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996年的普洱(1)_解锁茶文化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章 1996年的普洱(1)(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此时袁晨喝了茶,感觉后背冒汗了,一层细汗。大厅里冷毛孔紧缩,后被发紧。一出了汗,人感觉轻松,袁晨心情也好些了。

这个舒服的感觉促使他问:“买10斤能便宜?”

“这样吧,这款茶1996年的普洱,勐海茶厂的,外面批发3千,要是在高端会所里面售价在5千以上。我给你2千块钱的价格。”

云南大姐看袁晨没说话,又让一步。

“1800一斤。已经很值了,你看生普放时间久了,才有现在这个饱满的状态,就这个也是卖点。”云南大姐说。

云南大姐摸了摸前额,说:“都出汗了,这个茶气足。”

袁晨很同意,确实有些老茶的茶汤味道够,但是“框架的饱满度”不够。

没想到的是云南大姐加了六堡茶做了衬托,二茶混合才产生这个作用的。

袁晨当下付钱买茶,云南大姐帮他叫了快递,寄到袁晨家里。

这位云南大姐卖的并不是假茶,她没有作假。但她的茶等级低,云南供销社收茶从1958年开始,在收购时,按质量分为五级十等。比如:一级茶青是一芽两叶,五级的就是一芽四叶或者对开叶、单叶。

卖给袁晨1800元每斤,还是贵了。

刚才袁晨发现2001年的生普价格高,他对了。1996年的老茶,袁晨买贵了,就算失误了,被云南大姐扳回一局。

此时他还不知道,过一会依靠林总,他才发现问题。

茶行业就是这样的,学习永无止境,中国茶这个体系大且杂,各类情况不断出现。

比如普洱茶,有人认为2003年是个时代分界线,此前普洱茶更多的属于农产品范畴,后来市场推动,产品品类开始细化,强调不同的茶山是山头茶,大茶厂强调拼配茶。其实这个趋势从1990年代就开始了。

扩展一下说,2003年在对中国茶行业就是分界线,不仅仅是普洱茶。

再后来,市场对于年份普洱茶的口感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茶人又需要熟悉不同年份的普洱茶。

茶买了,袁晨要走。一位60多岁的老者过来了,云南大姐说:“武老师您也来了,正好在喝96年的普洱,您也尝尝。”

武老师穿着黑色中式裤褂,左手腕上带着红黄色的蜜蜡佛珠。右手是一块江诗丹顿的机械男款手表,黑色的表带。表盘的方形,白色铂金哑光外壳。袁晨看了那只表,九点半了。

“过来看看,下午有个禅茶一味的讲座。”武老师落座。他坐在刚才卖保险女孩坐过的位子上。

武老师短头发,方脸,脸上的肉有点松,他不抬眼皮,似乎以此表现出内敛的心态。

袁晨也做茶对这位老师有所耳闻,近几年武老师到处讲茶文化的课程,还是大学里的茶文化客座教授。

“您上次讲的RB茶道真好,最近还讲课吗?”云南大姐问。

云南大姐重新又用盖碗,重新冲泡1996年的普洱茶。她动作熟练的,把茶放到盖碗里,注水、出汤、洗茶。然后,再泡茶。

“讲的,下礼拜在北大有个文化大讲堂还讲RB茶道。”武老师说。

袁晨问:“这个RB茶道好像挺复杂的。”

武老师像讲课似的说:“唐代,RB从中国引进茶道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RB茶道文化应以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RB有“茶禅一昧”的说法。”

这些字面上的知识点,袁晨听了个七荤八素,不得要领。还是没理解怎么就禅茶一昧了。

此时,云南大姐出茶汤,倒在公道杯了,分茶给大家。

三人举杯,饮茶。

袁晨想听听这位茶文化专家对这款茶的评价。就说:“武老师,您感觉这款茶如何?”

“茶是不可说的,说了就错,禅宗讲一开口就是错。”武老师左手捻着他的蜜蜡佛珠继续说,“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袁晨听了武老师这样描述茶,担心自己没说清楚,就说:“我想请教您,咱们现在喝的茶,您感觉怎么样?”

武老师说:“好呀,你看这个茶汤,是枣红色,口感协调,韵味悠长,意犹未尽。”

袁晨想武老师讲的话,口味协调、韵味悠长,这样的话等于没说,根本无法交流下去了。这个武老师和袁晨不是一个路数。

袁晨喝了不少茶,去卫生间,等他从卫生间回来,发现云南大姐的茶桌旁边又多了一个人。

阅读解锁茶文化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