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在机关是不胜枚举的,一般人都讨厌这些枯燥乏味的会,但聪明人和有智慧的领导则是喜欢开会的。比如闻中明,他从来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的人。他的目标除了在会上要解决问题之外,还要通过在会上的发言来观察别人。
闻中明坐在长形桌中间的椅子上,用水杯暖着自己的手,说:“刚才呢,小毕和小刘都已经分别做了答辩和咱们大家的面试,局领导和重要的中层干部都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人选说出来,我们议议。”
领导讲完话,第一个发言的人是最难产生的,首先他的发言可能会影响整个会议的走势,又或是大家平常说的枪打出头鸟,如果第一一个发言的人没有正确领会领导的意思而盲目的发言,可能被领导当场驳回。这个尺度和火候是最不好拿捏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喝水,我走神,都不愿意做这发言的第一人,最后李儒山咳嗽了一声,扶了下他鼻子上的大镜框眼镜,说:“大家都还没有想好是那个人,那好,我先说了。我个人认为刘真是合适的人选,理由,年轻,学习都够格,”说着他用手指掰出一二,看了一眼闻局长,他继续说:“还有这个年轻人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子灵气。文笔也好。”
“灵气?工作中灵气不是能力。文笔好,我认为他没有小毕字底深,毕竟我是小刘的直接领导,我是比较了解他的。”高和平说到着,闻中明双手抱胸,微笑了一下。他继续,说:“小毕,能力强,对局里的事情都非常了解,上来就能上手。”
姜大华紧随其后,附和着说出赞赏毕克俭的言论。
会上出现了明显的倾向性。闻中明看了大家一眼,又做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把双手搭在桌前,说:“最后的决定是局里的事,大家只管各抒己见。”这就是讲话上面闻局长的聪明的地方,他从不象有些领导张口就说我打算怎样,怎样。在他嘴里没有那样“敏感”的字眼,他反复强调的是局里打算怎样。
看着右边第二张椅子上的谭耀浦不住的闷头抽着烟,闻中明用右手重重的敲了敲桌子,仰头说:“老谭,你没有意见啊?”
谭耀浦猛的一抬头,大家都向他这望来,他马上一脸堆笑地说:“大家说的都很好。我正在想着,还是先请其他同志先谈一谈。”
闻中明勉强一笑,心里却暗暗骂道:老滑头,这个秘书出身的办公室主任可算是把圆滑做到极致了。
谭耀浦确实没想好,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刘真是不“感冒”的。其次,对于毕克俭,他们的阵营是支持了,可到了他的头上他便开始犹豫了。因为他对毕克俭平时对自己这位前辈都吆五喝六感到无法忍受。平日里对其不好节制,在这个关键时他还真想拿他一把,可又担心得罪赵东升等人,所以只有先沉默,见风使舵。
大多中层干部都依次发言了,闻中明右手边上一直沉默的潘沾水,挪了一下椅子,手中拿着一支笔在文件夹的纸上画着,见大家又要沉默,他把笔随手一扔,说:“我比较侧重刚才穿蓝色上衣那小刘。怎么说呢,从他答辩的内容和最后我提的问题,‘北山市的高速发展,交通局怎么铺路?’我个人觉得他说的路径,切实可行。”
潘沾水在交通局一直坚持走的是中间路线,局领导里面他是最年轻最有前途的,他很清楚闻中明赵东升无论得罪那一方,对自己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他为何支持刘真,而且态度坚决呢?当然不是因为刘真回答的问题真的何其心意,而是潘沾水心里清楚,这次交通局选副处长这件事情是何等的透明,上面领导知道,下面交通局乃至北山的交通系统无人不知。如此空前的关注度,闻局长就是想利用职务之便“给予”自己的贴身秘书照顾,他也得掂量掂量上面的看法和下面的嘴巴。潘沾水正因为看透了闻中明这一点才言简意赅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潘沾水的考虑是正确的,就算毕克俭正大光明的赢取了副处长的位置,人们也会猜疑是闻中明暗箱操作的结果,那时,人们是看不到毕克俭的真才实学,能看到的就是上面能做决定的,在此位置的是他的“老板”,闻中明。这是人性。所以在这件事上闻中明势必会“向理不向人”。即便是秘书失和也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因为自己的仕途比秘书的前途重要的多,这又是人性。可惜,毕克俭只想早点脱离老闻,他想趁老闻还在台上的时候为自己奔个好前程。他被眼前首个最年轻副处长位置迷住了心,所以没有看透这两点人性。
听完潘沾水的讲话,闻中明笑了一下,又点上了一支烟,到现在他发现会上只有自己和赵东升还未发言。
赵东升依然没有说话的意思,他在等,等闻中明的态度。赵东升清楚的很,如果老闻态度暧昧自己马上会借次契机“明确”的推荐小毕。如果老闻有明显的倾向性,那就转风向,丢车保帅。毕竟,明年的“大位”之争才是自己的主旋律,眼前只是个小插曲而已。现在首先要做的必须努力的隐藏自己。
老闻抽完烟,在眼前的桌上寻找了下烟灰缸。在高和平的手边上放着,于是他瞥了高和平一眼把烟蒂扔在桌下,用脚重重的捻了一下,说:“意见发表的差不多了。我谈下我个人的意见,不作数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对大家笑了下,他继续说:“我想大家应该清楚,这个抉择对我来说是最不好下的,相反也是最好下的。一个是我的秘书,一个是新秀。我选了那一方,另一方也会对我有微词。但是前几天吧,就是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这个副处长的合适人选改变了。市里来了一份文件交给了和平,和平临下班交给了他的科员那是刚才的那个小刘。小刘就放在自己的抽屉了,可第二天发现文件不翼而飞了。种种迹象指向小刘了。”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姜大华说:“大华,要是你,你是小刘,你怎么样呢?实话实说。”
姜大华被点名了,稍微想了一下,说:“我是小刘的角色的话,我首先坦白文件绝不是我弄丢的,其次,我会说‘这种重要的隔夜文件,领导完全可以锁好,第二天交专人递交。’”姜大华讲完,发现自己上当了,他下意识看了一眼高和平,他一直在闷头抽烟,手里拿着烟灰缸在不停的弹烟灰。
闻中明对他的回答很满意,笑了下,说:“看吧,连大华首先会把自己摘干净然后就去推卸责任。”说到着,他转头对着姜大华,说:“这不能说是大华的错,而是人一般都会这样抉择,要是我,我可能也会,刚来机关时间不是很久,丢这样一份重要的文件,这个责任太影响前途了。可是,大家知道小刘怎么做的吗?”大家都看着闻中明,等着下文。
老闻继续说:“连我都没想到,小刘说了事情的整个经过,然后说了补救措施,愿意接受惩罚,任何惩罚。没有推卸责任,没有说其他人,只说了自己的不足。难能可贵呀,同志们。一个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的农村孩子,愿意放弃职位也不去推卸责任,相反而是承担责任。”他拿了一支烟,又点上,说:“你想办大事,就不可把自己摘出来。现在的社会,还有早就媒体被指出垮掉的80后年轻人。说他们缺乏这个缺乏那个,我不这么看。最起码小刘这个80后不缺责任感。好了,就谈这么多。”他说完,歪头对赵东升说:“咱们做抉择吧,举手表决。”
很快见了分晓,关键的票数是谭耀浦和赵东升贡献的,关键时刻关键的人投了关键的票。
阅读80后处长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