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想到的是,却是在长安城内,遭到了种种阻力,一查原因,除了宗室的原因,还有就是以陇西贵族、山东五姓七阀以及江南士族等为主的阻力。
所以,他就进了后宫,向武则天鼓动了迁都这事。
但他却是没有想到,箭都到了弦上,却是不发。
心里自然是难受极了。
不行!这怎么行!
他就召集了他自己的一班人马,私下里,商量来,商量去,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唐虎的身上。
于是,经过一番密谋,一个恶毒的阴谋的开始酝酿并开始?暗中爆发了。
这一切,唐虎并不知情。
在武三思等人密谋之际,他正是被史官张就邀请了过去。
张就邀请唐虎的原因很简单,武则天早在这之前,就在朝堂上公布了迁都之事,他作为史官,自然是要记录这事,可是,记录是记录了,现在,又不迁都了。
作为史官,要为历史负责,他都不知道怎么去记录这事了。如果实事求是去记,以后武则天哪一天想看史册了,翻到了这一页,怎么办,心情一不好,岂不是找他张就的麻烦了。
张就想来想去,还是找唐虎商量最适合。
“张大人,此事简单,你当时不是没有记录具体时间吗,那你就写上684年。”
“驸马爷,这,这样改可以吗?”
“放心。你想,你如果按照依照实际时间去记录,圣上哪一天看到了,心里是有想法,可你作为史官,又不能不作记录。但他改为684年就不同了。圣上如果哪天翻到了,既不会怪你,而你又没有违背史官的使命,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驸马爷,下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时间移后,圣上就不怪呢?”
唐虎微微一笑,“如果你是圣上,看到这史册上写着684年迁移洛阳,您会怎么想?”
张就有点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张大人,现在距离684年有二十余年,圣上一看你的记录,不就是说,圣上这二十几年的江山都是稳稳的?”
张就眼睛一亮,面露喜色。
“驸马爷,张就明白了,谢驸马爷的指点。”
说完,他也不含糊,就在史册上写下了684年等字样,等笔墨干了,这才将史册放回了库房。
张就当然不知道,唐虎只是借他的手,完成了一件历史上的事。
历史上,武则天称制后,于光宅元年(684年)迁都洛阳。她掌权期间,除了长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长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阳。
事实上,在李治还没有驾崩之前,武则天与李治在洛阳就有行宫,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隆基,就一直住在洛阳。
离开了史官府,他就往着那条承天门大街走去。
眼睛一亮,他看到了那个布庄。
这个布庄可是承载了他与李利之间的一些记忆,那天,李利正是拿着他的四根锈蚀针,到了这家布庄询问。
他一晃已经是几世为人,就是这家布庄,也是有了几十年的岁月。
他迈进了这家布庄。
他当年进这布庄,见到的掌柜约在四十五左右的年龄,此时却是见着一位二十左右的少年掌柜。
“客观,您要买什么?”
“可有恒成县老金工坊的锈花针。”
“客官,绣花针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吗?”
这少年掌柜的明显有些尴尬。
“叫你好好学习,你就不肯,现在闹笑话了吧!”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从后台走了出来。
“客官,您说的这绣花针我布庄有。几十年前,有一小公子与一小娘子就是专门到我布庄问了我这个针的。那个小娘子,还主动与我约定买了这个针的,只是后来,就没有信息了。”
“您就是老掌柜了!”
唐虎有些感慨,人啊,一晃就老了。
唐虎问了李利最后一次定针的时间,正是她烧伤前的时间,之后,就再也没有来定这个针了,在这之前,她是经常定这个针的。
绣花针又不能吃,她要定这么多干嘛。
唐虎有些难以理解。
“老掌柜,您店里有多少这个针,都拿给我吧!”
老掌柜脸色一喜,“客官稍等。”
不一会儿,老掌柜提出一包针来,还有那些红线。
“客官,您就是几十年那位小公子吧!”
“老掌柜,您好眼力,这也记得!”
阅读我被大唐退学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