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996年的普洱(1)_解锁茶文化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章 1996年的普洱(1)(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袁晨认为自己压了大姐的价格,难免人家会不高兴,正要走。

云南大姐说:“谢谢,先生,帮我开张了。我再请你喝一款1996年的茶,和刚才2001年的很不同。”

云南大姐是追求成功率的业务员,既然袁晨在这里,她必然要尽量再多卖点东西。

袁晨想这个大姐是做生意的人,不会争一时的长短,就多看了这位大姐一眼,她的年龄有四十多岁,肤色有点黑、眼睛小、嘴唇厚,人看来朴实,云南女士比较典型的脸面特征都出现在她脸上了。

袁晨说:“好的。”

云南大姐起身,从摊位里面另外一张桌子上拿过来一把小壶。这壶的颜色红中带一点紫色,袁晨认识这是高温烧制的朱泥壶,如果没有烧制的高温不高,则是红中带黄的颜色。壶体为半球状,壶流(壶嘴)朝上而外撇,耳形的把,壶盖是圆钮带气孔。

袁晨环顾一下她的摊位,问:“这个摊位只有你一个人?”

“早上客人少,我两个同事第一次来北京,在附近逛逛,下午就回来了,上午我自己一个人就够了。”大姐说着,从身后架子最下面拿出一个黑铁皮圆桶型罐子,这样的罐子可以放2斤条形密实的散茶。罐子上贴红纸,上写“一级沉香普洱茶1996年”。

云南大姐用茶匙取茶5克茶放在朱泥壶里。又取5克茶放在茶荷中给袁晨看。散茶颜色暗黑、如果光线亮能看到有点茶梗的暗红。条形比较大。

水开了,云南大姐打开壶盖、注水、盖上盖子,把茶汤倒出来,这算是洗茶。然后,再注水,闷泡茶叶。

袁晨在心里数1、2、3计算时间,大约有20秒,云南大姐拿起小壶,这样的壶标准是6.8厘米高,从壶嘴到壶把的长度是12厘米左右,容积150毫升。

茶汤是枣红色,喝了一口,口味微微苦、茶汤的尾巴又出现了甜味。袁晨感觉这款茶有点意思。

云南大姐也喝完了自己品茗杯里的茶,说:“您贵姓?”

“免贵,我姓袁。您呢?”

“我姓刘,您还很懂茶的。”

“为什么这样说?”

“一喝就能喝出问题来。”

“你的茶有啥问题吗?”

“刚才那款茶确实是2001年的,但是这几年被我一个朋友带去甘肃兰州了,那个地方多干燥还冷,一直放在兰州。茶呢,就没怎么转化?”

“你一喝就感觉汤薄了、寡淡了。”

“抱歉抱歉,我也是随口一说,耽误您做生意了。”

“我猜,您是一手托两家,不想我跑了生意,也不想让女孩吃亏,就主动买了我的茶。也是好意。”

袁晨连忙说:“茶叶不错,我也想买回去喝。”

袁晨这几天股票套牢,再有店面拆迁,便宜卖店里存货、也亏钱,心情不好。现在云南大姐理解自己的好意,和自己聊天,也可以转移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袁晨决定多待一会儿。

云南大姐递给袁晨一个三折页的宣传彩页,上面有干茶、茶汤的照片、还有勐海古山茶厂历史的介绍、计划经济年代的国营茶厂,技术力量雄厚。

还有一张单片彩页介绍老茶兴起的过程。

彩页里面介绍,九十年代中期,台湾出版《普洱茶》一书,书里提出:越陈越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提炼与弘扬。

2004年简体字版《普洱茶》一书在大陆出版发行。人们开始认识到老茶的优点。

再后来《普洱茶续》出版发行,品鉴老茶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国内老茶市场启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袁晨看彩页的时候,云南大姐加了一点茶,请袁晨再试试。

她再次做水,水开了,注水到壶里面,盖上盖子,闷泡。20秒,出汤请袁晨喝。

“老茶越泡越有味道,每一次冲泡,味道叶也有变化,你再尝尝。”

袁晨喝了,口感略有不同,这次茶汤里面有点“木质”的感觉。他刚才看彩页没注意,云南大姐放了一点六堡黑茶,她调节了茶的味道。

袁晨对广西六堡黑茶不熟悉,黑茶里面他接触熟普多一些。这个“木质”的感觉没有在意,或者说忽略了。

这个口感是刚才云南大姐加进来的2克六堡黑茶造成的。

云南大姐使用的朱泥壶也是一个因素,朱泥壶透气性不如紫砂壶,同样时长的闷泡,朱泥壶泡出来的茶汤感觉更“厚”。这是茶具使用带来的效果。

阅读解锁茶文化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