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苍茫野人山(2)_翡暖翠寒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苍茫野人山(2)(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看着一脸认真的尹家山,常敬斋收敛了笑容,他问道:“大锅头,你真的没有了凡心,你真的忘记了高黎贡客栈的女老板了吗?”

尹家山没有回答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迦耶住持答应了尹家山出家为僧的请求,并亲自为他举行了剃度仪式。看着剃去头发、穿上袈裟的尹家山,常敬斋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流泪,是伤感吗?不是。是欣慰吗?也不是。

他只知道,那泪水滑过他的脸庞,痒痒的、冷冷的一种感觉。

雨季过去了,旱季也过去了。过了雨季就是旱季;过了旱季又是雨季,没有四季的热带在旱、雨两个季节里轮回和重复。常敬斋屈指算来,自己已在这个金塔寺呆了两年多了,自己会的那点儿功夫,也全部教给了那些求学若渴的僧侣,自己要在这金塔寺再继续呆下去,就有些赖着不走的味道了。

他去向迦耶住持告辞。

在迦耶住持的禅房里,常敬斋与迦耶住持相向而坐。迦耶住持手里捻着一串碧绿的翡翠佛珠,对常敬斋的请辞深感惋惜。他说,常敬斋是一个有慧根之人,可惜凡心未泯,否则可以像尹家山一样出家为僧。常敬斋笑言自己天生是个凡夫俗子,尘世间还有许多牵挂。迦耶住持又说:“你是一个聪敏之人,你在雕刻上有过人之处,刀锋犀利,一气贯通,浑然天成,毫不做作。但在雕刻上要避免繁复,简洁才是真理。”

迦耶大师说到这里,扬了扬手上的翡翠佛珠,继续道:“你看这串先师送我的佛珠,虽然珠子这种东西是极普通的,但要用手工做出像我这样的翡翠佛珠,就不是容易的事了。一样大小,一样色泽,一样饱满,就是巧夺天工。把简单的东西做得不简单,这是一种大气象。我的师傅将这串佛珠传我,不是因为它是翡翠,而是希望我在佛学上能因繁就简,做出大事。”

常敬斋点了点头。迦耶住持又说:“你在金塔寺两年多,佛学可是耳濡目染,虽谈不上精通,也算是了解大概,今后别荒废了。在滚滚红尘中,活出禅的意境;在快乐的时候,不迷失于快乐;佛陀在入灭前教导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意思就是以自己作为明灯来照亮自己,以法作为明灯来照亮自己,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东西可以照亮自己。记住,你是你前行的灯。真理不在外面,真理在你的内心中。你们中国有句话叫无欲则刚,无欲是佛的本义,无欲是一种安静,在任何时候都不浮躁,都如止水,你才会大气,刚强。佛教教什么?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要觉悟宇宙人生。世上一切皆空,唯有法有。不要迷恋于物欲和金钱,要生活在物质之上。你有一双巧手,还有一个好用的脑袋,会成为出色的匠人。你跟我学习绘画雕刻,是最出色的学生,但技法是一回事,心法是另外一回事。在神性中刻画出人性,在人性中找到神性,你做到了这点,你就可以忘记老师,自己成老师了。”

“大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敬斋记住了。学生敬斋还有凡尘牵挂,有年迈老母,有糟糠之妻,恕不能跟大师一起学法侍佛,但佛会永远立在我的胸中。”常敬斋说。

迦耶住持转身拿出一尊檀香坐佛来作为礼物送给了常敬斋。那檀香坐佛散发出一种好闻的檀香。“我把这坐佛送你,你每日抚摸一下它,手上就会留下香味,就会得到佛的庇佑。阿弥陀佛。”

常敬斋离开金塔寺的那天,尹家山送他走了很远。一路上他们很少说话,只是并排静静地走。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两旁都是扬花的稻穗,发出令人沉醉的香味。路上还时不时碰上骑象的人,见了尹家山,就报以微笑或亲切地打招呼,在一个路边的竹林边,常敬斋还看到了孔雀开屏。在越来越美的风景面前,常敬斋的心里却越来越凄凉,越来越黯淡,他不知道自己与尹家山的离别,会不会就是永别?一个异国的游子,他真的“一切皆空”只有佛了吗?这些问题纠缠着他,让他伤感。尹家山从表情上看似乎很平静,很释然,但常敬斋还是从他不停地摁捻佛珠的颤抖的手上看出了他内心的不安。

就这样走着走着,尹家山突然就唱起了《阳温暾小引》:

在程途切不可与人争斗

一路上切不可与人结仇

酸冷物不可吃十分忌口

以免得生疾病使我心忧

过夷山要留心凶恶野兽

最要者要留心骑马乘舟

无伙伴切不可独自行走

怕的是遇歹人反被来谋……

常敬斋明白,尹家山这一唱,就该是挥手离别了。他嘶哑的歌声里,裹杂了太多的乡愁,用一段《阳温暾小引》来送自己走,这是真正朋友的独出心裁,胜过任何千言万语。常敬斋紧紧拥抱着尹家山,久久不愿将手松开。

是生离,也是死别。在离开尹家山几年后,常敬斋得到消息,“缅甸佛教青年会”遭到了英殖民者的镇压,在殉难者中,就有迦耶住持和尹家山。

常敬斋准备去密支那碰碰运气。还在腾越和顺古镇的时候,常敬斋听说过很多人到密支那开采玉石发了财的,当时,古镇上的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翡翠大王”张宝延的故事。张宝延从一个乡间少年成长为腰缠万贯的“翡翠大王”,一直是和顺古镇人的骄傲,他的传奇经历和显赫财富,都极大地刺激了和顺乡人走场的欲望。腾越人说的走场,就是到密支那府下辖的孟拱地方的玉石场去找机会。但腾越人走场,发迹者在少数,多数要么空囊而归,要么命丧夷方。所以,在腾越,走场是一项冒风险的事情。腾越当地有“穷走夷方急走场”的说法,意思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走场”的。

常敬斋想到密支那的孟拱玉石场去走场,实属无奈,要在瓦城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然,心怀梦想的常敬斋,冒险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刺激的事。

常敬斋乘船从瓦城来到八莫,他想在这里跟马帮一起走古道去孟拱,但他在八莫连等三日,也没马帮去孟拱。听当地人讲,近日从八莫到孟拱,匪事频出。杀人越货的消息,比山风都传得快,让人听了顿生怯意,马帮们谁也不愿冒这个险,谁都怕落得个人财两空。

等不到马帮,常敬斋决定独自前往。但常敬斋从八莫出发仅走了一天,就深知自己的这一决定过于草率。先不说什么匪患,单错综复杂的道路和密不见日的森林,就让他晕头转向了。幸运的是,连整个方向感都迷失的他,却在天黑前误入了一个掸族人的村庄。

阅读翡暖翠寒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