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阅读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部分阅读(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临证配穴:若头痛加风池、上星;肢体痛加昆仑、温溜。

治疗手法:针用泻法。

主治:风寒症咳嗽,症见咳嗽喉痒、痰液稀白,形寒无汗,苔薄白,脉

浮紧。

2。取主穴:尺泽、肺俞。曲池、大椎。

临证配穴:若咽喉干痛,加少商点刺;汗出不畅加合谷。

治疗手法:针用泻法。

主治:风热症咳嗽,症见咳嗽气粗,咯痰色黄,身热头痛,口干咽痛、

苔簿黄、脉浮数。

3。取主穴:肺俞、脾俞、太渊、太白、丰隆、合谷。

临症配穴:若兼喘加定喘穴;胸脘痞闷加足三里、内关。

治疗手法:针用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也

可用灸法:

主治:温痰症咳嗽,症见咳嗽粘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苔白腻、脉

濡或滑。

4。取主穴:肺俞、肝俞、经渠、太冲。

临证配穴:若咽喉干痒加照海;咳逆咯血加孔最。

治疗手法:针用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主治:肝火症咳嗽,症见咳嗽胸胁引痛,气逆作咳,痰少而稠,面赤咽

干,苔黄少津,脉弦数。

【药物疗法】

止咳嗽祛痰的中药、西药种类很多,疗效比较好的常用药为氨茶碱一片,

每日三次;或咳必清一片,每日三次;或复方川贝精片四片,每日三次;或

橘红丸一丸,每日三次。

【灸法】

选肺俞、脾俞、肾俞、定喘、气海、关元、大椎等穴。每次选二至四穴,

用艾条温和灸十至二十分钟,或用艾炷直接灸或隔附子饼灸五至七壮,每日

或隔日一次。此法适用于内伤慢性咳嗽的脾虚型。

【耳穴压丸法】

取肝、神门、肺、气管、平喘。每次选二至三穴,常规王不留行籽压丸,

三至五天换一次,压丸期间经常按压耳穴。

【按摩疗法】

自我按摩对于急、慢性的咳嗽采用自我按摩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增

加人体抗病能力,促使病情愈合。

1。点按腧穴:选肺俞、风门、太渊、尺泽,用拇指指腹置于风门穴,先

叩点十至二十次,然后按揉一至二分钟;肺俞穴用中指指尖叩击十至二十次,

然后按揉一至二分钟,太渊、尺泽用按揉的方法分别按一至二分钟,每日一

次。若外感风寒咳嗽加外关、列缺,按揉一分钟;外感风热咳嗽加曲池。合

谷,按揉一分钟。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者加脾俞、丰隆、足三里,分别按揉

半分钟;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者加太冲、行间、经渠,分别按揉半分钟。

2。捏天突: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与拇指相对应,捏于天突穴部位

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由天突向廉泉穴循序挤压,要均匀而有节律,一般十至

二十遍局部发红为度。

3。推胸骨:用两手指尖放在胸骨上从下至上,从上至下竖立着做回旋形

动作进行推摩十至二十遍。然后,在胸骨上做顺时针方向由上而下揉按一至

二分钟。

4。揉搓胸肋,右手掌放在胸腔下部边缘,朝左臂方向做直线型揉搓,逐

步向上移动抵达锁骨,重复三至五次。然后用右手掌根在同样部位揉捏并做

圆圈形推摩,重复三至五遍。女性按摩时绕过乳房。另一侧用同样方法操作。

【食疗】

1。银杏膏:陈细茶一百二十克,(略焙为细末),白果肉一百二十克(一

半去白膜,一半去红膜擂烂),核桃肉一百二十克(擂),蜂蜜二百五十克,

生姜汁一百五十毫升。将上五味药入锅内炼成膏,不拘时服。此方具有补肾、

润肺、止咳、平喘功效。

主治气管炎年久咳嗽吐痰。

来源:民间验方。

2。桔茶饮:茶叶二克,干桔皮二克,红糖三十克。开水冲泡六分钟,每

日午饭后饮服。镇咳化痰,健脾开胃。

主治支气管炎。

3。贝母粥:贝母粉十克,粳米五十克,冰糖适量。将贝母去心,研末,

把淘洗尽的粳米以武火煮沸。文火熬至半熟,将贝母粉及冰糖加入粥内,继

续煮制熟烂。每日早晚温服之。脾胃虚寒,有寒痰咳嗽者不宜服。具有止咳

化痰,止血功效。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久咳不愈。

来源:《太平圣惠方》

4。百合粉粥,百合粉三十克(或鲜百合六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适

量,以百合、粳米、冰糖同煮粥,经常服食。润肺止咳,养心安神。

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肺热或肺燥干咳,神经衰弱,肺结核,妇女更

年期综合症等。

来源:《本草纲目》

5。葱白糯米粥:长三厘米的肥大葱白五段,糯米六十克,生姜五片,米

醋五毫升。将葱白、糯米同生姜五片共煮粥,粥成后加米醋五毫升,趁热食

雨。有散寒发表,温中止咳,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型急性

支气管炎(咳嗽初起、痰液稀薄,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

出处:民间验方。

6。玉竹沙参焖老鸭方:玉竹,沙参各三十至五十克,老鸭半只至一只。

将玉竹、沙参与老鸭(将鸭去毛及内脏)放入瓦罐内加火文焖煮一小时以上。

调味以后饮汤吃鸭肉。有消润肺燥、止咳消炎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之

肺燥、干咳等症。

出处:民间验方。

7。红枣红糖南瓜方:每次用鲜南瓜五百克(削去皮)、红枣(去核)十

二至二十枚,红糖适量。加水煮烂服食,敛肺气、消痰、止咳。主治老年人

慢性支气管炎。

8。花生冰糖煲方:每次用花生米一百至一百五十克,冰糖适量。加清水

同煮熟,食花生米饮汤。有治燥咳、化痰涎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干

咳痰少。

来源:民间验方。

9。鲫鱼散:鲫鱼数条,姜半夏粉三克。鲫鱼去肠杂,放在瓦上焙干研碎。

每次服五克,同时兼服姜半夏粉三克,用米泔送服,一日三次。有补肺、止

咳、化痰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民间验方。10。蜜糖萝卜方:每次用大萝卜一个(约三百克),蜜

糖六十克。将萝卜洗净,削去外皮,挖空萝卜中心,装入蜜糖,隔水蒸熟服

食。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11。冰糖柿饼方:每次用柿饼三个,冰糖少许。将柿饼洗净,加少量清水

及冰糖,放锅中隔水蒸至柿饼绵软后服食。有润肺、消痰、止咳的功效。主

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

来源:民间验方。

12。苏子粥:苏子十五至二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适量。将苏子捣烂如

泥,以水煎浓汁去渣取汁,与淘洗净的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冰糖,可作早

晚餐温热服食。止咳平喘,养胃泻肠。主治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习惯性便

秘等病症。

来源:《药性本草》。

13。杏仁粥:杏仁二十克,粳米一百克,白糖一百五十克。将杏仁以温水

浸泡、去皮尖,捣碎,与三千毫升清水研取汁,同淘洗净的粳米同煮粥,至

极烂,加白糖,搅匀,即可服食。每日早、晚温热服食。祛痰止咳,平喘润

肠。主治外感咳嗽,肠燥便秘,小便淋沥,五痔便血不止,诸疮疥等。

来源:《食医心鉴》。

14。核桃仁粥:核桃仁一百克,大米、白糖适量。将核桃仁捣碎,大米淘

洗净同煮粥,加糖适量服食。补气养血,温肺润肠,化痰定喘,补肾。主治

病后体虚,老年性便秘,虚寒咳嗽,腰部重痛。

来源:《本草纲目》。

15。竹叶花粉粥:鲜嫩竹叶九十克,天花粉二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五

十克。将鲜竹叶,天花粉洗净,加清水煎汁去渣,澄清沉淀,粳米淘洗净后

加药汁煮成粥。竹叶花粉粥宜质稀量多,以利排尿,但胃寒无热者忌食。清

热除烦,生津利尿,清肺化痰止咳。主治温热病所致烦渴,痰饮咳逆,睡眠

不安,急性膀胱炎,舌疮,牙龈肿痛等病症。

来源:民间验方。

16。桃仁粳米粥:桃仁一百五十克,粳米二百克。将桃仁去皮尖,用二千

毫升清水研汁。再与淘洗净的粳米同煮成粥,每日早晚各食一次,温热服之。

因桃仁有破血之功,孕妇忌服,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主治上气咳嗽,胸膈

痞满,气喘等。

来源:《千家食疗妙方》

17。沙参玉竹粥:沙参二十克,玉竹十五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二十克。

将玉竹条、沙参条泡软洗净,加清水烧沸,再加入淘洗净的大米,待大米将

熟时,拣出沙参条,玉竹条,加入冰糖,煮成粥食之。沙参分北、南沙参两

种,清肺祛痰宜用南沙参,养胃生津宜用北沙参。本粥宜煮得稀薄,每个疗

程三至四天,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养胃。主治肺热干咳少痰,肺气不足,

久咳无痰,热病后伤津口渴,咽干等。但风寒感冒引起的伤风咳嗽者忌食。

来源:民间验方。

18。萝卜葱白饮:萝卜一个,葱白六根,生姜十五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

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主

治风寒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19。红糖姜枣饮:红糖三十克,鲜姜十五克,红枣三十克。以水三碗煎服,

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主治伤风咳嗽,受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任

娠恶阻等症。

来源:民间验方。

20。白萝卜蜂蜜方:大白萝卜一个,蜂蜜三十克、白胡椒五粒,麻黄少许。

将白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

趁热顿服。发汗散寒,止咳化痰。主治风寒咳嗽。来源:民间验方。

21。马乳方:鲜马乳三百毫升,白糖适量。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马

乳“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结核患者咳嗽,潮

热。

来源:民间验方。

22。豆浆饮:黄豆、冰糖各适量。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糖饮用。每日

清晨空腹饮一碗。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肺止咳、化痰。主治疳积瘦弱,

肺热咳嗽等症。

来源:民间验方。

23。豆腐糖方:豆腐五百克,红糖、白糖各一百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

内纳红白糖,放碗内隔水煮三十分钟,一次吃完,连服四次。清热、生津、

润燥。主治咳嗽痰喘症。

来源:民间验方:

24。玉米须、桔皮饮:玉米须、桔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二次。止咳

化痰。主治风寒咳嗽、多痰症。

来源:民间验方。

25。萝卜猪肺方:萝卜一个,猪肺一个,杏仁五克。加水共煮一小时,可

吃肺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治久咳不止。

来源:民间验方。

26。糖水鸡蛋饮:白糖五十克,鸡蛋一个,鲜姜适量。先将鸡蛋打破,搅

匀;再将白糖加于半碗水中煮沸,乘热将蛋冲彻,搅和,再倒入已绞取的姜

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补虚损,主治久咳不愈症。

来源:民间验方。

27。芝麻冰糖水:生芝麻十五克,冰糖十克。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用开

水冲饮。润肺,生津。主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来源:民间验方。

28。燕窝银耳方:燕窝十克,银耳十五克,冰糖适量。将燕窝先用清水刷

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三至四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一小

时即可取用;银耳用清水泡一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

糖。隔水炖熟服食。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主治干咳、盗汗、肺阴虚等

症。

来源:民间验方。

29。花生米方:花生米六十克。炒或煮熟,每日吃,不间断,痊愈后停用。

润肺化痰。主治老年慢性支气管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30。荞麦蛋清方:荞麦面、鸡蛋清各适量。用鸡蛋清和荞麦面和成团,每

次擦胸部数次,有效。清热下气。主治胸满腹胀,咳嗽不安症。

来源:民间验方。

31。银耳百合沙参方:银耳六克,百合、沙参各九克,冰糖适量,将银耳、

百合、沙参、冰糖一起加水煎服。每日服二次。益肺止咳。主治阴虚肺燥引

起的干咳痰少,痰中带血、咯血。

来源:民间验方。

32。二汁饮:甘蔗汁三毫升,荸荠(马蹄)汁十五毫升。上二味一起用温

开水冲服。润肺止咳、止痛。主治久咳不愈。

来源:民间验方。

33。鸡蛋煮甜豆浆:每次用豆浆一碗,鸡蛋一个。将豆浆放锅中煮滚,鸡

蛋去壳搅烂放入拌匀,加白酒适量,调味服用。清肺止咳。主治肺结核咳嗽,

身体虚弱。

来源:民间验方。

34。公英猎肉方:猪肉一百五十克,薄公英一百克。上述二味用水煮烂服。

每日服二次。化痰止咳。主治热咳,痰稠黄。

来源:民间验方。

35。雪梨川贝银耳方:雪梨一个,银耳六克,川贝母三克。将银耳泡发,

然后与雪梨、川贝母用水煎。润肺止咳。主治肺热咳嗽。

来源:《千家食疗妙方》

36。乌骨母鸡方:乌骨母鸡一只,好陈醋一千五百克。将鸡去毛脏切碎,

同陈醋煮烂。分三至四次吃完。止咳定喘。主治久咳气喘。

37。蜂蜜炖川贝末:川贝末五克,蜂蜜三十克。川贝末、蜂蜜、搅匀隔

水炖服。润肺止咳。主治肺燥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38。蜂蜜冲藕粉:藕粉三十克,蜂蜜三十克。藕粉用少许滚水溶开,再用

沸水冲,稍停加蜂蜜三十克温服。除热润肺、止咳。主治清除虚热,润肺止

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39。胡萝卜大枣汤:胡萝卜一百五十克,大枣十五枚。将胡萝卜、大枣加

水二碗,煎成一碗即可。一日三次分服,连服三至五日。润肺止咳。主治咳

嗽。

来源:民间验方。

40。藕汁蜜糖露:鲜藕适量,蜂蜜十五至三十克。将鲜藕洗净榨汁一百至

一百五十毫升,加入蜂蜜调匀内服,每日服二至三次,每次五十至一百毫升。

清热止咳。主治肺热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41。冰糖炖香蕉:每次用香蕉一至二只,冰糖适量。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

隔水炖服。每日一至二次,连服数日。清热止咳。主治燥热咳嗽,日久不愈。

来源:民间验方。

【酒疗方】

1。雪梨酒:雪梨五百克,白酒一千克。将梨洗净去皮、核,切成五毫米

见方的小块,放入酒坛内,加入白酒,加盖,密封,每隔二日搅拌一次,浸

泡七日即成。随量饮之。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烦渴,咳嗽,痰热惊狂,

噎嗝,便秘等症。

来源:民间验方。

2。百部酒:百部根一百克,白酒五百毫升。将百部切炒,用酒浸入瓶中,

经七日后开瓶备用。一日三次,每次于食后徐徐饮十五至二十毫升。润肺下

气,止咳杀虫。主治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等咳嗽气急者。外用可杀虫虱,

治疮疥,阴道滴虫等。

来源:《本草纲目》

3。猪油、芝麻油、蜂蜜和茶末各一百二十克,同浸一百二十毫升酒内,

煮沸冷凝,每日挑食以茶送服。用于寒痰咳嗽。

4。干豆腐衣烧灰存性为末,热陈酒送下,每服四十至五十克。治冷咳。

5。干核桃一枚微焙后研末,黄酒十五毫升送服,每日二次。用于遇风寒

而咳嗽加重者。

6。核桃仁一百克,白糖五十克,黄酒一百五十毫升。先把核桃仁捣碎,

同白糖、黄酒一起放入砂锅中,用火煮开后,改为小火再煮十分钟后即可。

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服,连服三至十天,也可伴正餐食用。用于年迈体弱、

津液不足所发生的虚寒咳嗽。

7。羊胰三具,大枣一百枚,酒三千毫升,浸七日,酌量饮之。用于慢性

咳嗽。

8。猪脾(猪联贴)三具,黑枣一百枚,米酒二千五百毫升。同浸一个月,

去渣过滤,每次饮二匙,每日二次。用于肺脾阳虚,多年咳嗽不愈。

9。将桔红三十克浸入五百毫升白酒中封固,七天后即成。每晚临睡前饮

一小盅。用于遇寒即发的久年咳嗽。

10。麻黄六十克,胡椒二十粒,老姜十五克。焙干研为细末,然后与米双

酒、面粉再炒至成饼状,贴于患者背心上,每日换药一次,连续贴数日,以

愈为度。用于冬天久咳。

11,丝瓜烧存性为末,枣肉和弹丸大。每服一丸,湿酒化下。用于痰喘

咳嗽。

12。海蜇五百克,荸荠一百枚,芒硝一百克,白酒一千五百毫升。共浸七

日后,每日早上食荸荠七枚,逐步加至十枚。用于痰核痞块,痰热咳嗽。

13。鲜桔皮洗净,切块,浸白酒内制成桔皮酒,其味清香醇厚,每日饮少

量,可清肺化痰。

14。白芨片十克,猪肺一具,将洗净的猪肺同白芨入瓦罐加酒煮熟,食肺

饮汤。用于胸痛咳嗽吐脓痰。

15。霜桑叶五百克,研细末,每服四至五克,黄酒送下。用于劳伤咳嗽,

吐黄痰,稠涎气臭者。

16,鸡蛋黄四只,阿胶四十克,米酒(或黄酒)五百毫升,盐适量,将

酒文火煮沸后,放入阿胶,溶化后再下鸡蛋黄、盐,搅匀;再煮数沸,待冷

却后贮入净器中。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随量温饮。用于虚劳咳嗽者。

17。蛤蚧一至二只,党参三十克,北芪三十克,浸米酒一千五百毫升,每

天饮用十至二十毫升。用于气虚咳嗽气喘者。

●注意事项

急、慢性咳嗽,常与气候的变化、饮食、情志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用

以上方法治疗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忌食辛辣厚味的食物,心情舒

畅,劳逸适度,要戒烟,对本病都有一定的防治协同作用。

治疗头痛三百六十二法

【症状诊断】

头痛因头颅骨内、外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引起,称器质性头痛或神经性

头痛;无病理变化基础的头痛,称为非器质性头痛,例如官能性头痛。

颅内器质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意外

(脑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等),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都可对颅内血管、

硬脑膜发生直接刺激或牵拉而引起头痛。头颅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同

时伴有呕吐、复祝、大小便失禁、视力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抽搐或瘫痪、

神志淡漠、意识不清等症状。

有些颅外疾病特别是头部五官和颈部疾病也可引起头痛。屈光不正、青

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等眼病常引起前额部或眼周持续性胀痛或剧痛。副鼻窦

炎可引起眉间持续性胀痛,早晨起床时症状重,晚上症状减轻或消失。如一

侧或两侧前额部头痛,且有少量血性鼻咽部分泌物,必须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中耳炎症发作时常伴颞部和后枕部持续性胀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蝶

腭神经痛常突然抽痛,阵阵发作,疼痛闪电样,颇剧,分布于各该神经支配

阅读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