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一章 老李的故事(自荐)_八零后光辉普照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零零一章 老李的故事(自荐)(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像一包屎一样谁踩到算谁倒霉其实你我真的像一包屎一样只能生活在狗的鼻子下——韩寒我们正在讨论人和屎这个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她正在为屎一样大发感慨,我说这文章的主旨不应该是屎,而是最后一句:“只能生活在狗的鼻子下”,在争执不休的情况下,最后只能以你我真的像一包屎一样的结论结束,然后匆匆完成了一天我最痛苦而又不得不忍受的宛如嚼蜡的性生活后疲惫的睡去。

讨论这样无趣的话题的当然是中学教师,因为中学教师主要工作的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在讨论类似的问题。本人二零零一年毕业于某师范院校,引用校长的话,你们大专生是一个狗屁,要不是命好,搭上了改革春风的末班车(二零零二年就考试择优竟聘上岗,所以我也曾为自己命好暗自庆幸,幸亏我少上了高五,不然也落得和零二年毕业的师兄妹们一样的不幸遭遇,让那些初中文凭的民请教师大骂大专生是狗屁),幸得对不起这八百元的高薪职业,你连狗屁都不是。其实我们的校长才是初中文凭,说这话的意思三分直率加七分嫉妒,这是我的理解。真实的情况是,我刚毕业才五百八十元,我得感谢这次金融危机,一下子使我们的工资涨了三百多元,而且还在涨势之中。这样我可以堂而皇之的买辆四十元的二手自行车,不至于回家的时候和学生们混在一起,让人无法辨认我们职业的地位。

从教这八年,我深受这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洗礼,深刻地体会到中学教师真像一包屎一样谁踩到算谁倒霉其实你我真的像一包屎一样只能生活在狗的鼻子下这首诗歌蕴涵的深刻哲理。

我生活的广阔天地只是两个光秃秃的像两半屁股一样没有生机的黄土高坡间的一座修于八十年代只有两排教室、一排宿舍的学校的一个十平方米大的一间土屋子,为什么说广阔,因为这里是我生活(吃、喝、拉、撒、睡),工作兼娱乐修身养性的地方。一张床,这是我睡觉兼性生活的地方。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床就是几页长短不一的破板拼凑而成的,所以,性生活才刚开始一怕影响隔壁同事,一怕床塌所以就不得不戛然而止,我怀疑我的性生活频频告急与这张该死的床有直接的原因;一张像样的办公桌,这是我工作兼谱写辉煌人生的地方;还有一张破桌子是我做饭的地方,做饭的旁边有两个盆子,一个用来洗脸兼洗上衣一类的东西,一个用来撒尿兼洗脚还有洗内裤一类的事;另外,我还颇费口舌从后勤主任那里多要了一张课桌,那就事我娱乐兼修生养性的地方(那张桌子我用来练毛笔字,因为练字成家无望,再加上我校的一位字写的不错的老前辈对我的蔑视,说我没那个慧根,最多也就是练成一个人死了写辆副对联的本事,其实这位老前辈也不过人死了给人家写副对联的本事,而且全凭他老的面子。为什么死了人的才写对联,是这样的,因为过年或每逢办喜事人家都买了打印的对联,而且图文并茂,这个当然比写的好看些,引用老前辈的话,是他们没有欣赏艺术的眼光。不管怎样,反正人家只要是死了人的就请他老写对联,也许他写的字与丧事有相似之处吧。尽管这样,我还是必恭必敬的把我练字的这事委婉的说成是修身养性),也是我唯一除了工作之余能做的一件娱乐活动了。

我打算拍几张我工作、生活兼娱乐活动的照片,放在此以增强小说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性,结果因这辈子恐怕享受不到拥有一个数码相机而作罢。

这里的“我”是小说里的“我”,并非真实的“我”,为了避免人家拿自传来读,我得变换一下人称,其实这里的我,指得就是:“老李”,也有人经常叫他“老先生”的,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混,是不老不成器的,老李刚毕业才八年,就冠以“老先生”的头衔,可见老李也曾经出过分头。

那还得说到老李刚毕业的时候,老李刚毕业带着满腔热血准备奋献教育于一生。虽然老李在师院的时候,没有成功吻过某一女孩的额头,也没有拉过某一女孩的手,缺少了创造诗歌灵感的基本环境条件,但老李还是热衷于诗歌创作的,虽然从来没有发表过一首,但老李不乏创作诗歌的浪漫情怀,这给他以后适应新课程改革是有好处的,因为在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里,没有创造激情是不可能浮出改革的大浪潮的。

老李一上岗,学校就得以重用,语文兼英语兼历史教师再兼以班主任,那时的日子,老李虽苦尤甜,起早贪黑,全力以扑,从来没有怨言过自己的生活怎么渡过,家有老父丧失劳动能力,但又不得不自力更生,还有自己的终生大事,一切的一切,他都没有想过,但他有一个毕生的信念,就是谱写自己辉煌教育生涯的一生。

前面说过老李出过分头,就是老李带的第一界学生给他争的光。老李视他的这一届学生为命根,不管是那方面,老李带的这个班都表现的佷不错,全级前十名老李的班上就占到八名,而且前六名的地位牢牢被他所带的一班把持,这使得老李春风得意,美不胜收,每天都像现代诗歌激进派的先锋,表现出势不可挡之势,真是大有大学校园生活气息之遗风。

老李带这个班的语文,每次考试及格率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三年末的中考,及格率更是高的惊人,百分之百,一下窜到全县第一名,都超过了县一中,我校有六名考上县重点一中的,老李的班就有五名,真是黄天不负有心人,老李的负出得到了回报。但就是这次出分头,老李差点被发配到边远山区。

话说老李正趾高气扬,却招来同事的普遍不满,不信的是,老李更是成了校长的眼中钉。有一次校长借一次机会杀杀老李的威风。那是一次值周总结,老李总结卫生情况,顺便说了一句没打底稿的话:“卫生同学们搞得都不错,但就花园的树底下有树叶是佷正常的事,同学们就不必扫了,我正准备欣赏落叶的豁达与直率,却不料被同学们不仅连树下面的扫光,而且连树上的都扫荡光了,当然同学们为了不至于天天扫落叶”。此话一出,校长立即回房,气得鼻青脸肿。马上命人传老李,老李先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狡辩了两句,却被校长呵斥道:“你不想待了,就自己另寻他路,我们这里不缺中文教师”,老李道“从这里出去,还论不到我吧,是我成绩带的高了,还是我教的学生太好了”?当时校长大有报告县教育局长之势,于是几位识大局的老师把老李硬是推了出来,之后的事是以老李向校长赔不是,再加几位老前辈的竭力劝说下才告一段落。从此,老李和校长有了一层说不清的隔阂,其他同事免以引火烧身,于是和老李保持距离,老李从此变得更加孤独。老李从此低调做人,性格趋于“归依佛门”。老李借诗云: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道出了老李的精神状态,也不乏乐观,豁达的进取精神。

老李虽有从此长期沉默的打算,但他至今不知道自己那句话说错了,佷是不安心,曾想向同事寻问,但同事大都不愿再提此事,也不愿与老李同流合污,以免惹火校长。老李猜测,也许他说话的语气篡夺了校长的语气或哪儿该扫哪儿不该扫的抉择已越权,只是猜想而已,实质答案不得而解。

从老李以后的行为来看,老李并没有归依佛门,而是为教育事业默默奋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因为老李在后来还曾得过一个什么杂志的什么作文辅导一等奖,不过,再也没有引起过校长的重视。真是:“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因为作为同事的我,虽不敢表态,但我觉得老李真是教育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凭老李一身赤丹。

还有一次是公开教学,使老李与校长的矛盾再次升级。那次公开教学,好像老李讲的是《出师表》,整堂课上,老李讲得是激情澎湃,声泪俱下,尤其是读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时候。错就错在老李让学生实践这一环节,他竟然让一个学生把这句话联系自己的实践模仿地改一下,不料那位愚蠢的学生竟没有将乱世改成太平盛世,更愚蠢的是老李,他竟然也实践模仿了一下:“臣本布衣,躬耕于高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同事”,也没有去掉“乱世”,此话一出,校长立即鼻青脸肿,勉强忍耐到下课,因为当时距离下课就一两分钟。

事后,校长组织了多次全校大会,又开展了几次整风运动,目的是为了肃清不良思想的侵入。老李那段时间真是像“破鞋”,幸运的老李生在八十年代,不幸的老李又经历了一次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之后的老李,性格更是复杂,但我见证的老李,他仍然没有放弃奉献教育事业毕生精力的人生信条。在这次文化大革命中,老李更是雪上加霜,老李失去了他唯一的亲人,六十多岁的父亲。现在只剩下唯一的他和唯一老李一生相许的教育事业了。

再说这次整风运动,其影响还真是不小,消息传到县教育局,教育局多次开会得出结论:“要向我校学习”。于是我校一下子一鸣惊人,全县学校大小领导,前来取经。我校还夺得了“全县文明思想先进学校”的大匾。这其中最受益的就是我们的校长,由于突出的贡献,校长得以荣迁,进了县教育局,我们换来了新校长,是一位年轻校长,预示着这次文革即将过去,即将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老李是否被平反,据县教育局的精神,没有发配到边远山区,就是对老李的网开一面,但在学校接受再教育,每天都由政治辅导员的监督,而且要求老李在每天的政治笔记和每天的教案后都要写字数不少的“反思”。后来,这一反思的伟大创举,变成“教学反思”,应用于全县每个教师的身上。

后来,老李的生活一直像一坛子死水,没有波澜的同时有些发臭,直到有一天,一个注定要和老李结婚的女人出现,老李的生活才有了可写性,于是我又接上写了。

这个女人会是谁呢,传说这一女子因高考补习八年没得考上师专而精神有些异样在亲人的哀求下和众人的劝说下终于明白人活着,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的道理后,勉强拉倒考师专的念头的一位奇女子。再说这一女子模样还不错,加上有文化,虽与我们这些考上师专的只差那么一两分,但在当地也可以算作是有文化的人了。以这样的条件,你说能看上老李,也是老李的福分,因为我们几个同事再加上我也试图把这奇女子弄到手的美好愿望分别破灭后我更是祈福于老李的福分了。

鉴于这女子的才华,她被当地一所小学聘请(工资:三百元每月,比我们的少了一半),这才有了我们几个争相求婚然后和老李一拍即合闪电式结婚的绝好机遇。总之,那女子认定了老李,我们几位还曾为这女子鲁莽作出的错误抉择深感惋惜,这也证明了她精神的确有些异样的传说的真实性,于是我们的内心也就多了几许安慰。

老李是成家了,他终于可以再次立业了,结婚后的一段时间,老李的性格有些好转,这些都是学生之间的议论。说:“老先生上课态度平和,幽默诙谐,民主平等,落落大方,但就是不苟言笑了一点”。这也许是老李今生得到的最大褒奖吧,关键是学生喜欢他,这也许是老李坚信“献身教育事业”这一人生信条的唯一理由吧。

年轻校长上任后,老李和校长再没有了什么关系,老李这样的人是不懂地巴结校长的,校长也对老李的态度是若有若无,再加上新任校长也不像老校长那样死板,把祖国的教育事业没看地那么真,他是从来没有代过一节课的专职校长,据说领导经验特别丰富,从来不和下面的同志闹分歧,而且和上面的领导关系搞得也特别好,再说,新校长在校的时间还不到一学期的三分之一,大概每周只有星期一开例会的时候才会出现。据校长会上通告,由于县里会比较多,所以不在校的时候,希望同志们自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有在校长不在的自觉的时间里,除了老李,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教师,当然也包括副校长之内的所有老师都不自觉,特别是学校领导集团,当然他们不自觉的表现也只有挖坑(一种扑克玩法)和喝酒两样娱乐活动。当然这个过程的谈资也少不了关于老李的女人和其他的一些女人。

之前说过老李的女人是位奇女子,当然没有夸张和贬损之意。我们学区就有一位高考抗战八年而终于考上师专的奇男子栾子,他现在当然是我们的老前辈了,任职于县第三中学,而且在高考当年,被某家报社连载,一度发扬栾子精神,那可是省上出了名的,后来县教育局很是重用。而这女子也抗战了八年,只是差点儿没考上而已,再说从这女子以后的工作表现来看,也的确算得一奇女子。同样和老李一样,一上岗学校便委以重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老师再兼以班主任。本地老师比较缺,尤其是小学,包班制,但是也分配开来代课,就是从小学一年级直代到六年级,每天都要从一年级成长到六年级,而且刚上岗的教师还要重复几个班,按照学校的精神,我们要给年轻教师加压力,加动力,创造他们成长的良好环境。老李刚上岗的时候,深信压力和动力的诱惑,每天感觉到自己都在成长,老李这辈子从来没有感觉到现在的自己成长地如此之快,大概是以前年幼无知。实际情况是,老李理解失误,从老李的工作历程来看,领导集团一致认为老李不但没有成长,而且无药可救。所以老李到现在还是我们学校的全才,这个“学校的全才”有明显的贬义,按照领导培养人才的思路来看,做一名教师,你首先要专,然后才能成为专家,尽管老李和我这样的人还是学校的全才,也意味着我们承担了学校的大量工作,但还是在学校没有地位,一直受到只代一门课的专家的屡屡鄙视。老李深知成家无望,也明知其中原由,但就是不开窍。老李的解释是在教育这一行业,是一片神圣的净土,我不巴结领导,应该是符合育人精神的。老李他大错而错了,要不是一位和我要好的识大局的师兄告密我,我也许和老李差不多,但事实情况是我只是比老李专了那么一点点,因为我第一次去给领导拜年,咬牙切齿地拿了两百多元的“五粮醇”,开学马上减掉一节课,我才明白其中道理,原来你要想在这一行业混,即使不想当领导,要成为专家,也要探寻到这个不为传的秘密。

后来和几位识大局的同事窃议,有位想当校长的家伙,请我等五位要做他的保人,代十万跑关系,当时,吓得我差点没出气,十万得多少年还清呀!有人告诉我,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十万,而是成功或不成功的问题,要是成功了钱还算个狗屁,费不了一年就搞定。我这才恍然大悟,老李和我是多么心胸狭隘呀。

至今,这样天大的成功秘诀我是没有传给老李,不是我对老李不义,相信老李也没有当领导的心思,哪怕是让老李成为专家,我都没有告诉,我至今总觉得对不不住老李,因为像老李这样献身教育的人如果能成为专家或成为领导,那还不是教育之福吗。我觉得扶植老李当校长提拔我无望,所以也永远不可能透露这天大的秘密。

老李他到现在虽然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专家,但他还没有悟透他至今为什么老是考核倒数第一,这里有更复杂的阴谋,这就是老李老是考核倒数第一,而老李的老婆老是考核排在前面,甚至是全学区第一,只所以有这样的矛盾,老李至今迷惑不解。这也为老李的女人为什么是一“奇女子”这一称谓作了解释,同时也否定了她精神有些异样的传说,这也使我们几个曾以为她精神有些异样而选择了老李而暗自庆幸的家伙后悔不已,现在毕竟是老李的人了,不然我们几个大有从新追她的愿望了。

老李成了小家,也就是自从他有了老婆以后,他对祖国的教育事业更是卖命,学生更是喜欢老李这门课得了不得,以前代出去的学生也长来看老李,这使得老李欣慰不已。

我以为老李从此可以过平凡的生活了,虽然永远成家无望,但总可以桃李满天下了,人一辈子当老师最大的愿望不就是个桃李满天下吗。却不料那天传出老李两口子吵架的消息。

吵架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老李的女人才拿每月三百元的工资,我想老李也不会嫌老婆的工资少,老李也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果然不是,而是老李的女人要拿工资的全部再抽一部分老李的工资去给我们中学的校长拜年,老李大惑不解,因此吵架。夫妻吵吵架,太正常了,何况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老李两口子吵过架,但老李两口子的关系从此有了裂痕。

我们从来没有亲自见老李俩口子吵架,每次吵架,传出来的消息总是因为钱,这使得别人大惑不解。我知道,老李上学贷的款我不清楚,但就结婚,贷的款就要三万,我想老李俩口子因为钱吵架的传言也不为过。老李是个精打细算的人,非常会过日子,他什么时候给我算过一笔账,说,他每月存工资的三分之一的话,一年就是三千,二十年就还清银行的贷款了,如此推算,他上大学代的款至少也要三万。老李生于八十年代,现在也快三十的人了,这样算来,老李五十岁就会还清贷款,六十岁退休的话,有十年的时间为家里存一笔钱,以备孩子上大学。

至从老李的婚姻出现裂痕后,老李变得像一尊佛,这也许就是学生说的老李不苟言笑的原因吧,当然也和那次整风运动不无关系,还有失去亲人等等。总之,老李上课时的神情有些木讷,这也是我们评课时给老李老提的建议,老李从此以后也没改掉,直到现在。

老李成了一尊佛以后,其精力更是转移到教学上,他以习惯了像死水一样的生活。老李也没什么嗜好,不喝酒,不吃烟,也不懂得棋牌一类的游戏,他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练习毛笔字,虽然还未曾有人请他写过对联,但他仍旧持之以恒,按照老李幽默的说法是他死了以后再不请人写对联,要自己写。我们却耻笑老李真够葛朗苔。

老李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但收效甚微。与之相反的是,老李的女人却如山间竹笋,节节高升。刚上任不久,就夺得了全学区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从此以后,老李对新时期领导的态度有了些变化,老李认为学校领导不因为自己的女人是非正式的而另眼相看,的确明主了佷多,老李也借着老婆的光环,得到了许多好处,比如其他同事也渐渐的不和老李划清界限,老李也渐渐的容进了这个集体。对此种情况,校长也曾和老李谈过一次话,说:“老李呀,你现在应该改变一下观念,再不要自命清高,你看你老婆,不就是个例子吗。文凭高,课上得也不一定好,我这辈子,最不信的就是文凭,不管你有硕士、博士文凭,在我手底下干,只要课上的不好,我这庙小,也容不下他”。老李也默认其中道理,虽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这次谈话后,据老李透露,我们的新任校长也是初中文凭,毕业后一直在学区当会计。

这次谈话后,老李对自己的女人有七分的敬畏和三分的害怕,以后吵架,老李的女人都像对着木头骂,老李就是不出声,老李也渐渐的变成了我们这里的模范丈夫。真是老李只知其中滋味。

老李和校长的关系,没有因老李对新校长的态度变化而变化的,也没有因校长被换掉后就改善了,而是老李在教育局的形象再不可能有多大的变化了,况且老李的前任校长现在就是教育局的领导。这是一些老前辈投足教育一生归纳的经验,就是你不要给领导种上坏的印象,一旦种上,你这辈子成家无望,而且也不可能再成长。老李的教育生涯就这样的匆匆被定型,这让我们这些正要奋献一生于教育的年轻同志望而却步。

老李的一生势必碌碌无为,但老李两口子对教学视死如归的精神不时引起包括我在内的其他所有教师的一再贬损,其实也就是我们所有教师的教案都是三本的时候,老李两口子的就是我们的一倍,六本。我对这种对比之下领导经常因此而批评我们而表扬老李两口子感到佷是不满,尽管表扬的主要对象是老李的女人,而老李只是沾光。这里要补充的是,老李的女人在得了那个全学区优秀班主任后,不明不白的就调到我们的学校,其理由是我们学校英文教师奇缺。而且老李的女人最擅长的就是英语,虽没考上师专,却据说他没考上的原因只是中文特差,才考五十九分,想一下,要是语文考一百分,那还不比我们好吗,至少也是一个师专生。这样老李受政策的巨大优惠引起我们全校教师的极大关注,众人私议的结论是老李两口子肯定又花了至少一万,而具体情况老李死不承认。

阅读八零后光辉普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