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_明月挽歌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节(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整片六合的科举试点只有三处,青冥州槐城,中庭,以及阳土黄粱府。三处皆为九城,而其他国家皆无权自行举办科举。故槐城长安县可以说是读书人满地走,除了在街边混吃等死的乞丐泼皮混混,几乎拉一个人就读过书,不论男女。不似八荒界崇武到近乎偏激,且重男轻女,六合崇文不抑武,且对女子压抑没那么重,但必须合乎九律中“礼”、“书”、“剑”三律,槐城尤重礼律,且礼律八千章对八荒界武夫丝毫不针对。所以八荒迁来六合居住的人也不介意习武之余读两本书养性,参加科考文试,抑或武试。六合天下三教九流因此十分平衡。

长安县明灯巷的读书人是经常会被嘲笑的,至于理由其实很简答。五年来中庭学宫大祭酒韩月舟到来再无状元,五年之前隔壁青瓷巷便已经出过三位状元两位榜眼,科举中第将近百人。相比之下明灯巷简直就是一穷二白,近几十年来最高的成绩便是上个月自尽的老夫子年轻时高中榜眼,而后也没当成官,高中上榜的有没有十个人?不知道,懒得数。所以这儿的读书人就经常被挨着的几条巷子轮番嘲笑,压力在身,屈辱在心,无论如何,好成绩就是出不来。连上榜的都没有,就更别说什么高中榜首的出彩读书人了。

明灯巷仅存的学塾也就越来越破,渐渐成为四面漏风的贫寒之所,冬日凉气仍未散的天里,还有谁能在学塾安心读书。空无一人,也在情理之中。再说了,也没哪家的爹娘能安心把自家十岁多的娃儿交付到这种破地方读书。

到惊蛰三侯完整过去,也没等到最后一场春雪,虽然家里长辈总说“冬雪是财,春雪是灾”,但王叶还是蛮像再看看春天的最后一场雪的。虽说今年春天一场雪都没下是有些可惜,但至少如今惊蛰过去了,天气转暖,可以不用过那种穿着棉大衣念书都要把手冻得通红的苦日子。如今家里的桃花也开了,那些缩在地里的虫子也逐渐可以看见,老槐树下抓虫子的孩子都多了起来,自己不上私塾之前这种事情可没少干,那孩子也比现在开心很多。

巷里的老旧学塾原先就已经没什么学生了,有些存钱的父母都把孩子送到临近巷子里的学塾求学,送的最多的还是隔壁青瓷巷的学塾。但无论是哪里,一听是明灯巷的冤大头,价格立刻会高上不少,给的脸色也不会太好,在那些大人眼里,无论在哪里治学,都比在明灯巷这儿没出息好。

可偏偏那些孩子只是以此为荣而不是以此为耻。宋溪总说这样才是真的没有出息,在明灯巷都混不咋的,还想再别的地方能威风起来?王叶觉得有点道理。

如今学塾里只剩下自己和原来宋老先生的孙子宋溪,但一月半之前宋老先生失足落水去世,宋溪家中又没有其他长辈,葬礼没办,也没人知道,这个当年明灯巷最得意的读书人就这样马马虎虎的入土为安,安不安还说不好。因为宋溪现在成了孤家寡人。自己还在明灯巷私塾是因为穷,他,是因为苦。

家离学塾不是很远,收的银子也并不多,新来的夫子更是一分钱都不收。但学问是真的有的,之前老夫子去世,学塾空置,一大堆读书人围着学塾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像是在讨论怎么处理。这位新的夫子走出人群站在学塾门前当着一大群名声显赫的读书人说道学塾照办,无人有权将其移除。

在没有继承文书的情况下,新夫子一人与几十人论,论的那些光鲜亮丽的读书人目瞪口呆,各个破口大骂着离开。

但是看看现在的先生,之前寒气未去是,现在也是,长得非常好看的先生却一直是单薄的衣衫,在学塾门口笼着袖子等着自己和宋溪。

宋溪可能是等不到了,自从老先生去世之后他就沉着脸,一直没有出现过。

先生看到了王叶,对他微微一笑。

王叶现在只觉得先生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学识再高的人,没有身世背景的支持,在槐城这种地方还是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看见他对自己笑,不由得鼻头一酸,险些哭出来。

“昨日的功课做得怎么样了?”萧暮搭着他的肩,拉他在门槛上坐下。

“回先生,都做完了,不过有一问我想问先生,常闻法场上行刑前犯人高声大喝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再者青瓷巷一些上个年头的老人,拄着拐杖路都走不动还不忘记对我们青瓷巷恶语相向,那这一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该如何做解。”

王叶的额头忽然被白衣夫子的食指点了一下,他只觉得这纤长手指冰冰凉凉。

萧暮收回手指,看向远处参天老槐:“先人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人逝去的时候说的话都是好话,而是说人快死的时候会忘记自己的痛苦和邪恶,向往仅存的快乐与纯洁,在自己的宅子里,平日对那个下人婢女不太好,逝世前想来平日多般刁难,他们也有难处,说句平日里多有得罪求个心安安然离世,就当最后的时刻结个善缘。那些在法场上的,多是自己多有难处一时做了错事,不求自己安稳只求家人过得平安,那些喊着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不是被冤枉的极其严重就是真的是疯子,在槐城终究是少见的。”

年轻夫子望着学塾门外的春明河,河畔草长莺飞,杨柳依依,柳树换下的旧叶子随风落入河中,顺着河水从春明门外出槐城,去远方。

“与自己所言就是如此,于外人呢,青瓷巷孟府孟夫人年年斋戒,去西面谱严寺门口给穷人乞丐施舍粥饭,对那些还没对生活失去希望想再拼搏一下的送些银两,或者给份差事。平日里还常去和寺里的和尚讨教佛法,你能说她只是白了你几眼说了你一些坏话她就是一个十足的坏人了?不是的,人性本纯良,就像是这张宣纸,你自己提笔书写描绘,同时也有他人为你增添色彩,有的画草长莺飞写风花雪月,有的画枯枝败叶写作恶多端,枯枝败叶多了,自己不去清扫,那这幅画卷,不就是变得一片狼藉,一幅人生画卷中就该有一些落叶,能衬出新鲜叶子的翠绿与坚韧,这是你们明灯巷读书人都少了的心气,他们的画卷已经被枯枝败叶淹没了,你不行。别人只是添砖加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自己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得你自己决定。说你是废物的人多了,别人就真的以为你是废物,那你就真的是废物了?”

说到这里,先生赏了学生一板栗:“少年人少想些死不死恶不恶,”他微笑道,“年轻人,应该志在辽阔,铸梦登天,就应该年少市东,白马春风。这少年二字,可是和平庸最没有关系的。”

少年眨了眨眼,自己娴雅的落魄先生的笑容就像是久久不来的春风一样和煦,这时候还管他落不落魄,这才是真真一个风度翩翩的俊朗读书人哩。

“学生明白了。”

“善。”先生的笑容愈发浓郁。王叶没有察觉到,先生已经红了眼眶。

“可是宋溪……宋溪他很固执的,虽然他和老先生关系一向不好,但是这次他是真的生气了,我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王叶一脸担忧。

“放心,”萧暮揉了揉他的头,“先生有先生的光,能融掉他人的霜。”

-----------------------------------------------------------------------------

老槐树附近禁止商贾摆摊做生意,只允许一些买小吃的商贩游走,明明是个四通八达的好地方,却白放着暴殄天物,一些商人们也常常向县令抱怨,但奈何这是铁面城主很少亲自下答的命令,除了抱怨,也就只能是抱怨了。

于是这块空地就成了孩子老人常常聚着的地方,老人下棋聊天,孩童打闹嬉戏,空间怎么都是足够的。惊蛰之后孩子们喜欢抓些色彩缤纷的小虫子玩,也喜欢听走过江湖的老人的侠义故事,想着仗剑江湖是多么潇洒无比。也有读书读累的青衫读书人与老人下围棋象棋消遣时间。

夕阳之下,这场景看着就不错。

宋溪看着只是冷冷一笑,自己抓虫子当孩子王的时候那些小家伙还没出生,自己在棋盘上打的老家伙们哭的时候那劳什子读书人还在捧着死读书呢。

反正他觉得自己和孩童老人,青衫公子,和他他他他他,他们都不一样,他看着自己的父母被不讲理的武夫打死,看着烦人的老爷子投河自尽,老头子是很烦,自己本身也懒得和他多说两句,现在死了也没话可说,可是,他,怎么都是自己唯一的亲人了,死了,然后一群人落井下石?他们凭什么?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脑子也不带就搁那儿乱说话。

老头子的死和他们脱不了干系,这老家伙虽然落魄但仍旧心高气傲的很,看着每年科考最好的文章还能在那里挑三拣四,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去死。

杀人,可是得偿命的,要宋溪自己来看,这青瓷巷有病,这槐城所有的读书人都有病,那个傻愣愣的王叶就算了,他连个读书人都算不上。

宋溪家里有一把祖传的青玉长刀,切铁块也不是很费劲,杀不杀人说不准,但是,这道理必须要和青瓷巷那些人理论清楚。

他提刀走在老槐树附近,在青瓷巷巷子口却被一位灰眸的白衫读书人挡在前面,那人身边还围绕这一群孩子。

读书人蹲着,双手笼袖,轻咳一声,聒噪孩童顷刻间安静。

“聚散天下离愁,深得几度春秋。青史几行名姓,八荒几处凉丘。前人之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说书唱戏劝人方……”他半闭一只眼,看了一眼孩童。

“三条大路走中央。”孩童立刻齐声应答。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生在世天天天,日月如梭年年年。富贵之家有有有,贫困之人寒寒寒。杀人报仇多多多,事后快意少少少。人间傻人无穷已,俩腿一蹬玩玩玩……”

阅读明月挽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