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节 武则天_八零后光辉普照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04节 武则天(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起点首发原创

关于武则天的出身,各种迹象显示,出身寒微,那时大名鼎鼎的骆宾王也说她“地实寒微”。武则天虽出身寒微,但从小是个男孩性格,不喜女红且不习女红,唯喜读书,以她后来给读书人的秩序做出的贡献来看,不亚于现代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除了知书达礼,还关心时政,深谙政事,可以说武则天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有政治抱负的中文系高材生。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现代的大学生是不具备实践这一环节,而武则天具备,她不但读了万卷书,而且还行了万里路,从一个书生变成一个资深的政治家,光读死书是不行的,还得行万里路,这样历练了她的阅历,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为了后来成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奠定了基础,后来正史评价:“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的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洪贞观’”。

武则天的生活条件可能比现在的小康还殷实点,因为父亲是个商人,虽然那个时候地位低贱了点,但生活殷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尽管商人在历史上都被人们不同程度的嗤之以鼻,而且什么奸商或无商不奸之类的话基本上连商人自己都默同,但事实证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高洁的名声,就要甘愿清平,不甘愿清平就要从商,沦为奸商,但的确是少饿肚子。这样殷实的家庭生活条件为武则天的成长创造了成长的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书读,有钱旅游,当然眼界开阔,这样他才能有远见的卓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zhuixiaoshuo]

这里要特别说说读书人,像武则天这样的算不算读书人,但她没有受过读书人秩序的规劝,直接点说,没有受到当时科举的毒害,但人家的成就怎么样,这样的读书人也许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偶像吧?书能读到这个份上,也算是“读书、安家、齐国、治天下”的最高诠释了。

这样的书可读,这样的读书方式值得考究,这样的读书人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读书人”,这样的读书人才不枉读书人的称呼,这样的读书人才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历史的推崇。

这样的事都属于读书人的事,但也是读书人自己解决不了的事,你成长在什么样的“读书人的秩序”中,什么样的秩序就规劝你,这样读书做人,不能那样读书,不能那样做人。我只是说这些读书人的事或故事,而不是说“读书”,反对读书或者提倡回家去放牛。

书还是要读,这关涉人的成长,人文素养的提高,简单的说,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类从野蛮到文明,这是一部证明人从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转变的发展史,否则,是历史的倒退。

所以,关于读书的事是大事,关涉人和动物根本区别的大事,尽管人在一定程度上还需在动物的前面加上“高等”一词的修饰,但所谓的读书人特长是惯于把这个修饰去掉,读书人的“皮子”去掉,就像我们校长说的“如果我脱掉教师的这张皮,也和你一样(是个流氓)”。哀哉!悲哀!这样的人,不但是读书人,而且还是教人读书的读书人(俗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读书人,真是,悲哀。

武则天非常关心读书人的事,也非常关心读书人,有次她亲自殿试,看到考场上有位衣不蔽体的寒士,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过去在他的头上摸了摸,这一摸,可不是一般的抬举。你想,就是咱们普通的教书匠,身份当然在孩子眼里是高大的,给那位学生头上摸摸,他都会浑身上下、从心里到心外都激情澎湃,其受到的鼓舞,是不言而喻的,这样让其他同学甚是羡慕,当然了,有些同学会由羡慕而产生嫉妒的。

武则天当时的举动,可以说是惊动了这位寒士,当然也惊动了四座,从这一点上足以说明武则天面对自己的学生,绝对是一视同仁,从不嫌贫爱富,当然也不以穿着取人,在他眼里,更关注弱势群体。

当然,则天同志创立殿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防止作弊,当然了,就像现在高考集体作弊一样,她亲自殿试,就是主要防止官员和那时的老师们作弊,以防贤才被扼杀在这些人的手中。这样爱惜读书人的创举,只有则天同志做到了,他那时贵为龙体,但还是亲自监考,这不仅仅是为了打击作弊,极大地表现出了他爱惜读书人的程度。就说我们学校这样的考试,领导们都不可能亲自监考,而是领导集团集体在那里喝茶片闲传(胡聊),足以说明监考可不是一个舒服的工作,平生当老师,深感天底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监堂了,我监考如座针刺,两个半小时下来,浑身酸痛,有这样亲身感受,所以我特别敬重则天,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领导。

则天用实际行动为读书人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当然以现在科学明主的眼光判断,则天创造的这个环境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至少能进入皇宫殿试的,是极少数的人),当然这是对读书人的秩序最大的贡献,也是对读书人最高的待遇和关心。

当然这样的思想,是读书人的思想,不是读书人,就当然不理解读书人了,那还什么时候能想起关心读书人呢!

关于武则天同志的思想,我只能是在一些蛛丝马迹里猜测了,因为要了解一个人只能对本人一番采访与交流了,但就客观原因,本人来不了现场,单就从她的著作里考究她本人的思想,据我了解,则天同志不喜欢写小说。要是他写小说,就像红楼梦,咱们还成立一个什么红学研究会,考究一下作者本人曹雪芹的思想。我也想到了,则天是没有时间写小说,或者说写小说是没落了的读书人的事,那些成功人士那有一个想着写小说的,就像韩寒、郭敬明这些写小说的出了名的,都纷纷要改行,这是我网上看的,如若是不打算改行,也是试探到其它行业还不如写小说挣的钱多。

我从则天同志造的几个文字里,就可以猜测猜测她的读书人的思想了,比如她给自己取的名字,武曌的曌字(我半天打都打不出来,这样取名字,可只有则天同志享有这样的特权),就可以看到她本人对清正廉洁的向往或个人思想境界的写照,上面一个明字,下面一个空字,阴阳解构为:“日月当空,光明磊落,此人心胸宽广,后必成大事。”

事实也证明,则天同志正是上帝赐予了她这个名字后,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还有那个国(圀)字,我觉得比现在的这个国字要好的多,“圀”这个字意蕴真切,足以见创造这个字的人心胸宽广,四海之内、八方之土,都在我自己则天的口中,此等人不当皇帝,谁来当皇帝;而创造今天的这个“国”字的人,足以见是个小人物,他既想口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当个王,又怕被人民唾弃、历史讥讽,于是不得不在这个王子上点上一点,以掩饰自己内心的阴暗和恐惧,但还是能看到创造这个字的人小小的阴谋,“国”字把一个玉子含在口中,阴阳解构:“金玉其内,败絮其外。”想,把一个玉含在口中的人,这样的人也许只有西方文学史上塑造过类似的人物,那就是守财奴“葛朗台”。西方特殊的环境里才能创造出此类人,在东方,有着几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国土地上,是万万不可以有此等人滋生。

地(埊)这个字,表意明确,三岁的小朋友都可以明白“地”就是由“山”、“水”、“土”构成的,如若是中国的汉字都这么表意明确,那国语也不至于好奇的外国人深入研究一番之后,无奈惊叹是“天语”,是“神”的语言,外国人习惯把自己搞不清楚的事都规划到神秘的“神”,不了解这些鬼子的人,还以为是他们对咱们的母语有多么崇拜,多么敬仰,其实就是他们不理解的意思。

如若是我们的汉字都像“埊”这个字,就像外语都是由abcd┅┅构成的一样,也不至于有些有远见的人担心中国的方块字在数字时代的竞赛中处于被动,中国电脑科技不发展,罪魁祸首是方块字严重阻碍了我们软件程序的发展。如果真是这样,则天同志是有远见的,也许那时他已意识到几百年后,电脑时代必将到来,但由于当时读书人秩序已非常完善,没有一个人,独自一个人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种现状的。

读书人发展的瓶颈正在此,一些读书人的秩序一旦被确定下来,那怕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提出然后确定下来的,也是会被读书人承传下来,并发扬光大,以至于身陷囹圄、造茧自缚。

读书人之所以“哀”哉!正在于此。

月(囝),“月”是象形字,是我们的老祖先创造的,最先是画了一个月亮,以现在的艺术审美要求,也许不算怎么样,但也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则天同志的这个字创造的有意思,富有诗意,“囝”字,阴阳解构:“子含在口中,意为我喜欢月亮,像含在口中的自己的孩子。”可见则天和李白呀、杜甫呀一样热爱月亮姐姐——嫦娥。

在我的意象里,喜欢月亮的,就是诗人;喜欢太阳的,就是政客。则天如此喜爱月亮,看来他不是一般的政客,还是一位诗人,果然,虽是史诗上没有留下则天的大名,但也曾写过几首诗,毕竟是中文系的吧,不写几首诗,算什么。

武则天诗词粗劣收录如下,有兴趣的同志作一番考究,和某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你,pk一下,切磋切磋(不喜欢诗歌的可以略去不看):

「曳鼎歌」武则天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唐享昊天乐。第一」武则天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唐享昊天乐。第二」武则天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唐享昊天乐。第三」武则天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唐享昊天乐。第四」武则天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唐享昊天乐。第五」武则天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唐享昊天乐。第六」武则天

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唐享昊天乐。第七」武则天

尊浮九酝,礼备三周。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唐享昊天乐。第八」武则天

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始奏承云娱帝赏,复歌调露畅韶英。

「唐享昊天乐。第九」武则天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唐享昊天乐。第十」武则天

肃肃祀典,邕邕礼秩。三献已周,九成斯毕。爰撤其俎,载迁其实。或升或降,惟诚惟质。

「唐享昊天乐。第十一」武则天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仰惟明德,敢荐非馨。顾惭菲奠,久驰云輧。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唐享昊天乐。第十二」武则天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武则天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武则天

仰膺历数,俯顺讴歌。远安迩肃,俗阜时和。化光玉镜,讼息金科。方兴典礼,永戢干戈。

「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则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武则天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

「唐明堂乐章。登歌」武则天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笙镛合奏,文物惟新。敬遵茂典,敢择良辰。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唐明堂乐章。配飨」武则天

阅读八零后光辉普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