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一个丫鬟站在她身边
第三部分…一个丫鬟站在她身边珍太太靠在椅子上看书,一个丫鬟站在她身边,挥动着扇子。看见管家进来,珍太太从椅子上坐起来,她招呼管家坐下,管家手捧文告,走近珍太太,他正想让太太看看文告呢。可是珍太太阻止了他,珍太太平和地说,我不用看了,只要管家觉得合适就行了,长官府里老爷最信任的人就是管家大人了。
管家说,太太夸奖了,夸奖了。
珍太太笑了,她说,管家大人错了,我只是在代表老爷说了真话,难道不是这样吗?
管家不自然地点着头,他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汗水从肥胖的身体涌出来,浸湿了文告。最后,珍太太拿出了地方长官的印章,在文书上盖了章。
果然,增税的文告贴出去后,人们变得气愤起来。在管家上街的时候,他们把管家围住了。人们的笑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失望和愤怒的脸,他们聚在新贴的文告下面,有几个地方的文告甚至已经被撕掉了。现在的事情变成了,长官府在增加税率,我们正在想方设法和老百姓争夺粮食。人们当然不会同意了,他们把管家围起来,七嘴八舌地质问他,管家被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还是几个士兵把管家从人群里解救出来的。
人们把管家一直跟到长官府门前。
带兵官拦住了那些人,带兵官拍着自己的枪把对聚集起来的人们说,大家回去吧,回去吧,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
人们不愿意离开,他们想着,也许坚持一下增税的文告会被撤消的,地方上已经多年没有因为税务发生过纠纷了,既然减税的命令能够被收回,那增税的文告也能够被撤消。人们嚷着要见大少爷,要见管家和珍太太。
我们家的大门被围了起来,村子里的闲人全部来了,他们知道长官老爷到首都去了,他们只是想质问,为什么长官府的命令可以朝令夕改呢?一些胡须花白的老人坐在人群的最前面,他们是村子里有威望的老人,老人们用嘶哑的声音告诉带兵官:我们是为了捍卫地方长官的神圣而来的。
带兵官在士兵的簇拥下说,长官家的神圣难道需要你们来捍卫吗?
老人们对带兵官的揶揄毫不在乎,他们将苍老的手臂放在胸前,对着教堂的方向做出向天祈祷的样子,干瘪的嘴巴蠕动着,然后才说,上帝会原谅一个卤莽的人的无知的。
带兵官再一次拍响了他腰间的那把枪,他的士兵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摔动着长枪,一片哗啦啦的响声。带兵官在那壮观的声音中站在高处对人们说,你们这是闹事知道吗?为了几粒粮食到仁慈的长官家的门前闹事,这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外人们会因此说我们的长官老爷是个贪财无能的老爷,可是你们的粮仓里并不缺少粮食,你们吃得比任何一个领地上的人都要好,如今,除了首都,我们这里已经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了,你们的幸福生活被很多人羡慕,可是你们还是不知足。
人们安静了下来,我敢保证,带兵官的话打动了他们,有人准备离开了。
随即,带兵官让士兵们撤开,他也不再拍打他的枪。他笑着对坐在地上的老人说,难道你们还觉得长官家失去了神圣吗?
老人们也被带兵官的话打动了,颤颤巍巍地起身拨开人群走了,其他人于是也跟着离开了。
事情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在带兵官劝说人们离开的时候,管家正躲在门后,看到人们离开后,他长长地吁了口气。
管家回到院子的时候,碰到了我的嫂子木亚,他刚想张口说话,挺着肚子的木亚却给了他一巴掌,这个木棉寨子的女人,她毫不客气地在院子中央当众给了管家大人一巴掌。管家捂着脸沮丧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有人说,管家老爷的鼻子被大少奶奶打出了血,血把管家衣服的前襟染红了。
管家被打的消息传到了珍太太那里。珍太太平静地对人说,聪明人也有挨打的时候,不过挨打能叫一个人变得更聪明。珍太太装作没听说过这件事一样安心,在后花园整理她那些花草。
可是打人者木亚却并不这么想,她在给过管家耳光之后去找珍太太了,她一屁股坐在后花园的椅子上。木亚忘记了,后花园可不是她能够随随便便进来的地方。珍太太没有和木亚计较,相反的是,珍太太走到木亚跟前,心平气和地说,大少奶奶生气了吗?是谁惹得大少奶奶不高兴了呢?
木亚看看珍太太,她说,太太,降税的命令并不是大少爷下的,那是管家的主意。
珍太太笑了,说,这事情已经过去了。
木亚说,可是外面的人并不这样认为。
珍太太说,老爷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怪罪二位少爷,大少奶奶在担心吗?
木亚嘟着嘴巴,看着珍太太说,管家的主意影响了大少爷的声望。
珍太太又一次笑了:大少爷的声望谁也影响不了。
木亚想了一会说,真的吗?
阅读樱桃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