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整顿官制_大隋第三世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8章:整顿官制(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匆匆数天,杨侗的凯旋之师终于抵达了邺城。

在邺城城南。

唐王杨侑左仆射杨恭仁民部侍郎杨师道刑部侍郎魏征学部侍郎孔颖达工部侍郎姜行本商部侍郎凌敬御部侍郎刘政会,以及文武大员尽皆在列。

杨侗一眼看去,一座恢弘大气气势磅礴的巨大城池立刻浮现在了眼前,光城门就是涿郡的数位之多,好像是一颗巨大的龙首一般,时刻吞噬天地之间的灵气龙气王者之气。

“恭贺王兄凯旋归来。”杨侑立即上前行礼。

“臣等拜见殿下,恭贺殿下凯旋归来。”邺城文武也是立刻弯腰施礼。

“都不必多礼!”杨侗大手一挥,柔和的声音带着一股威严。路过杨侑身边的时候,在他的惊呼声中,将之提到了马背上。

众人苦笑。

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喜迎王者之势,就这样没了。

当杨侗缓缓入城之后,只见宽阔笔直的街道两旁,百姓夹道欢呼,杨侗一边朝百姓挥手示意,一边向身边的杨恭仁道:“以后没必要搞这种无谓无聊无用的面子工程,扰民不说,还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杨恭仁非常欣慰的笑道:“殿下,这不是臣等刻意安排的,是百姓们自己来的!邺城九成百姓都是背井离乡,来自四面八方流民灾民,若不是殿下细心安顿,他们绝大多数都会死在战乱之中,感激尊敬之心,发处肺腑,非常的纯粹!”

“这是百姓自发对殿下的尊敬!”魏征感叹道,自杨广登基开始,天下大战连连,具体死了多少人,根本没法计算,百姓都渴求过上太平的日子。而杨侗的各种制度,都是处处为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着想,得到百姓拥戴理所当然。

杨侗道:“能有今天的基业,其实是大家的功劳!是地方官吏的功劳,更是每一名将士的功劳!同时,也是辛辛苦苦重建家园的百姓们的功劳。只不过我是带头人,所以百姓把功劳感激尊敬忠诚都给了我而已……”

“多谢殿下褒奖……”

众文武感激至深。他们确实有功劳,但如果没有杨侗这个伯乐,如果不是杨侗知人胜用,他们又哪有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机会?

绵延的军队缓行!

终于抵达了神武宫。

望着正前方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的宫殿群落,杨侗的心情极度的愉悦!

当初从涿郡南下,是在晚上到的邺城,稍稍休息,又连晚去了河内,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有大白天目睹这个新城市,新宫殿。

神武宫占地面积两万亩,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屋舍花园亭台假山湖泊更是多如繁星,论及规模,仅次于长安大兴宫洛阳紫微宫的皇家宫殿!

规模宏伟气势雄浑,又不乏精雕细琢之处!

而时间仅仅一年多。

这也难怪姜行本说同门之中,唯有宇文温继承了宇文恺的城市建设之才华,从这仓促修建而成的神武宫即可看出他天才般的设计。

在正殿——朝天殿举办盛大的庆功宴后!

杨侗来不及去见几位至亲,即与杨恭仁等人商议官制的问题。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主要掌管朝廷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尚书省六部,目前已经演变成九部,增加了学部商部御部。

三省之间现在的分工是: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九部颁发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

由于杨侗的问题,三省九部体制现在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地方官制也已经完善,属于日常事务性质的九寺,以及少府将作都水军器四监都已任务分明!

中泱级别的各大部门和地方官员已经接近于最完善的明朝官制,所以都无须改动。

只不过杨侗毕竟没有称帝,所以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九寺并没有设立罢了。

现在要解决的主要是官员品级爵位文散官武散官以及军队问题。

官员品级方面,照搬唐朝,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一品二品三品设正从两级,四品到九品设正从上下,比如说,四品,依高低分为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

爵位恢复杨坚时期的正一品亲王,从一品嗣王郡王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公,从三品侯,正四品伯,正五品上子,从五品上男。

女性方面的爵位则是为

正一品公主妃王妃王太妃国夫人

从一品:郡主

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郡夫人

阅读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