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原创首发
送子千金不如送子一名,叔德同志和我一样,也迷信这些东西,不然怎么会在自己的儿子取名上花费这么大的心思,当然他没有料到“世民”这个名字会是将来的皇帝,而且会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如若是这样,叔德同志作为父亲,我想也是不想看到这一幕的,按常理,也许会把“世民”这个名字送给长子建成,这样就会避免历史再重演,“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悲剧,当然世民是没有给建成作一首七步诗的时间,以我对建成的了解,即使给了时间,也是白浪费时间。
咱们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只是想把“什么人干什么事”说透彻一点,当老师的都这样,知道多的多说点,知道少的少说点,不知道的胡说点。[.zhuixiaoshuo]
说这么多只是想证明“世民”的确出身不凡,你不是说世民对读书人的秩序的贡献吗?犯不着这么复杂吗?当老师的通病?不复杂化讲什么,我已声明过我确信有职业病,即使不上课,谈对象也这样,见谅!
虽然只是证明一下他的不凡的身世,这的确说明科举制度这种读书人的秩序却不是一般人都可以规定的,哪怕是皇帝,这是一个时代赋予“世民”同志完成的大任,说的有点玄乎,就拿现在我们这套教育体制,是读书人的这种秩序发展到今天的时代产物,就算上那个教育部部长或总统,他一个人说了是不算的,如若是能算,谁还不希望改变咱祖国体制教育的现状,提高国民素质,简单来说,哪位热心的爱国人士不愿意生活在一个高度人文素养的国度,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得良好的教育。
扯大了,胡说。
还是具体说说世民同志对读书人秩序的具体贡献:
由于唐代以来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例如贞观以后,仅国学生就有8000余人。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因此被称为“生徒”;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谓之“乡贡”。唐朝对“乡贡”报考者的要求也不甚严格,除作*犯科者不得参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参加,应该说是比较开明的,“生徒、乡贡”这二种人是科举的主要来源。
有了读书人,才有了读书人的规范和秩序,那么上帝赋予世民的大任,干大事的环境就产生了。于是他扩充国学规模,大办官学教育,于是教育的本质就要改变,不是完全为了提高人的素养,而是变成了给封建统治者培养奴仆或给华夏族培养人才。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常举就相当于现在的考大学,每年定期举行,当然现在的考上大学没有唐朝那个时候风光,现在一个狗屁都可以骂你大学生是个狗屁,在唐代,谁敢骂秀才是个狗屁,除非长期科举而没有科举上的精神失常者,就连范进精神失常,也是没敢口出狂言。制举就相当于现在的不定期的招聘会,其具体情况,也没有现在的那么科学。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对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荐而来而未能得,所荐州长官甚至还要受处分,以至于后来参加考试人数非常少,唐高宗时曾被停止过,此后也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明字科旨在选拔对书法、文字有专长的人才;明法科旨在选拔熟悉法律的司法人才;明算旨在选拔精通算术的数学人才,以上科举多被世人所不屑,因此不被人所重视。一史为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其中之一的人才;三史则是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著作的全面人才;开元礼是对玄宗开元二十年修成并颁行《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的内容进行考试;道举主要考《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典籍;童子举的考试内容是要求十岁以下儿童熟习一部经书和《孝经》、《论语》。以上几种由于不常举行,因此,在科举中的地位也不重要。因而,明经、进士两科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两科。在隋时,此两科的主要内容是试策,唐初不断变化增加。太宗贞观八年(634),进士科加试读史书一部;高宗调露二年(680),进士科加试贴经,永隆二年(681)明经加试贴经,进士加试杂文。玄宗天宝(742-756)年间规定:明经先试贴经,次试经义,最后试策;进士先试贴经,次试诗赋,最后试策。至此明经、进士两科开始有所侧重,明经重“贴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也许听起来够复杂的啦,但比起现代的考公务,只是小巫见大巫,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确出现“公务员”一词的概念,但也不同层次的选拔了各方面的人才。比如陆贽、裴度、刘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进士侧重考诗赋吗!
当然在世民那个时候,读书人的秩序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的“八股”,所以一定程度上还不能以陆贽、裴度、刘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等来对科举妄加评论。他们都是进士出身,比起孔子那时的私办教育,是绝对不可以标榜的,所以现在都在标榜孔子吗?在世界上也兴起了孔子学院热?我希望是名副其实,继承孔子的办学理念,把提高人的素养的革命进行到底,我们中国人也不是以孔子和孔子的弟子三千而自豪吗!当然在孔子的学生中也不乏有奸诈的政客,相对于现在来说,这绝对是老师的荣耀,比如现在的大学搞排名的时候,就要参照你这个大学产了几个总统,当然还有曾经出现过几位文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或哲学家之内的。
阅读八零后光辉普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