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让灵魂跟上脚步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章(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吐尔尕特在汉唐时代就是重要驿站,做为边境口岸始于1884年,在之后的100年间,口岸时开时闭,几经沧桑。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修筑了自边境吐尔尕特山口至喀什的道路。1951年,口岸开通中苏贸易,后因政治因素,于1969年关闭。1983年恢复通商贸易至今。

顺利过关。

天空阴沉,起风了。

车队爬行蜿蜒山路。飘起雪花。

随着海拔上升,景色已是白雪覆盖。飘雪时缓时急,偶尔,阳光从云缝隙钻出来,被映射的雪花晶莹剔透,任姿曼舞,美不胜收。

吉普车低速档爬坡,低沉的嗡嗡声,动力十足!

群山白雪皑皑。

海拔3700米坳口边防检查站。

一排单层房,值勤士兵、铁丝网路障、大狼狗、一溜待检货柜车。

“请注意,前面到达边防检查站,缓慢停车,不要踩刹车。”头车刘勇的声音。

按照领队严格的纪律:不允许下车,不允许拍照,等待放行。

坐在头车的小汪跳下车,前往交涉。一位精神气十足的军官走过来。我放下车窗玻璃,摆摆手。

冷战气氛依旧在(2)

中校:“电视上看到‘玄奘之旅’节目,cctv能不能对边检进行简短采访?”

王石:“试试看,”操起对讲机,“2号车王石呼叫向东,检查站询问能不能对他们进行简短采访?请回答,over。”

“我是向东,请问是检查站主动提出来的吗?是负责人吗?”

“是位中校军衔军官,猜想是首长,over。”

“好,答应首长。”

车队即刻活跃起来,队员们纷纷下车,同值勤士兵、吐着舌头的警犬合影;一些队员打起雪仗。

值勤士兵弯腰、用手电筒照射吉尔吉斯方过来的货柜车底盘,搜索驾驶室内的边角缝隙。检查态度一丝不苟。

“搜索什么呢?”

“金新月毒品,海洛因。”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因地域形状近似新月,又因盛产利润极高的毒品鸦片,故被称为“金新月”。20世纪末,“金新月”毒品经济圈再度崛起,取代“金三角”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类毒品产地。中亚地区贩毒集团与新疆贩毒集团相互勾结贩毒,新疆成为“金新月”毒品中转站。

界碑处。密麻铁丝网,雪花漫天。

铁丝网对面停放着六辆黑色三菱面包车。

大巴上的人员、行李倒换上三菱面包车。

风雪中,六辆红色陆风六辆黑色三菱混编的车队在两国边界之间的100公里缓冲区行进。

“请各车注意加上前驱,低档慢行。over。”老来的声音。

冰雪道路。车轮打滑,吉普车摆尾,稍许驾驶不慎就可能车翻进沟里。

唯有谨慎驾驶。

历代王朝的使节、商人、僧侣和军士前赴后继,循着天山北麓的峡谷西行到楚河流域、西域各国。道路的艰辛对掌握现代交通工具的我们来说,似乎已是遥远的回忆,但精神却迷茫了。这也就是追寻玄奘之路的原始动机吧。

吉尔吉斯边检站。

重重铁丝网,一道铁蒺藜门。

云散,阳光明媚,雪原妖娆。

(bsp;哨所钻出一个武装士兵,打开铁蒺藜门,放进一辆,铁门再次关闭,约等五分钟再打开,放行一辆。如此反复,接受检查。

冷战气氛依旧在(3)

苏联帝国早已解体,但边境上中苏对立的冷战气氛仍保留着。

通过海关、移民局。

天空完全放晴。天穹透彻湛蓝。

车队在冰雪路面上缓慢行驶,在中亚的土地上。

路两侧设置了层层铁丝网。虽说到了吉尔吉斯境内,却属于边境禁区。

天边涌起云层,蜂拥而至,黑云压顶。

噼里啪啦,一阵冰雹砸了下来。

云雾消散。阳光透过云层洒泻残雪莽原,云层都镀上一层耀眼银边,莽原一片金色。美极!

过边防军检查站已是夜幕降临。再次检查护照。

继续冰雪道路。

玄奘之路各车队友名录(新德里之前):

一号车:刘勇、陆驰、老阎

二号车:李星、王石、黄奇

三号车:晁阳、张利鹃、霍小娜、赵迎晨

四号车:曲向东、陈杨、盛国强、汪靓芬

五号车:邵风雷、文仔、李晨、杨浪涛

六号车:来新城、冯仑、王邦维、葛剑雄

外方提供车辆上的队员名录:

刘小翔、李汶景、霍莹莹、杨磊、李玉祥、李红军、杨雄、鲁忠民

第一次拒绝酒

抵那伦已是22点。

村庄里一栋度假宾馆。

晚餐红菜汤、面包和羊排,每张餐桌上还放了一瓶伏特加。

?

阅读让灵魂跟上脚步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