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听到唐虎这么一说,他就紧张地拿眼睛瞅着唐虎。
“唐辅相,朕要说什么呢?朕能不说吗?”
“圣上,天授圣图此乃天意,圣上,天意不可违,如违之,必遭天谴!”
李旦浑身一抖,十五岁了,有些事情当然也是懂了,尤其是唐虎说的必遭天谴,更是一听就明白。
他脸色刷白,“唐辅相,此事,此事,朕当如何办?”
“圣上,您应该顺从天意就是。逆天而行,对您,对天下,有害无益!”
唐虎这话一说,一些本来属于死忠之辈的人也是浑身一震,对啊,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当皇帝,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天下,只有害没有益,与其这样,不如早日退位。
右骁卫将军安金藏是出了名的忠臣,此时出了班列,“圣上,辅相大人此言极是,臣冒天下之大不韪,请圣上退位。”
安全藏这话一出,一些原本还想坚持的大臣,也都跪倒在了朝堂之上。
整个形势是一片倒。
李旦此时是惊慌失措,再也说不出话来。
唐虎心中长叹一声。
想到的是,这不是成了我唐虎逼李旦下台吗。
但是接着一想,睿宗本性软弱懦弱,历史上,正是他自己率群臣“恳请”武则天登基,改李唐为武周。
与其这样“丢脸”,还不如说“天意”来得“大体”。
在唐虎的推动下,李旦主动提出退位,唐虎又根据天授圣图,请武则天出来主持天下大事。
由此,武则天正式成为一代女皇,与历史上不同的是,一是时间上的差异,二是,大唐还是大唐,没有改为武周。
果然,武则天完全是具备了当皇帝的能力,在她的把持下,大唐各种事务迅速回升了大唐最鼎盛的时期。
武则天刚开始还是能够按照唐虎的意思来行事,时间一长,拥护她的人就愈来愈多,心思就多了起来,心思一多,各种事情也就出来了。
她在朝堂上公开了一件事,就是准备定都洛阳,还亲自去了几趟洛阳,并将洛阳改名为“神都”。
并定下了迁移的日期。
其时,唐虎离开长安六个月有余。
也就在武则天准备将整个朝廷迁移的前几日,唐虎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在这之前,唐虎在武则天即位之日起,就自动请辞,卸掉了一切朝中职务。
但是有一称呼,却是变不了,就是驸马。
唐虎虽然无任何职务,但是无论是上朝,还是进出后宫,无人敢阻拦。
“圣上,唐虎有事要说。”
“驸马,您乃朝中老臣、重臣,您请说!”
武则天对唐虎自然是尊敬不得了,如果没有唐虎,她的皇帝自然没有那么顺利就能当上。
“圣上,唐虎认为,长安乃是定都之最佳之地,洛阳却是不妥。”
他接着说道:“圣上,定都之地,乃是天意,何为长安,自然是长治久安。而洛等同于‘落’,圣上,落阳这一说,自然是夕阳啊,圣上,您刚刚就任帝位,此去洛阳,乃是不祥之兆,请圣上三思。”
武则天一愣,她之所以要迁移洛阳,这是有原因的。
在长安城一周,已经形成了非常牢固的权力中心,这个权力中心以陇西贵族、山东五姓七阀以及江南士族等为主,他们垄断了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等各个方面。
洛阳远离政治中枢,她能够更好地与寒门士子进行接触,便于培养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
她能想到,唐虎也是早就想到了。后世之人,早就将武则天的举动,研究得相当的透明。
唐虎当然不能让武则天去洛阳,只有在长安,她才会有制约感,历史上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武则天犹豫了。
如果别人说这句话,她肯定是至少打三个问号。
唐虎说这句话,她是一点心思都没有,她认为应该就是这样的。
就如,在她即位后,唐虎反而是辞去辅相等官职,与一些为了给自己捞政治资本的人完全不同。
这样的人要是有私心,那就叫怪了。
“驸马,那朕都已经是诏告天下了,此事?”
“圣上,您是圣明之主,迁都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您早就想到了,您此举,只是为了节省支出而已!”
武则天一喜。
“驸马此言甚是。传朕旨意……”
于是,迁都这么大的一件事,就被唐虎的一番话,让武则天改变了主意。
武则天的主意是改变了,但是有一些人却是不爽了,比如武三思,他就是其中的一个。
武则天没有当上皇帝,他没有这个感觉,武则天当上皇帝后,他自然是将手脚伸得更长了,武则天称帝后,封为梁王,迁司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之一。
阅读我被大唐退学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