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关于攀岩
1.攀岩的起源
将攀岩列为“登山”的一种,似乎有些怪异。的确,攀岩的“山峰”出于人造,多设置在运动俱乐部,甚至就在自家门口也未可之。攀岩的正式名称叫“徒手攀登岩壁”,英语写作“freeclimbing”。原本作“自由”解的“free”,在此自然是"不使用任何道具"的意思。当然,严格地说,“不使用道具”改为“不依赖道具”更为妥帖,因为,攀登时毕竟少不了保险绳等预防不测的安全设施。尽管如此,对攀岩爱好者来说,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攀登险相还生的十来米高的峭壁,其刺激和乐趣,或许不亚于翻越八千余米的喜马拉雅山?
攀岩运动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攀岩运动源自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悬崖峭壁的绝顶上,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高山玫瑰。相传只要拥有这种玫瑰,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于是,勇敢的小伙子便争相攀岩,摘取花朵献给心爱的人。
另一种说法是攀岩运动起源于50年代初的欧洲,70年代成为国际性的比赛项目。从80年代开始,由于自然岩壁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开始在城市里开发出了人工岩壁,用于休闲运动及专业训练和比赛。从1989年开始,国际上每年都要举办一届“世界杯攀岩赛”和“世界攀岩锦标赛”。近年,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登山联合会的60多个会员国也正在逐步成立区域性的“攀岩委员会”,统筹安排各地区的攀岩赛事。亚洲的第一届攀岩锦标赛是在1992年11月于韩国举行的,而我国则在1987年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至今已举办了十几届。攀岩运动正在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向前发展。
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朔到18世纪的欧洲登山运动。在此之前,人类是很害怕接近山区的,总认为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一直到18世纪,才开始有一些传教士为了宣教,不得不穿越山区,另外也有一些科学家开始走入山区,做一些自然生态的观察研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因为工业革命而产生出来的实业家、工程师、银行家等社会新贵,这些人有钱有闲,就开始以登山当成休闲活动,当时“首登”(某座山头被人类第一次登顶谓之首登),成为所有登山者追求的目标,当那些在阿尔卑斯山区中,比较平缓而容易到达的山头都被“首登”过后,剩下的就是那些有着悬崖绝壁的险峻大山了,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这些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套手脚并用的攀登技术,只是此时无论在技术或是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一直要到二次大战前后,部分是因应战争中特种地形作战上的需求,才逐渐有了今日攀登运动的雏形。
人工岩壁的出现使攀岩已发展到既是一项运动又是一项娱乐。目前在国外,各种攀岩俱乐部到处都有。每年都有大型、小型、室内、室外、成年、青年、男子、女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攀岩比赛和娱乐活动。另外在一些体育中心、军警训练基地以及一些特种部队中也开展了这种训练。在欧美、原苏联及亚洲的日本、南韩攀岩运动已相当流行,世界上的攀岩水平数欧美,特别是法国与美国最高,相对法国在人工岩壁上占优,美国在自然岩壁称强;在亚洲,日本、南朝鲜水平较高,他们有些选手已达到世界水平;中国大陆、香港及台北的水平大体相当,同属亚洲中流水平。攀岩运动在我国经过10多年,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参加,发展前景十分可喜。从1997年开始,国内每年要举行两次以上的全国或国际性比赛,98年8月在西岳华山举行了国内迄今为止总体水平最高的一次国际攀岩邀请赛,99年9月我国第二次承办了第八届亚洲锦标赛。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了解攀岩的人已相当多,而参与攀岩已成为那里许多青少年的时尚。尽管目前攀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普及推广,值得欣喜的是,通过近几年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东南沿海、西南及西北等地区的许多人士正纷纷开展这项运动。全国已经建好或正开始修建各种各样的天然及人工攀岩场地供人们训练和娱乐。
2.攀岩历史
1947年原苏联首先成立了攀岩委员会。
1948年苏联在国内举办了首届攀岩锦标赛,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攀岩比赛。从那以后攀岩运动开始在欧洲盛行。六七十年代,欧洲举行了多次民间比赛。
1976年苏联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比赛。
1980年法国开始举办各种形式的攀岩比赛。
1985、1986年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比赛,因有许多国家的攀岩高手参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虽然攀岩运动吸引了众多爱好者,但因自然岩壁都是在郊外,交通、时间问题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变,人们只能利用节假日来从事这项运动。
1985年法国人弗兰西斯?沙威格尼发明了可以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他实现了人们要把自然中的岩壁搬到城区的设想。因人工岩壁比自然岩壁在比赛规则上易于操作,并利于观众观看,1987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1989年首届世界杯攀岩赛分阶段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原苏联举行,运动员参加在各地举行的比赛,然后根据每站比赛的得分(比赛积分标准见下表),进行年度总排名,总成绩最好者即为世界杯得主。此后,每年都举行世界杯赛。
1991年举办了首届世界攀岩锦标赛。
1992年举行了首届世界青年攀岩锦标赛。
1992年国际登联向国际奥委会审请把攀岩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93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攀岩为奥运会项目,国际登联正努力争取把攀岩列入2006年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在亚洲,1991年1月“亚洲攀登比赛委员会”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亚洲的攀岩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9月在韩国汉城举办了第一届亚洲攀岩锦标赛。在我国,1987年中国登山协会派出8名教练和队员去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回国后,于当年10月在北京怀柔大水裕水库自然岩壁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1990年在怀柔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的人工场地上第一次举办了攀岩比赛。1993年,攀岩比赛被国家体委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此后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锦标赛。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长春举行;10月在武汉举行了国内首届国际邀请赛;12月在长春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亚洲锦标赛。
攀岩的发展得益于商业化与自我繁衍
很多人都会认为1997年对于中国攀岩运动是一个值得记下一笔的年度。建于北京宣武门的攀岩馆吸引和聚集了相当数量的爱好者。作为第一家成功运营的商业性攀岩场所,宣武门攀岩馆为攀岩者提供了一个基地,正是这批最早的北京攀岩爱好者成为攀岩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中兴力量。
很多运动的发展源动力来自于官方支持和商业炒作,攀岩也不例外。就在1997年,颇具规模的“郎酒”杯全国攀岩邀请赛在官方和企业的合作运营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比赛的盛况使得攀岩得到商家和媒体的青睐,也激励了爱好者的斗志与热情。
与没有收入的学生相比,爱好者有资金作为后盾,这就带来了个人攀岩装备的消费潮。他们耗费金钱和精力从香港或者国外带回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供应的装备。需求意味着商机,爱好者的规模扩大推动了装备店、俱乐部的诞生和发展。国产人工岩壁及攀登支点也应运而生。中国的攀岩运动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
攀岩兴盛源于偶像崇拜
接下来是1998年华山的国际邀请赛,国际好手的技艺展示让我们叹为观止,也树立了奋斗的目标。国外的教练和高手来中国授艺,官方和民间的国际交流活动开始蓬勃发展。
1999年也是热情高涨的一年。攀岩圈中出现了明星、偶像,实力派选手成为爱好者瞩目和跟随的焦点。号称四大金刚的丁丁(丁祥华)、茂茂(李文茂)、徐洪波、赵雷以高超水平和卓越号召力占据了这一期的榜首。99年首届湖州极限运动大赛对攀岩从时尚娱乐角度作了都市化、大众化的定位,推动攀岩以越来越迅猛的速度走进城市青年的生活空间。
攀岩的高潮源于大众化和多元化
在偶像垄断期的同时,攀岩也慢慢多元化了。京郊白河峡谷在官方、商家和爱好者的共同集资集力下,开发出一批质量不错,难度适中的先锋攀登路线。广西阳朔以92年toddskinner开辟的数条路线为基础,发展成为南方的攀登基地,并为攀岩在广州、深圳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竞技方面,更多省市的大学、俱乐部有了自己的人工岩壁和运动员队伍,比赛成绩百家争鸣。国内选手开始进军亚洲赛场并取得一席之地。从承接亚洲杯、亚青赛、亚锦赛到世界杯,中国在攀岩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展望――潜力无限
攀岩运动迎合了现阶段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我们才经历了短短的十多年,就有如此规模,必将很快拉近差距,成为攀岩的大国和强国。
3.攀岩的种类
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攀岩划分不同的种类
1.难度攀岩
是以攀岩路线的难度来区分选手成绩优劣的攀岩比赛。难度攀岩的比赛结果是以在规定时间里选手到达的岩壁高度来判定的。在比赛中,队员下方系绳保护,带绳向上攀登并按照比赛规定,有次序地挂上中间保护挂索。比赛岩壁高度一般为15米,线路由定线员根据参赛选手水平设定,通常屋檐类型难度较大。
2.速度攀岩
如同田径比赛里的百米比赛充满韵律感和跃动感,按照指定的路线,以时间区分优劣。
3.室内攀岩
是在一个高而大的房间内设置不同角度、不同难度的人工岩壁,在上面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点,供人用四肢借助岩点的位置,手攀脚登。室内攀岩的难易程度可由人直接控制。岩壁也分为人工岩壁和天然岩壁。人工岩壁是人为设置岩点和路线的模拟墙壁。可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攀岩技术的训练,难易程度可随意控制,训练时间比较机动,但高度和真实感有限。天然岩壁是大自然在地壳运动时自然形成的悬崖峭壁,给人的真实感和挑战性较强,可自行选择攀岩的岩壁和攀岩路线及攀登地点,而且天然岩壁的路线变化丰富,如凸台、凹窝、裂缝、仰角等,让你体会“山到绝处我为峰”的感受。
攀岩按器械使用分两类
器械攀登(aidclimbing)
指直接拉或站在人工支点上。人工支点包括梯子,软梯,岩塞,钩子等。器械攀登好处是可以让人上很难的路线。攀登者的体力关系不大。大多数bigwall都是器械攀登。
自由或自然式攀登(freeclimbing)
器械完全是用来保护,目的是尽量减少攀登者在有失误后的伤害后果。自由式的目标是靠攀登者手脚能力使用自然支点完成一条路线。许多原来只能器械攀登的路线在自由攀登水平高后被“自由”了。今年c。anker尝试自由式攀登珠峰北坡第二台阶(不用那个铝梯)但没有成功,他把脚放在铝梯上休息了一下。自由式虽然允许器械保护,但自然是掉下来越少越好。
自由式按攀登的风格有细分
onsight,就是只在在下边看看然后一次没掉下来就上去了,没有尝试或演习,也没从顶上滑绳下来仔细研究路线,连哪有个关键点也没听别人说。能onsight是攀登者能力的根底的最好说明。它体现了"人对石头"间直接的较量。yujihirayama就是onsight了salathe壁,在这之前绝大多数人是用器械攀登上去的,有两队经过演习free了salathe壁,但那叫redpoint。
redpoint,就是允许练习这条路线,允许无限制的掉下来,但你能至少有一次做到从底爬到顶一次也没掉下来(当然也没拉踏人工支点)。能redpoint一条路线说明攀登者的自由先锋攀登能力最高能到多少。注意redpoint是要先锋攀登,并且自己放中间保护。(有个小错:redpoint允许在完成以前练习尝试时多次坠落。)如果路线已经放了快挂,顺利先锋攀上去容易些,叫“pinkpoint”。杂志里常见有人pinkpoint难度接近攀登着极限的路线。下来后不回到地面,在绳上挂会儿再回到掉下来的地方反复练习被认为是不好的风格,叫“hangdog”或“dog”注意“不掉下来”包括在发现不行时靠手脚爬下来,休息后再上去。用上保护上了前人先锋攀的路线不叫onsight,更不叫redpoint,不管落没落下来。
日常锻炼建议引体向上可增加臂力和手指的力量;跳绳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和协调性;乒乓球和棋类对培养判断力大有益处;游泳锻炼心肺功能,全身力量和耐力。小技巧手指并拢才能牢牢抓住岩点;手脚轮流用力可以节省体力,必要时向上“悠”一下更是事半功倍;下降时面向岩壁,四肢伸开就不会在岩壁上碰疼;攀岩时可以穿小半号的薄底鞋,用力不容易多了;攀登前观察岩点,选好路线,可以提高攀岩的速度。
室内攀岩,是通过攀登人工设计高度、难度不等的岩壁(通常6—8米高)来完成攀岩的体验。室内岩壁上布满可以随意改变位置的岩点。这些人工岩点形态和大小不等,初练者可以选择大一些的岩点,而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就可以选择那些小岩点以增加难度,锻炼臂力。活动的岩点还可以改变攀登的路线,当然无论是选择岩壁、岩点还是路线,“循序渐进”都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决策。
室内攀岩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外,一些中、小学生甚至将室内攀岩列入体育训练的课程之中。而据介绍,开始学习攀岩的适宜年龄在12—13岁,这时儿童的身、心发育均已达到攀岩的基本要。它既可以使身体变得强壮,更可以增长独自战胜困难的勇气。
作为攀岩爱好者,无论任何年龄,只要你仍然有面对艰难的勇气,都可以尝试不同难度的室内攀岩运动。攀岩馆通常提供人工岩壁、专业攀岩绳、腰带(可承受2吨重量);
一双合脚、结实的攀岩鞋,专业人员讲解攀岩方法及技巧,完备的安全措施:健射器械、更衣室及浴室等设施……
自备一颗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心;
毅力和耐力;
优秀的平衡能力加上敏锐的判断力……小技巧系保险扣时一定要耐心请教练检查,打出一个漂亮的“双八结”或“水手结”并不容易。攀爬时,身体应尽量贴近岩壁,这样可以节省力气。脚要横踩岩点上的小窝,可以有效地防止滑脱.
4.攀岩的六大好处
1.增加身体柔软度与协调感(flexibility&coordinationofmindandbody)这是攀岩的关键能力,其重要性更胜于体力;国外已有医疗机构将攀岩用在矫治孩童肌肉发展及手、眼、身体之协调训练上。
2.增强体力(strength)攀岩运动要的是手脚均衡的力与美,并且足以负荷自己的体重、对抗地心引力,这件事,女孩可是一点儿也不输男孩的。
3.集中力(concentration)脚下全神灌注地踏着岩块,留意身体在岩块上位移的每个细节,可以培养一个人对事物的专注程度。
4.进取心(initiative)当自己靠着攀登绳承受体重、“挂”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时,是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已经不只是勇气可形容,还有意志力、荣誉感,及自我超越的决心。
5.自信心(self-confident)面对比自己身高还高至少3、4倍的岩场,要战胜它,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与自信。
6.平衡感(balance)被称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势是“三点不动一点动”,靠的就是平衡感!
5.攀岩时的风度和礼貌
1.攀爬者
(1)尊重线路。
也许这条线路对你来说太简单了,你可以选择不爬,但没必要一定要通过穿着拖鞋完成它的方式来蔑视它。
当你完成一条线路时,可以说它很简单,但通过贬低它的难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不会使其他人对你有额外的尊重的。
攀爬更高的难度和比其他人强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知道牛人之外有更牛之人,懂得攀爬的乐趣在于攀爬的本身会让你自己更快乐些。
(2)叫喊时别过分粗俗
据说叫喊可以提高20%的力量,些微的粗话也许可以接受。但过分粗俗的脏话不会把力量提高到30%的。
曾见过的一位中国的攀爬者做每个动作都加一句不同形式的英文,也许他是在炫耀他的高水平的外语。但你也要顾及有多位女士和孩子在场。
(3)别过分赖在岩壁上
虽然大家都很佩服你锲而不舍的精神,但你要替你的保护者和其他人想一想,如果实在上不去,就下来歇一歇,或者换条线路。
曾有一位呆在一个地方一个多小时,还是个可以很舒服地站着的平台。下面的叫喊声也充耳不闻,原来是耳朵里塞了mp3上去的!我想下次没有人愿意替她打保护了。
当然,你和搭档在攻某条难度线路是例外。
(4)记得要谢谢你的保护者。
想一想,即使你在上边呆了一个小时了,你的搭档还在下面耐心的保护你,虽然脖子有些酸,安全带勒的腰痛,但仍毫无怨言。所以等你安全的降下的时候,对你的搭档说声感谢是应该的,即使是在一起已经烂熟的好朋友。
(5)别让陌生人保护你
当然,你确信他是个经验丰富、合格的保护者,也未尝不可。但人家未必还愿意呢。
如果自己的信任的保护者正忙着,那稍微等等吧。
2.保护者
(1)安静
别一直对着攀爬者大喊大叫,除了有关安全的提示外,或偶尔的加油鼓励,让他自己爬吧。
(2)要专心
把注意力放在攀爬者身上吧。如果要打闹、逗狗,等保护完了再做吧。
(3)不要主动去替陌生人做保护
阅读极限运动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