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暗自推想,吕晋雯可能是要回卧室向重庆发报,在大院门前调转车头,冲吕晋雯说:“我一会儿回来,让兰英去买条鱼,晚上蒸清蒸鱼吃。”
“行了,快去吧。”
十几分钟后,车开到那条绿荫的街道上,缓缓地靠近伊达公司办公地点停下。陆志敏下车告诉竟霞:“我完成任务了,你也累了吧,好好休息一下。”
竟霞温柔地说:“急什么,上去坐一坐,喝口水再回去吧。”
俩人上了二楼,竟霞没有打开自己的办公室,径直走到头开门进自己的房间。
陆志敏走进竟霞的闺房,有一些不自在。他疾速地扫视屋里,一张大床,一个写字桌,一个三门衣柜,两扇窗户中间是通向阳台的两扇小木门,半开半掩正偷偷地放进湿淋淋的空气;床头对着的墙壁下有一对精制的小沙发,紧紧地护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摆着一盆文竹。竟霞将外衣挂在门旁衣帽架上,侧身看陆志敏站不是站坐不是坐的模样,噗嗤一声笑了,幽默地说:“怎么了,志敏,我这地方不会坐处都没有吧?”
陆志敏回眸一笑,上前几步寻一个沙发落坐,翘起二郎腿:“没想到你这地方居然像一个家的样子,看来是准备常驻武江了。”
“怎么,你怀疑我是过眼烟云?”竟霞从写字桌上提起青花瓷壶,往茶杯盛满一杯凉水,端过来递给陆志敏顺势坐下来,感慨地说:“这些年动跑西颠的,最终才发现武江确实是好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市场广阔。”
“武江人还用去发现武江,你这话似乎玄了一些。”
竟霞说:“美感不是天生的,是比较出来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是不是这么讲的呀?”
“也对,”陆志敏点头附和,“我也不傻,大学毕业就发现武江好,所以早早地回来了。”
“哪是我傻了,你说话都想占我的便宜啊。”竟霞举起手欲打,忽然在半空中止住了。她缓缓地摆平手臂,就势伸过抓住陆志敏的手说:“老同学,你说句实话,是不是不欢迎我回武江来?”
陆志敏没有动作,让竟霞继续握着自己的手,平心静气地说:“只身一人在外,总没有在家乡好。现在时局动荡不安,为人某事均不易,回到武江,亲朋好友一大片,山不转水转,大家可以互相帮衬,彼此提携啊。”
“谢谢你,志敏。”竟霞缩回自己的手,含情脉脉地说:“我知道你高兴我回来的,要不然也不会为我做那么多的铺垫,我还真沾了不少你们陆家的光啊。”
陆志敏看竟霞两颊微微泛红,女人情绪上来了,心里再三告诫自己要克制,万不能火上浇油,要不然今天是难得脱身了。他举杯喝下一大半凉水,伸手抹了抹嘴角说:“陆家在武江还算是一块大招牌,不为你所用也得为别人所用,所以生意方面有什么问题,尽管告诉我,老同学的情分重于山,我一定会全力相助的。”
“你又钻铜钱里了,”竟霞妹妹似的埋怨说,“除了生意方面,你就不打算帮一帮我?”
“你想,……”陆志敏心中推测竟霞想说什么,瞬间又拿不准,放弃了接话茬儿。
竟霞误以为陆志敏揣着明白装糊涂,真可恶,你该死啊,陆志敏。她委屈地少女般天真直白:“我想寻梦,我想爱人,我想被人爱,我想……我,我,我什么都想,你满意了吧。”
“好了,竟霞,”陆志敏和颜悦色地说,“你饶了我吧,我不会说话,千万别计较了。”
作者题外话:《生死代价》是一部揭示抗日战争时期几次长沙会战期间,中、蒋、日、伪几方特工人员为了争夺经济、政治和军事情报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全书有亮点、有新意,值得一看――作为特工人员是怎么样工作和生活的;面对外敌,共产党和国民党如何携手抗敌;亲情和爱情在残酷的谍报生涯中,是如何扭曲的。本书历史背景真实可靠,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斗争结果与长沙会战密切相关……
阅读生死代价:中蒋日伪特工逐鹿华中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