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皇宫。慈安宫是历届太后所居,大齐夺得天下后慈安宫一直无人居住,直至景文帝登基,陈皇后晋升陈太后,慈安宫才算有了人气。做为慈安宫的主人陈太后,在整个皇宫没有人敢小瞧她。不是因为景文帝孝顺,大家看景文帝的面子,而是陈太后本人就是不能让人小觑的存在。当年太、祖征战天下,陈皇后一直陪伴左右,像男子一样征战沙场,甚至在与前朝决定性一战中,陈太后所出的计策取得巨大作用,她本人更是亲手斩杀了敌军大将,说句巾帼不让须眉,一点不为过。太、祖登基后,陈太后毫无疑问的登上皇后宝座,众望所归。太、祖去世后,也是陈太后扶持如今的景文帝登基,彼时景文帝还是不及弱冠的十六岁少年,当朝中大臣都在揣测陈太后会把持新帝,垂帘亲政时,陈太后出乎意料地在景文帝大婚后便将手中大权全部交还,丝毫没有染指的意思。景文帝初掌权柄,弹压不住朝中老臣时,陈太后更是出手帮其镇压,如今三年过去,景文帝已全面掌控朝堂,但他对陈太后的尊敬丝毫没有减少。且说陈太后,如今放下权利,一心在慈安宫养老,吃吃喝喝,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但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人敢丝毫小瞧这个曾在大齐呼风唤雨的女人。陈太后喝完碗中的红枣养生粥,对着站在一旁的宫装女子道:“不错,就是这个味,哀家已经很久没有尝过了,今天借着玫丫头的手,算是回忆了下往昔的味道。”“娘娘说笑了。”宫装女子,也就是王玫向陈太后行了一礼,道:“娘娘宫中御厨的手艺比我好多了,只是他们不是青桐县的人,做的这粥和我们工序不一样,味道尝起来就有了差异。娘娘若是喜欢,我这就将过程和御厨说说,保管一学就会,这样一来,娘娘以后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了。”站在陈太后身边的吴嬷嬷其实很想提醒王玫,跟太后说话不能“你啊、你啊”的,要用尊称,但她看了一眼笑呵呵的太后,果断选择闭嘴。陈太后听了王玫的话,笑眯眯地道:“玫丫头是不是不想在宫里陪着哀家了,要不然怎么连以后要怎么样都考虑好了。”“哪里会?娘娘这样好,玫姐儿可不想离开您。我啊,只是怕笨手笨脚的,哪天得惹得娘娘不开心,被赶了出去罢了。”王玫立刻回道。自从褚凌云派的来的人和王玫接头上,告诉她可以离开后,王玫就从开心到担忧再到兴奋,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那天生病后,王玫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将她送出去的消息,反而等到宫里来人的信息。当宫里来的嬷嬷从她那里走了后,王玫就知道计划有变,她恐怕出不去了。不成想,好的不灵坏的灵,王玫第二天就接到进宫的旨意,王玫至今还记得当她接道旨意时,周围姑娘的眼神恨不得将她射穿。苍天可鉴,王玫真的不想进宫。不过,不论王玫想不想,还是得收拾包袱跟着宫里来的使者走,一路上心都在提着。等王玫进了宫,她想象的各种刁难都没遇见,而是直接被带到了慈安宫。当第一眼看见陈太后时,王玫就觉得这个比她娘还大的妇人非常面善,一看就是个和善的人。实际上与王玫猜测也差不多,陈太后问了王玫几个问题,王玫如实回答了,之后陈太后便将王玫留在了身边,没事找她聊聊天,说说青桐县。距陈太后说,她年轻那会在去过青桐县,对青桐还算熟悉,所以今早王玫才给陈太后做了家乡的小吃,果然陈太后非常满意。即使陈太后对王玫很好,宫里的生活也是锦衣玉食般美好,能吃到各种好吃的,穿的衣服也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但王玫还是想念家里,想着哪天能够离开。“玫丫头,你怎么看?”陈太后问向王玫。“啊?!娘娘你说了什么,对不起我刚刚有点走神了。”王玫有点慌张的问,因为想到家里,她并没有听到陈太后的话。陈太后微微一笑,犹如牡丹花开,雍容华贵,别看陈太后如今已五十多岁,但因为保养得当,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妇人,当年陈太后可是被誉为帝都第一人美人。经历岁月的沉淀,陈太后的美不仅没有打折扣,更是像陈酿的酒,越来越醇,王玫被惊艳了。陈太后可不知道王玫的惊艳,她把之前听到的消息又给王玫说了一遍:“今儿哀家听到一民间传闻,似乎和你有关呢。”“啊?我?!”王玫疑惑:“是什么呀,我自从来了帝都从来没有出去过,怎么会有我的传闻。”王玫非常好奇。陈太后便将帝都闲话的内容和王玫说了,然后还命取了一份小报给王玫看。王玫看完就知道这件事和王珩脱不了关系,不过她不知道王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陈太后是能和朝臣斗智斗勇的人物,眼光自然毒辣,一看王玫的表情就知道她知道点什么,而且第一次看这篇文章陈太后就看出了问题。文章中关于王玫的描写不多,不过几句话,细细一想,又能琢磨出许多不同意思来。文章说王玫因照顾寡母幼弟拒绝入宫,如今人却在宫里,那么她这个入宫绝对不是出自本意,表面上看她是被陷害进宫的,与皇家无关,但问题关键在这篇文章出现的时间节点上,景文帝后宫初选之前,这就有趣了。如果在初选之后,按照王玫如今的情形一定会被纳为嫔妃,知道事情原委后大不了对王家赏赐一番,而在之前就有趣了,景文帝是强迫王玫进宫呢,还是放王玫出宫和家人团聚?并且这篇文章的崛起速度之快,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有人推泼助澜,只是不知道这背后的人是为了让王玫落选,还是看景文帝的态度。如今,陈太后看王玫的态度就知道事情恐怕是前者。“玫丫头,你是不是知道怎么回事?”陈太后的语气很温和,王玫却很纠结,她咬咬唇,想着陈太后这些天对她的态度,或许将事情和太后坦白是个不会的选择?王玫从来不是犹豫不决的人,有了决定,变开口道:“娘娘,我不是很清楚其中发生了什么,但我差不多能猜的到。”这边王玫准备和陈太后坦白,另一边景文帝的也得到了隐卫的汇报。对于这几天在民间迅速崛起的“黑心县丞”之事景文帝早有关注,在第二天就派出人暗查,今天终于有了结果。“根据白的说法,“黑心县丞”事件是今年新晋秀才王珩和褚国公府褚凌云大人长子一起找到他登报的,真实情况完全根据王秀才亲身经历,关于□□,有扬州案底可查,情况属实。”隐卫单膝跪地向景文帝汇报这些天查到的内容:“至于流传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有皇商金家幼子参与,雇佣帝都街头散汉,又于各大酒楼传唱导致。”“这么说,“黑心县丞”之情确实却有其事了。”景文帝看似漫不经心的道。“是。”隐卫答道:“不过,这件事还有一点蹊跷,关于王秀女。”“那个被太后接到宫里的女子?”“是的。”隐卫不敢隐瞒:“关于涉嫌这件事的所有人等属下都已经一一排查,均无问题,只有王秀女是个例外。白说当时王秀才要求登报时,特意让柳莫言将王秀女之事登上,而且他还给了要求不能写的太多,也不能一点没有。因此属下顺着王秀才查了王秀女,据冀州线报回复,王秀女确实是被赵林强行添上选秀名单的,之前王秀女已经被家里许配给与同县徐家,若无选秀之事,此时王家与徐家的定亲礼已经办了。”“什么?!”一直处于漫不经心的景文帝听到这眼神顿时变得锋利,如同刀子射出光芒,“这个赵林,该死。”隐卫低头不语。做为帝王,只要不是昏聩无能,都珍爱羽毛,对名声尤其重视,像夺人妻子这样的污点当然是不能沾染。朝中那些御史大夫一天到晚没事还要在皇帝身上找点事,以此证明自己的刚正不阿,如果王玫的事让他们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说。就算王玫是个预备人、妻,但也是有未婚夫的不是,那些人可不管事实如何,他们看结果。景文帝确实被赵林恶心的够呛,你说他一天想维持一个明君的形象容易吗?!“将收集到的证据交给刑部,令他们严肃处理。”景文帝道:“我看刑部现在的人也有点闲,既然这样就来一次彻查吧,看看下面到底有多少个像黑心县丞这样的事发生。”景文帝一句话已经决定了赵林赵县丞的命运,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清扫行动,在官场上掀起一场暴风。“还有什么事?”景文帝见隐卫没有退下,问道。“确实有事。”隐卫道:“属下在查探的过程发现,王秀才和王秀女均在戊戌年甲子案提供了帮助,当初正是他发现了三皇子的人,救了褚大人的女儿,南大人在回京时也曾提过此事。尤其是王秀女,她曾亲手将三皇子的暗卫击杀。”这下子景文帝更加惊讶了:“若我没记错,五年前,王秀女,不王玫是吧,她应该是……十一岁?”“是十二岁。”“看来朕还欠她一个人情。”景文挑眉,突然对王玫有了点兴趣,这种兴趣不是男女之前的兴趣,而是对王玫这个人的欣赏。皇位之争从来不是一番风顺,景文帝虽然做为嫡子,但陈太后生他时已经将近四十岁,真正的老来子,还未等他长大,其他成年的兄长已经开始筹备自身势利,其中以三皇子背景势利最为雄厚,是景文帝登上帝位的最强竞争对手。戊戌年甲子案是三皇子一系走向衰败的开始,景文帝没想到王家兄妹居然也在里面参与了一下,虽然他们起的作用不大,却足以给景文帝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阅读古代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