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品:县主郡夫人
正三品:婕妤良娣
正四品:美人郡君良媛
从四品:郡君
正五品:才人县君承徽
从五品:乡君
正六品:宝林
正七品:御女昭训
正八品:采女奉仪
三十级文散官则是在杨广的‘九大夫’制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光禄大夫前后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前后左右正议大夫前后左右通议大夫前后左右朝请大夫前后左右朝散大夫。在八品九品四阶上,则分别设立前后左右朝议朗前后左右宣直郎。
三十级武散官分别是正一品大元帅,从一品元帅,正从二品的次帅少帅,正从三品的辅国大将军卫国大将军!接下来的就更简单了,四品四阶分别前后左右四大将军,五品四阶为四镇将军六品四阶四定将军七品四阶四平将军八品四阶四征将军,九品四阶则为上校少校上尉少尉。
至于大隋兵制也不科学合理
单纯从府兵上说,千人府二百人团一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的确是够了,但是这一套并不适合作战部队,主要问题是规模过小,不利于统帅进行统一指挥,在突发战争中,由于从属问题,不利于随机应变,导致错过战机,被敌人一一歼灭。
故而,对于作战部队,杨侗设立了万人军五千人师千人卫三百人团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七级。其中军的主将为三等将军,分别大将军上将军和将军;师设正副三将,正将为虎贲将军副将为左右虎牙将军;卫也是正副三人,正将为鹰扬郎将,副为左右郎将,团为校尉旅为旅帅队为队正火为火长。
另外——各郡有维稳郡兵,县有民团,尽归兵部管辖,主管将领称为都尉副将称为校尉,关系清晰明了。
军级最高长官之上又有天策上将军一人,统帅各军,这一职位当然是杨侗本人。
目前军级大将军上将军将军全部空缺。
李靖李景裴仁基杨善会杨元弘高君雅高雅贤韦云起邓暠王辩贾务本王威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苏定方尉迟恭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周绍范沈光钱杰麦孟才麦仲才张镇周……等文武兼备的智将武将都从师级虎贲郎将起步。
不过诸多虎贲郎将的军职虽然一样,资历功劳却不同,像李景来这种老将,他的资历肯定远高其他人,资历的区别由武散官来体现,散官品阶高低示资历。
功劳不同则由爵位来体现,比如说李景资历虽高,但是为杨侗所立的功劳却远不如最初追随他的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和李靖,也不如文官里的杨恭仁杨师道孔颖达,所以这八人现在已是第一批县子。
当然,李景有杨广册封的从一品滑国公,这个杨侗肯定会承认!只不过其他人的爵位可以升到国公,而李景已经到顶了,他的功劳积累到一定时候还是滑国公,但这是杨侗所封的滑国公,和杨广版本的截然不同。同样道理,裴仁基杨善会杨元弘韦云起邓暠张镇周等老一辈的文武散官,杨侗也都一一认账。
只不过他们现在的优势,无非是在俸禄上体现罢了,但杨侗对于‘从龙之臣’一向大方,私下里赏赐的钱财珍宝并不少,所缺的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在名这一方面,可谓是委屈一众老伙计了,但杨侗也没办法,因为他要体现北隋官制的高品质。像李渊那样随随便便就甩出近百个国公的壮举,不仅没意义,还会导致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问题出现,最终,极有可能造成悲惨的发生。
杨侗麾下文武都是豁达之人,并不在意这些虚名,再说了,现在全天下都是反王,有的是晋升的机会!杨广册封的职位是萎靡的过去,他们更在意未来的辉煌,杨侗‘小小’的册封,品阶虽低,但含金量高,是精神的起点是辉煌的未来!
“殿下,我们的地盘大了一倍,三省九部九寺四监是不是都应该完善起来了?老实说,微臣压力挺大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杨恭仁提出了意见。
杨侗沉吟道:“诸位以为呢?”
杨恭仁杨师道魏征孔颖达姜行本刘政会凌敬精神陡然一振,之前,杨侗一直不愿设立名目繁多的部门,主要是设了也白搭,除了空耗国库,没啥用。
但是,大家认为杨侗虽不称帝,北隋却是一个事实上说的独立王朝,该有的必须有。
此时,难得听到杨侗松口,众人连声附和。
杨恭仁又说道:“战争年代,讲究效率,若是有了门下省和中书省,事事需要走程度,很容易误时…微臣以为暂时不用设立。不过尚书省应该加强起来了!”
杨侗道:“现在六部,已经发展到了九部,杨仆射认为如何分职?”
杨恭仁道:“尚书省九部,设左中右三个仆射职位,各统三部。而九部之中,有忙碌的吏部兵部民部,有清闲的礼部御部,也有职能单一的商部学部!故而,臣建议忙按照闲搭配的原则,分派给三仆射。”
杨侗点头道:“合情合理,以后左仆射掌管吏部礼部御部;中仆射掌管民部工部商部;右仆射掌管兵部刑部学部;仆射以下,左右侍郎为次官左中右丞各一…都事六人主事六人吏部考功六人…诸司设左右郎中各一,左右员外郎一人…左仆射不变,各部侍郎升为尚书,调韦云起为礼部尚书…”
“来恒为吏部右侍郎”
“张万岁为太仆寺卿,掌牧马畜牧政令。”
“宇文温为将作监,将作大匠!”
“其他主职暂且空着,等有了合适人选,再一一设立起来。先把令史书令史掌固之类毛毛小官招募了再说!”
听到毛毛小官之说,众人无不大汗!
阅读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