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最有权力说说八零后读书人的命运。
关于古代读书人的命运,可以说都是自己两手创造的,最后以身作则,造茧自缚。[.zhuixiaoshuo]
我们这一代,幸运的是摆脱了放牛的生活,成了读书人;不幸的是失去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成了读书人。
其实关于“读书人”,应该有个标准的衡量。
直到今天,我成了教别人读书的人,但还是算不得读书人的。这里没有一点任何的谦虚或自嘲,而是读书人的秩序规劝了我们,使我们成了这样的读书人的悲哀。
为何说悲哀,理由是只要你走在大街上,人人都可以辨识你就是个“老师”,没有任何疑问。
不是说读了书的人有何异于他人的特征,而是从你的骨子里展现出来的那种颓废情怀或营养不良(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现实还是电视上,我是从来还没有见过一个肥头乍耳、大腹便便的形象的老师),每个教书匠都具备。这就是感觉,所以丝毫不差。
当然这样的读书人还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者。
首先,八零后读书人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童年什么时候渡过,大概是上小学吧。关于我们的小学,当老师的不是三年级学历的陈二狗媳妇,就是落榜的有神经病的大学生(当然我说的是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遇到的学历最高的老师),当然了,这些老师都比较擅长国语,因为一生下来,就说汉语,基础功还是有的(当然不是普通话)。至于英语,老师叫我们自学,自学的英语只适合哄自个儿的小孩,因为只是几个dog呀pig之内的,不适宜交流和高考。
其二,八零后读书人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
他们生下来的时候,虽说是没有了大锅饭,但自家的小锅里还是没有充足的可以填肚子的东西,当然了,谈不上营养,所以大概还是缺少食物的缘由吧,他们都显得精神有些颓废。
当然我说的是祖国的西部,西部的八零后,这种营养不良的样子,还是具有着时代的烙印,具有一般性。
其三,读书的人文环境是可笑的。
我和陈三狗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可以说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没有一个是正式的老师,全都是像陈三狗的媳妇一样的老师,最多是初中毕业,在这样一个重视文凭的时代,可笑。
上了高中,那时可以说是见到了真正的老师,据说都是师范毕业的,就是现在摇身一变变成无所不能的保你上一年半就有工作的大名鼎鼎的职校。这样,就是说一个师范生要燃烧自己,照亮我们上大学的路,于是乎,就有了经常挂在老师嘴边的这样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笑。
其四,老师的言传身教。
在第一卷里,用大篇幅写的那些关于老师的那些事,可以知道,这群人是一群什么样的悲哀。像老李和阿远生存的那个环境,可以说集死狗与人渣还有走投无路的被读书人的秩序残害的青年于一体的社会的多余。
就像这群人渣的领头羊的那句经典口头禅:“我脱下这张皮,和你一样”,深刻的揭露了这群人的丑恶嘴脸。
这样的一群人民的灵魂师,言传身教着一代又一代,可笑。
培养我们的沃土就这样,我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的工作环境也就这样,你寻思,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答案:“可笑”。
不,还有悲哀。
时代的悲哀。
阅读八零后光辉普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