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河西授降_帝国双雄2009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河西授降(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骠骑将军霍去病数月之内连续二次出击,大败河西的休屠王与浑邪王部,河西的战况传至匈奴王庭,整个王庭为之震恐,伊稚斜单于更是火冒三丈。要知道,自先祖冒顿单于驱逐大月氏王国以来,河西广袤肥美的土地就是匈奴最好的牧场,他伊稚斜敢有恃无恐的将王庭迁于贫瘠寒冷的漠北,就是深信河西能源源不断的为匈奴的所有子民提供充足的食物!可现在这两王无能,不但没防住霍去病,还使得千千万万头牲畜被汉军掠杀殆尽。怎不可恨!

脸色异常难看的伊稚斜单于看向赵信。赵信此时非常了解主子沉重的心情,汉朝的这位骠骑将军可谓是单于的心头之患,很多时候单于甚至避讳提起他,匈奴诸王更是避之不及,这种情况在一直蔑视汉人武力的匈奴来说是不曾有过的。

赵信上前小心翼翼道:“大单于,只有强己,才可胜人。河西的军队有必要加以整顿,否则匈奴丢掉河西指日可待。”

“真是群蠢猪,这样的蠢人还留有何用?”赵信的话让憋了一肚子火的伊稚斜单于找到了发泄口。

赵信连忙道:“大敌当前,单于不可轻言斩杀主将!”

“照自次王的说法,我的几万人马,千万头牲畜就白白丢掉了?!”此时在伊稚斜的脸上写着万分的不甘。

赵信躬身道:“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河西需要人呐!”

单于领会了赵信的用意,他思虑了片刻,吩咐道:“来呀,派遣使者立即赶往河西,召浑邪王、休屠王前来王庭!”

尽管他忍了又忍,可是仍旧按奈不住腾腾的杀气。

朝雾还笼罩着未央宫城,四周灰朦朦的。匈奴浑邪王的使者从承明殿中躬身退出,只见他匆匆步下大殿,在内侍的引领下悄悄离去。

不久几位重要的朝臣便奉旨至承明殿的便殿议事。身穿衮服的武帝坐于巨大的龙羽屏风前,他的表情异常严肃。

“朕刚才召见了匈奴浑邪王派来的使者,河西十万匈奴守军业已崩溃。他转达了浑邪王与休屠王想归降我大汉朝的愿望,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

“他们怎么会突然有此举动?”显然丞相公孙弘觉得此事突兀。

武帝道:“伊稚斜单于得知浑邪王与休屠王被骠骑将军杀得人仰马翻,自然怒气冲天,认为二人昏庸无能,有损国威,便派使者召二人去王庭走一趟。他们可能是察觉到单于已起杀意,大为恐慌,就拒绝前往,但又惧怕单于,于是想一同投降汉朝。”

“这是件好事,如此河西可不战而平,陛下为何烦心呢?”反而是刚刚升任御史大夫张汤认为不必大惊小怪。

公孙弘谨慎道:“陛下,此事不可轻率,匈奴历来诡计多端。万一匈奴人是诈降,十万人近抵陇西,乘机突击边塞,而陇西距离长安如此之近,一但事情有变可就会酿成大祸!”

武帝点点头,“朕也担心匈奴诈降,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突击边塞。现在就是无法断定浑邪王的使者是否在说实话,可是不予答复,失去了一次不战而获的机会,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说着他转而向卫青,“大将军,你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不必疑虑,应马上开塞迎降!”卫青的态度坚决。

“噢,你认为他们是真降?”

“陛下,以我大汉朝的声威,何必疑他真假。真降自然是好,便是假降也无妨,我军尽管开门揖盗,管叫他有来无回。”

武帝连连点头,“好,说得好。朕决定开关受降!骠骑将军”

“臣在。”一直坐在末位沉默不语的霍去病,此时连忙出班。

武帝看了看这位年轻的将领,难掩心中的喜爱。“骠骑将军,你与浑邪王与休屠王交战过二次,可以说是老相识了,他们乃是你手下败将,朕以为你去受降最为合适!”

公孙弘道:“陛下,臣以为骠骑将军连续出战,一直未有充分休整。况且臣以为受降不比征战,应该派遣更为持重的将领才好。”

武帝帝挥挥袖子,掷地有声,“朕看准了,只有骠骑将军才能镇得住那些勇的匈奴人!”他拍了拍爱将的肩头道:“不过,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备措施,见机行事。”

霍去病躬身扼腕道:“臣尊旨。”

武帝对霍去病如此信任,不是没有道理的。在霍去病的部下当中,立功封候的将领很多都是从匈奴那里归顺投降过来的。一个刚及弱冠的青年将领,能够做到不仅让自己的部众臣服,而且还让自己的敌手佩服。这是无数的将领渴求而无法得到的。杀之易,服之难,服之又能用之更是难上加难。无法想象,若不是个有着独特人格魅力与凛然正气的人,如何做到?

滚滚的黄河之水奔流不息,大河头尾茫茫不可见。上游狭窄的河道河水被挤得喘息着,跳宕着,腾舞着,这股大无畏的冲击力就是一个民族的奔腾不息的灵魂。

骠骑将军霍去病立马在黄河岸边。此次他奉旨受降,率领一万兵马和二万辆马车浩浩荡荡来到黄河岸边。

霍去病将浑邪王的使者叫到马前,“你可回去通知你们大王,汉朝已经做好受降准备,请他们即刻动身吧。”

使者领命,匆匆乘船渡过黄河,向浑邪王复命去了。

河西浑邪王的营地,此时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士兵们及家属们开始收拾物品,装上牛车。不断地有传达命令的士兵策马在营中穿梭往来。

“什么,休屠王他想反悔?这……这个老浑蛋他要置我于何地?”大帐之中,浑邪王暴跳如雷。

浑邪王的儿子呼毒尼上前道:“父王,单于已经有所察觉,原定起事日期必得提前,否则单于大军一至,我等皆成刀下之鬼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儿子的话一下子平息了浑邪王的愤怒,冷静下来的他,将整个事件通盘思虑了一番,越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不由得渗出一层冷汗。

“大王,不如趁休屠王不备,马上起兵攻打武威,然后就近火速向汉境进发。”大将禽黎建议。

大将雕离也表示赞同,“对,事不宜迟,大王,今天就须行动。”

大将雁訾沉默了片刻,才道:“如果杀向武威,必要损兵折将,可否用计取之?”

王子呼毒尼一拍大腿,“对呀,不如将计就计,对休屠王反悔之事,我等佯装不知,大军立即起程,悄悄将武威包围。到时我陪父王去见那休屠王老儿,在席间……”说着他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一个杀的动作。

浑邪王点点头,“就依此计。呼毒尼立即派出使者请求汉朝军队接应。”

呼毒尼领命而去。

“传令各部落按既定编队,立即出发,违令者斩!”显然浑邪王已下定决心,背水一战了。

由牛车、骆驼、马匹载着匈奴人庞大的迁徙队伍,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羊群,在草原上行进着。

浑邪王率领三万部众浩浩荡荡向武威进发。当大军近至武威时,浑邪王将手上的弯刀一挥,“停止前进。”

迁徙大军原地休息,浑邪王开始作下一步的布署。“禽黎率部安营城西,雕离率部驻扎城北,雁訾部驻军城东,呼毒尼率部扎帐城南,我去会那休屠王老儿。”

三位大将一同领命。王子呼毒尼却颇为担心,“父王,你单枪匹马怎么行?还是让我跟你去吧。”

“呼毒尼,父王把你留在南面,就是为防万一事情有变,你可立即带领族人向汉境撤退。”他望了望不远处嘻戏的孩子和女人们,“你一定要保住我们浑邪部落的根苗!”

“父王……”呼毒尼几乎要哭出来。

浑邪王一指手下的几个彪形侍卫,“有他们就足够了。人多,反而会引起怀疑。”

休屠王在武威营地迎接浑邪王,寒暄已毕,休屠王便邀浑邪王一同赴宴。

席间,浑邪王暗暗察看,但见壁中刀枪隐隐,杀气腾腾,两边的侍卫都有些剑拨驽张的架式。但浑邪王面不改色,谈笑自若,畅饮如故。慢慢地休屠王也放下心来,开始畅饮起来。……

连饮数杯,浑邪王才道:“兄弟,大单于要杀的是我们两个,你我可是一根线上的两只蚂咋,你可千万别……”

“大单于是不是要杀我等,也只是你那边传来的消息……这汉朝千好万好,也不及我们自己的故土好呵!”此时休屠王的脸上挂着一丝阴笑。

浑邪王气道:“兄弟,汉朝皇帝可是把一切准备下了,甚至比你我当初提出的条件还要优越。你这一变卦可……”

“兄弟,实话告诉你,这几天,我又仔细地想了想,当了一辈子王,过不了那降将的日子。就算是我们无能,损兵折将没有保住河西的牛羊,可是我们终归没有丢掉一寸土地呀!现在河西不是还在我们的手里吗?我想单于他是不会杀我们的。我劝兄弟也不要降了。”

“可是兄弟你也不想想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单于一旦知道你我有投降汉朝的想法,这数罪并罚你我是断不会活路的!”

休屠王将手中的汉朝皇帝所赐的符节一扬,嘿嘿笑道:“如果真的不行,我就将这个献于大单于。”

这句话让浑邪王仅有的那一点点耐心也烟消云散了,早有准备的他甩掉脖子上的毛皮围脖,飞身跃起,拨剑在手,大喝道:“还不动手!……老浑蛋,你不仁,也休怪我不义了!”

休屠王哪里料到浑邪王在自己的领地还敢动手,一点防备也没有。

话音未落,只见浑邪王已飞身上前一剑砍去,取了休屠王的人头。

早已准备好的浑邪王手下侍卫,也纷纷拨剑在手,斩杀反抗的将领。一时间,大帐之内刀光剑影,杀声一片。

浑邪王提着休屠王的人头,大声喝道:“你们也都看到了,是你们大王不仁不义在先,现在我的人马已将武威团团围住,若欲顽抗,必要夷平武威!”

此时,只听到城外喊杀声惊天动地……

众将卒见再负隅顽抗已无意义,纷纷放下了武器,跪倒一片表示降服。

黄河此时起了雾气,守侯在岸边的汉朝大军皆隐身在雾气沼沼之中。遵照骠骑将军的命令,几百只皮筏劈开波浪,将战士和马匹渡到对岸。一万将士训练有素,有条不紊地渡过黄河。

再次面对河西这片他曾为之征战的土地,骠骑将军难掩激动的心情。在他的眼里这里已不再是征战的疆场,而是能张开双翼自由飞翔的乐土。再次呼吸到草原无拘无束的风吹来旷野的气息,他的眼睛竟有一点湿润。

前不久霍去病接到浑邪王派人送来的情报,得知归降发生了变数,休屠王临阵反悔,浑邪王带领手下人马对休屠王部发动突袭。斩获休屠王首级,抓了王后、王子,收拔其部下,一同向东南转移,准备入关。

为了稳定匈奴人的军心,他做出一个果断而又大胆的决定:命令人马渡过黄河迎接浑邪归降!

霍去病率部立马在高岗之上,远远地尘土飞扬,浑邪王的大队人马缓缓向东南迁移。渐渐的,越来越近,两军可以遥遥相望,都能彼此看清彼此的旗帜、铠甲。一边,是严整的军阵,旌旗飞扬,刀光闪烁;一边是剽悍的骑兵护着满载老弱妇孺牛车。那些强壮又骄傲的匈奴骑兵的眼睛里满含着疑惧。汉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使匈奴人开始怯步不前。必竟是交过战的对手,此时很多匈奴人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与疑虑。时间在疑虑中慢慢流逝,双方在恐惧中慢慢接近。

没有人知道匈奴人的投降是怎么回事,也许狡猾的大漠骄子早已埋下伏兵;没有人知道汉军的受降是怎么回事,也许当匈奴人放下手里的弯刀时刻,就迎来了自己的死期。

虽然没有刀出鞘,箭上弦,但是双方的气势上已经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汉军陈营寂静无声,只有一面面深红色的旌旗在风中飞扬,发出海潮一样的声音。这本身就是一种逼视,一种压迫,强势的压迫。

在这样紧张得要爆炸的气氛里,一个火星就可以燃出大火,终于有人站出来充当这颗火种了。只见一个休屠王部落的都尉挥动着手里的弯刀大呼起来,“兄弟们,汉军来此,意欲杀掉我们,兄弟们,我们不能不明不白地往火坑里跳呵!还不逃命!快跑吧!”

“是呵,休屠王的军队绝不降汉!”

的确在休屠王部下当中的一些人本来就不想投降汉朝,听到他这么一叫,便调转马头,向回跑。一时间尘烟四起,许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跟着向回跑,人恐马惊,局面大乱,有孩子和女人在马蹄践踏下发出惊恐和绝望的哭叫。匈奴人自乱了阵营。

校尉高不识大呼,“不好,匈奴人诈营了!”

校尉仆多道:“将军,看来情况不妙,浑邪王控制不了局面。”

“情况紧急,怎么办,将军!”司马赵破奴焦急地问。

“跟我来!”

阅读帝国双雄2009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