖宿只怕在边境暗辟了通路,我们需得尽快查探才好。
陵光抬眼。查探怕是不够。南境必须增兵。
只是,韩陵手下将士多布在北地与瑶光。吴之远又征战未还。一时间,众臣也无解法。
最后又是公孙钤站出来。
王上,臣以为,可请吴将军领兵十万,回天璇镇守南境。否则如果边境城破,我国自身难保,还如何增援天玑。其余副将与兵士可交由天玑齐将军差遣,如此也不致失信于四国。
有大臣道,领兵不是小事,齐之侃此人是否可信。
公孙钤道,齐将军行事磊落,顾全大局,大家不必担忧。若王上放心不下,臣愿亲赴阵前监军。
朝中寂寂,只他一人声音回响。
王上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一变。
丞相道,公孙大人思虑周全,着实可贵,但如今朝中忙碌,亦需有人辅佐王上。
有大臣附和,道吴将军手下多为吴老将军旧部,身经百战,知道轻重,想来不必太过担心。
王上这才道,就依公孙副丞所言分兵。监军之事,日后再议。
2.
待下了朝,公孙钤本欲往偏殿去继续帮忙批奏折,却被丞相叫住。
旁边有其他大臣路过,打趣他道公孙大人字写得不错,我等羡甚。
丞相等公孙钤与他们一一客气回去,叹口气道,生离之事,你在王上面前,还是少提。以往出使再凶险,也不比战场刀剑无眼。
公孙钤道,生死事大,我自不会用性命开玩笑。
此事我自然懂,但事必躬亲,未必是好事。丞相道,何况,王上虽知你文韬武略,也难免不由自主,关心则乱。
自己当日暧昧之言被无意触及,公孙钤几分赧然道,大人说得是,晚辈受教。
3.
待到了偏殿,陵光已在翻看奏折。看见他来,起身让座道,把这个回了。
公孙钤道了声失礼,坐下细看,原来是吴之远的奏折。开篇是败军之将例行的认罪,臣一时不察致大军死伤惨重,本应自裁军前,但不敢擅自一死了之,请王上发落,云云。
不过当中比例行之言多出一句:臣有负王上赐书之意。
陵光道,看来那书,已到遖宿人手中了。至于他们是否信服书中所言,要看在齐之侃手下能否吃够苦头。你先将分兵之事细细写给吴之远。
是。
陵光在旁无事,忽道,这一仗虽有些难堪,但至少,仲堃仪不会再疑你谎报天璇军力。
公孙钤苦笑。如此代价,未免太大。只是如今,不作此想,又能如何。
阅读(刺客列传同人)【钤光】罪己诏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