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龙说:“车间现在走入正轨,副主任王明可以担大旗,我想脱身出来学习……”
易厂长单刀直入:“你想出去自己办厂?”
继龙点头道:“是有这种想法。”
“继龙,办厂,讲那么容易?你以为吃鸡臂呀,讲,可以天下无敌,做,真是有心无力!”
易厂长端起一杯满满的白酒:“来,饮胜!(干杯!)”
继龙一口干掉斟满一大杯的白酒:“我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希望易厂长支持一下。”
“嘿嘿,大学生就是不同,会讲话,我是真想你支持我啊!”
“现在,南安市日日炮竹声声,港商上来办厂办得‘奋奋’声,我每天看着南安在变化,真是想有点作为。”继龙诚恳地说道。
易厂长挑了一只最大的白灼虾,剥去皮放到继龙碗里:“有作为?在金属厂就没作为?”
易厂长使出了第一招:“好了,我知了有作为,有抱负,从下星期一起,我正式任命你为金属加工厂副厂长!”
“哈哈,易厂长,真是多谢。”继龙端起酒杯:“我敬你一杯。”
接着,继龙又斟满了二杯酒。
“讲实话,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出去办厂。”
话说到此,易厂长见继龙不动心,心中也有点恼火了,但他强忍着,尽可能挽留他。
“如果,副厂长职位都留不住你,你莫怪易叔不仁不义啦。”易厂长自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继龙知道,易厂长几杯下肚会发飙了:“我不知道,易厂长此话怎讲?”
“怎讲?我辛辛苦苦培养你,你这样对我?!”易厂长又饮了一杯。
赵继龙使出了大道理:“现在这个年代,职工流动好正常,你不要太过于希望自己的员工和自己长相厮守,就算自己的子女,都不可能和自己一辈子在一起,有本事让他们出去闯荡创家立业是件好事情,帮助别人是美好的品德嘛!”
易厂长火了,见挽留不成,使出了第二招:“好!赵继龙,你既然那么有本事,作为厂对你的培养费,你赔给我厂一万元,我放你走!”
“啊!一万元!”赵继龙当场呆住!
短暂的冷场。
赵继龙说:“我们是站着屙尿的人,说话算数!”此时的赵继龙,将家底翻个底朝天,也没有一万元,他还是无奈的应承。
须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是上报纸头条,大力宣扬的致富楷模!谁有一万元早就上报纸了。赵继龙不是万元户,充其量也只是个“万角户”。
赵继龙任公关部经理时,曾经拉过两个港商客户到金属厂谈投资合作,一位还在谈,另一位觉得条件不合,没坐热就走了。
最成功的是通过跑关系,弄到了一些收录音机的内销指标。
按合作加工的协议,港商合作加工的电子产品百分之百销往境外。
有内销指标,意味着外销产品可以销往内地。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很多外商对这个内销市场流尽了口水。
易厂长当然要千方百计拉着赵继龙。
沉默!
易厂长沉默是因为觉得大势已去,无法挽留!
赵继龙沉默是思考如何才能筹得一万元!
停顿了一会,赵继龙说:“我可以交一万元给厂里,现在先写一个欠条,半年内还清。”
易厂长心想:既然他铁心要走,就算叫他马上交一万元立即放人,他也会办得到,留得一步给别人,日后路好走,常言道,山水有相逢嘛,何必弄得太僵,说不定将来还有求于他呢?
最后易厂长同意,先放人,钱,半年内一次交清。
赵继龙调侃地对易厂长说:“嘿嘿,这算是我俩的‘南安条约’了,尽管不平等,我也接受了。”
赵继龙在蔡屋围找到了一幢四层楼的厂房。
说是厂房,其实是蔡屋围村农民的旧楼房,租金便宜,又有宽阔的*坪,可以用铁皮竹篾临时搭一些工人住宿、厨房。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人,简直是天赐的场地。
晚上,赵继龙和张良一起商量,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市长。内容的主题是想办一间私营工厂,希望市长支持!
思想和思维可以说是超前的,但要办私营工厂,岂不是开玩笑?信,当然是没有回复,也无法回复。
负责办营业执照的工商局的一位官员对赵继龙说,办私营小加工厂可以,但雇工不能超过七人,政策是上面订的,谁也无法改变!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们想到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赵继龙知道,金属加工厂的上头单位是民用工业公司,他在金属厂做公关部经理时就经常到公司去。
民用工业公司总经理林啸天是一位很开明的领导。
赵继龙决去找林啸天!
这一天,阳光灿烂,杜鹃花正在盛开,这是南国特有的花卉,颜色鲜艳,红红紫紫像一蓬火,生命力很顽强,随便剪插一支就能蓬勃生长。南安市许多人家的阳台都种有这种花卉。
有了变通办法,赵继龙的心情此刻也像杜鹃花一样绚烂。
心情靓,人嘛心中四个叉:爽!
可是,林总对他办厂的事情,也会那么爽吗?
林啸天靠在大班椅上,祥细听完了赵继龙想自已出来办厂的计划。
赵继龙最后说道:“我正式向林总提出退职自己办企业,不花国家一分钱,也不需公司投资,但办厂需要资金,我大概算了办厂的前期费用,我想以私人名义向公司借二万五千元,一年后归还。”
林啸天听完,摇了摇头:“继龙,你可以办厂,但无须退职,何况目前国家也没有政策允许私人办工厂,工厂办起来,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上千人,你也知道现在国家鼓励发展个体户,可是雇工人数不准超过七人。”
“这样吧,工厂你照办,我们可以投一些资金,但是行政隶属于我们……”
赵继龙斩钉切铁地打断林啸天说:“不行,这样做,我怕会犯莫须有的错误,前怕狼,后怕虎,将来企业难施展拳脚,一个闪失,工厂分分钟会夭折的!”
林啸天笑道:“说来说去,你就是想办私营企业,行得通吗?”
赵继龙顿了顿:“既然国家政策暂时不允许,我想变通一下,待将来条件成熟再说。”
“怎么变通?”林啸天茫然。
“我把工厂办起来,然后挂靠在民用工业公司名下,表面上归属你们,实则我们自己干,管理费我也正常交上来。”
“挂靠,新名词,新名词,这样行得通?”林啸天有了兴趣。
“当然行得通,听说我们广东中山,顺德一些来料加工厂有这种先例。”赵继龙觉得有点眉目了。
这时林啸天坐直了身子,呷了一口龙井茶:“如果有这种先例,我林总也是一个开明人,一样可以照碗画葫芦,支持!”
赵继龙简直就是心花怒放:“林总,我就是等你这句‘支持’啊!”
“不过,我要派人去打听打听,这样吧,你先回去打个报告来,引进外资没钱真是万万不能,二万五千元,我借给你,说好了一年归还啊。”
事情总算有了眉目,赵继龙吃了一个定心丸。
他向亲戚东借西凑筹到了七千元。
港商雷霆了解赵继龙资金有困难,也慷慨解囊支援他二万元港。
来料加工特准营业证办了下来,全称是:民用工业公司家用电子厂。然而性质是集体企业。
尽管是集体企业,但有林啸天的应承,赵继龙心里还是很踏实。
雷霆专门从香港请来工程队,负责装修生产流水线。
赵继龙要办工厂的消息,在街坊传开后。
很多没工作做的待业人员,也陆续找上门来。
这些人中,都有一技之长,有的懂电工,有的懂木工,有的会烹调。甚至搞土建工程的包公头也慕名而来。
像韩信点兵,赵继龙悉数招下。
他在跑劳动局时,官员也借公务之便,向他推荐了一些乡朋戚友。劳动局一位官员叫他安排自己亲戚,这人名叫欧华,是一个通天人物,能说会道,可以帮他办理海关报关,政府批文等业务。
这么一个大摊子,工厂需要一个财务大管家。
这天晚上,赵继龙和张良要亲自去刘家围,请刘定坚出山了!
人在刘师傅的带领下,来到了刘屋围刘定坚家里。
刘定坚是本地“土著。”在新疆一家国营钢铁厂任高级会计,去年退休回到南安市,正赋闲在家。
三人在黑洞洞的堂屋前等了一会,一位又黑又瘦约莫六十岁的老者出来迎接了他们。
常说,又白又胖显得可爱,又黑又胖显得粗鲁,又白又瘦显得奸诈,又黑又瘦显得精干。
这位黑瘦的刘定坚一看上去就是一个精明干炼的人。
他们径直走入大厅,才发现有一点发黄的光亮。难怪站在门外,见整座堂屋黑乎乎的。
赵继龙抬头望去,发亮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电灯泡,他想:“这灯泡不知道有没有十五瓦?看来这个大管家是找对了,当家的才知道柴米油盐贵嘛。”
刘师傅作了介绍,一阵寒暄后,赵继龙说明了来意:诚邀他到家用电器厂出任财务部长!
刘定坚退休回家,一下离开工作岗位正闲得慌,现在晚年能发挥余热,心里着实很高兴。
张良也感觉到了,心想:他的名字有意思,是流也还是坚也,还用问阿贵?(是真伙还是假伙还用问别人?)他开着玩笑说:“是金子始终会发光,我和你年纪相仿,一起干,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呵呵。”
刘定坚更是开心:“呵呵,是不是金子不敢当,但是夜光棒一样也会发光。”
工厂正在装修。赵继龙把几个人集中起来,召开了一个会议。
会议决定:赵继龙任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重点是引进外资。
韦友源任厂长,负责生产,技术,安全,后勤工作。
张良任人事部长,负责招工,培训,宣传工作。
刘定坚任财务部长,负责财务工作。
欧华任发展部长,负责海关报关,政府批文,办理营业执照以及基建部门的管理。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赵继龙将招来懂电工的曾师傅,木工尹基及泥水工等几人组成了一个电工班。
电工班负责拉电线,装修整理厂房。用角铁焊接工人的铁架床等工作。
木工尹基制作办公桌,样板柜。
泥水工砌砖搭灶,把厨房装修起来。
章卫,大家叫他八字须,管理厨房。
章卫原来在金属厂附近开了一间无牌小食店。赵继龙在金属厂加班下来,常跑到他的小店吃宵夜,一来二去,俩人混熟了,听说赵继龙要办工厂,他连小食店也不开了,一定要跟着他,说是工厂厨房工作包在他身上。
这时,韦友源向赵继龙禀报:他可以从新华无线电厂拉过来四十多位管理技术人员,加上金属厂有十多位技术人员,共六十来人,包括车间主任,科文,拉长,仓管,pe,修机工,qa,qc,调试工,浸锡工。可以说加工电子产品从上到下人员齐备,但是他们有二个月工资没发,一旦过来,我们能不能补发他们的工资?
赵继龙爽朗地说:“这个问题像1+1=2那么简单,韦厂长你说该不该补?”
“哈哈哈……”俩人会心地大笑着。
阅读中国第一个公开的百万富豪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