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霍去病一马当先冲下高岗,后面众将士紧紧跟随,一万汉军冲入混乱的号称十万的匈奴军中。要知道那里已经是,刀光乱闪,马蹄杂沓,如沸腾跳荡的滚水。如果没有超常的勇气与震摄人心的威力是难以想象的。
而此时最为骠骑将军的胆魄所震惊的一个人,当然就是已经毫无退路的浑邪王。他颓丧地立于马上,这人喊马嘶的混乱局面毫无疑义地告诉他灭顶之灾的到来。最初河西浑邪王之所以坚定地归降汉朝,保存这些部落遗众应当是他最沉重的心愿。而现在无论是激怒汉军还是休屠王旧部的倒戈,对已经人众凋零的河西匈奴部落都是雪上加霜。
霍去病带马一直冲到浑邪王的面前,大声质问道:“你可是浑邪王?”
凭直觉浑邪王判断出面的这位青年将领是谁。这是他第一次如此之近地面对这个传说中匈奴人的煞星,这片土地的征服者。可是没想到他是如此的年轻,坚毅冷峻的外表仍掩饰不住时时透出的几分稚气。
浑邪王颤颤巍巍地在马上施礼道:“在下正是浑邪王。”这个曾经睥睨大漠的匈奴王一下子显出了不可抑制的苍老,他想,现在河西仅剩的四万余众就任由这个年轻人处置了。
“我来问你,你可是真心降汉?”骠骑将军掷地有声地问。
浑邪王一脸的无奈道:“本王真心诚意归降汉朝,可是我现在已经控制不了休屠王的部下。”
了解了浑邪王的态度后,霍去病果断命令道:“命令你的部属立即放下武器,原地不动。其余的就交给我们。”
浑邪王的部属得令,纷纷下马,收起军旗,列成徒手队伍。
霍去病手举长剑高呼道:“我是大汉的骠骑将军。你等听着,但凡有乘机煽动奔逃者,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说完他纵马上前,只见剑光一闪,将那个还在煽动众人逃跑的都尉斩于马下,惊恐中相互踩踏的匈奴人立时安定下来。不过还是有想乘乱逃走的。
“拒不投降者斩!”只听骠骑将军一声令下,汉军的一列列弩手迅速扳下机簧,弓箭手弯弓搭箭,一时间箭弩齐发,如雨点般射了出去。
那些拿着武器逃跑的休屠王部众,成为了密集的箭簇的目标。他们纷纷落马,有的身中数箭,再也没有力量爬起来。突然箭雨嘎然而止,战场上的呐喊与哭喊之声也嘎然而止,死一般的寂静过后,逃跑的休屠王部属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地表示臣服。
浑邪王部三万人,收拔休屠王部下一万人,共计四万余众的河西匈奴部落,默默地跟随着迎降的汉军向着另一片陌生的土地行进。
浑邪王在霍去病的护送下,顺利地渡过黄河。
他感激地握住霍去病的手,“此次多亏了骠骑将军鼎力相助,焉支山下的匈奴人都知道你骠骑将军的大名呵!”
“你我是不打不成交!”霍去病道。“欢迎浑邪王来到汉朝,大王的部众渡过黄河后,可暂时到边塞安歇,我会亲自护送大王入京朝见天子。”骠骑将军表现得有礼有节,如今已逐渐显露了大将的风范。
霍去病与浑邪王两个战场上的对手,此时却有一种惺惺相惜、甚为投缘的感觉。此后他们之间的确建立了相当深厚的友谊,跟从霍去病的诸多校官均来自于浑邪王的手下。
远处祁连山起伏的山岭绵延不绝,高耸的山峰,白雪皑皑,气势磅礴。
近处铺满新绿的大草原,平坦广袤。武威城下一泓清澈可鉴的泉水,有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草原上。在汉军驻地的不远处就是匈奴人的营地。授降大军在这里短暂的停留与休整。
霍去病率部下迎接武帝的特使。只见一队车马远远地向这边驶来。
特使笑容满面,高声宣道:“为表彰骠骑将军此次收降有功,皇上特赐御酒二坛。”
霍去病率众将领叩谢皇恩浩荡。
搬御酒的时侯,一个亲兵悄悄打开酒封的一点点,立时酒香四溢,沁人心脾。满面征尘的将士们深吸着那醇厚的酒香,无不心旷神怡。
霍去病还在忙于清点此次受降的帐目,无暇顾及,便向亲兵道:“且将这御酒分给将士们吧。”
“将军,皇上亲赐御酒,怎好转予他人?”使者连忙上前阻止。
霍去病看了看他,“既然陛下将酒赐与我,自当由我来处置它。”言罢,霍去病利索的拔开塞子,顿时酒味上窜,浓香袭人。经风轻轻一吹,空气里瞬间播满了酒香。士兵们鼻翼未动,却觉得花香清甜,随之心醉。大伙儿巴巴的望着将军,谗谗的咽着口水。
“全军将士,同心协力,舍生忘死,理当共享。”
霍去病举起酒翁,右手一斜,如金黄般的液体便汩汩滔滔的倾倒入金泉之中。好些将士惋惜的叫了起来,霍去病仿佛没听到似的,又将另一翁御酒一并倒入。立时酒香四溢,引来士兵们的阵阵欢呼……
霍去病高声道:“天子亲赐御酒,全军共享!”
众将一时不知该如何行事。
“大家还等什么?还不畅饮?”说罢他自己先舀了一碗,一饮而尽。
将士们终于明白将军的良苦用心,想起了游走于生死边沿,甘苦与共的日子,一时感慨万千。大伙纷纷效仿将军,来到溪水边,争先恐后的掬饮泉水。也不知是那御酒太纯浓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金泉清凉爽口,甘甜纯美,似同酒味。喝过的将士无不惬意的大叫,仿佛世间最好的美酒也及他们所喝到的。
“什么马匹不够用?朕看你这个长安令的脑袋是不想要了!”
朝堂之上,武帝正为迎接匈奴降众的马匹一时筹措不齐,向长安令大发雷霆。长安令吓得浑身哆嗦,慌忙伏地叩首,“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向百姓租借马匹之事,臣的确是尽心尽力了,可是许多百姓都担心马匹一去不返,不相信朝廷,所以将马匹藏了起来。臣一时实在是无法筹措齐两万乘车辆。”
“什么筹措不齐,你分明是办事不力,却想出这许多借口,这样的庸才,朕留你何用,来人呐,将长安令交廷尉府查办!”
长安令叩头不止,连连求饶。
右内史汲黯看不惯武帝劳民伤财的作法,挺而出班,“陛下,长安令何罪之有,匈奴浑邪王投奔汉朝,值得欣慰。陛下只要吩咐各县用驿站车马,把他们一站一站地送来长安也就可以了,何必再挠乱京畿百姓?”
“入我大汉,便是子民,岂可慢待?”武帝自知理屈,还要强辞夺理。
“我朝子民亦何时受此待遇?”
“朕还不是想让四夷见我大汉仁者之风,以便接踵依附”
汲黯毫不妥协,“陛下,这么多年的讨伐战争,已使府库空虚,无力购备车辆,何必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来奉承一个来降的夷人呢?臣以为陛下此次非明智之举!”
武帝心中气恼,但又不好发作,只好道:“好,好就按汲爱卿所言,命沿途各驿站的车马将浑邪王部属接入长安。”他转而向长安令没好气地道:“长安令,你还傻瓜似地站在那里作什么,还不快去操办?”
长安令拣回了一条小命,慌忙叩首道:“臣……臣遵旨。”
这一日,恰好春雨绵绵。
雨中春树万人家,九天阊阖开宫殿,歌舞人间稀有,豪华盛宴,万民欢呼。……
走在长安的繁华大街上,浑邪王不禁赞叹。“真个似人间仙境一般呐!”
“父王,这回您相信我没有夸大其辞吧。”说这话的是浑邪王的二儿子鹰庇,在第一次河西之战,他被俘押解到京城长安,不过他并未受到虐待,而是一直得到礼遇。长安的美丽与繁华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曾多次修书给浑邪王劝说其归顺汉朝,他在此次河西归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久处塞外荒寒的匈奴人,如同进入一个神仙般的梦境里。长安的繁华,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他们更加愿意死心塌地地伏首称臣。
巍峨的宫城,金壁辉煌的宫殿。头带冕旒,身穿赤色龙纹衮服的大汉天子威严地端坐在朝堂之上。
浑邪王率众向汉武帝行君臣的叩首大礼,“罪臣浑邪久仰天子如旱苗望雨,今日终得夙愿,即为大汉天子牵马执镫也心甘情愿!”
端坐堂上的武帝自高兴异常,“匈汉本应和睦相处,奈何单于悖逆人伦,屡犯汉边,使我汉民受尽暴虐,方才奋起攻击。致使两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为祸百端。今得浑邪诸王,乃上天赐予朕的最好礼物!”
浑邪王率部从齐道:“天子仁义宽厚,爱民如子,乃天下圣主!”
武帝听到夸赞,心花怒放。
“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收降,处理混乱局面有功,匈奴四万军民全部倾心归服。由于骠骑将军接连出兵作战,使得黄河上游和边塞地区几乎可以再无边患,幸得永久安定和平,故加封骠骑将军食邑一千七百户。”
霍去病叩首谢恩。
“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顺我大汉,封漯阴侯,食邑一万户,赏四十万钱。”
浑邪王连忙叩首,“臣叩谢吾皇万岁,万万岁!”
武帝接着宣道:“着封浑邪王子呼毒尼为下摩侯,部将雁訾为辉渠侯,禽黎为河綦侯,调离为常东侯。”
四位匈奴部将皆叩头谢恩。
最后武帝宣道:“所有匈奴降众分散入住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朕允许汝等仍旧保持匈奴原有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其居住地称为属国,建制与郡平级。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徭。”
整个皇宫都响彻着山呼万岁之声,一时间,皇恩浩荡,皆大欢喜!
“哐”牢狱的大门被打开,一束久违的阳光照射进来,刺得人眼睛无法睁开。休屠王的王后阏氏、王子日与弟弟日伦,从牢狱中被放了出来。
只见狱吏展开卷宗高声宣道:“休屠王中途背约,拒不降汉,皇帝陛下旨罚休屠王王后、王子没为官家奴婢。”
宣罢他指着阏氏与日伦,道:“你,你,你们二个跟着我走。”
小日也紧跟着母亲,被另一个狱吏拦在一边,“你不能去,你是被派到少府给皇帝陛下养马的。”
小日闻听惊慌失措,呼喊着母亲。不能相聚在一起的母子,彼此张着手,痛哭失声。……
这样的情景连见贯了生离死别的狱吏们也不免心生同情,摇头叹息,“哎,看看人家浑邪王他们封侯拜爵,再看看你们,虽然也是王后、王子,却落得这般境地,这都要怪你们的父王不守信用,出尔反尔。”
阏氏擦了擦眼泪,将扑到自己怀里的儿子轻轻推了出去。“日,我的儿子,坚强些。娘亲不在你的身边,你只有自己照顾自己了!”她是一个淑惠而又坚强的女人,正是在这样一个母亲的教导之下,儿子金日日后以异族王子的身份成为汉王朝的著名贤臣。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的小日也坚强起来,“娘,你放心吧,娘,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高大的宫墙、厚重的城门使得一家人天隔一方。
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两次出击,给匈奴以沉重的打击。祁连山下的河西地区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大牧场,后来南北朝的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所描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色。而此时,匈奴人却不得不放弃这快宝地,向西北撤去。
匈奴的山歌悲切地唱道:
亡我祁连山,
使我牲畜不蓄息。
矢我焉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
至此,汉朝的西疆又向西北推进了一千八百里之遥,直抵西域(今新疆、中亚西亚东部),汉武帝逐在此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浑邪王呈现的这块广袤的狭长地带,后世称之为“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的咽喉通道。
阅读帝国双雄2009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