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常心务――90分
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的间隙,千万别遗忘了对心的观照。处理好事务仅仅是事,而,处理好心务就是命了。
x
面对自己,任重道远――90分
越看清自己,改造的任务就越重。反思力度越大,离成就的路就感觉越远。
在面对自己的视野里,生命有着联绵不断的选择、联绵不断的课题以及联绵不断的考验和战斗。
x
不间断处理――90分
心灵不可能止息,处理就是生命。
x
珍惜意念――90分
智者珍惜每一个意念,迷者珍惜每一秒钟,愚者珍惜每一件物。
x
行为哲学――85分
不在书本里,不在意象中,不在观念里,去去用行动来适应环境,驾驭环境,利用环境,从而,实现超越环境。
这种没有精神的纯环境的行为就是“无我”的内外统一,就是行为生活,行为哲学。
x
凡人哲学――85分
不倚仗发达的思维,不陷入无限的知识,不投入虚无的精神,不局限执迷的事业,不崇拜成功的辉煌。。。从欲望里,从平凡中,依靠现有,安于小事,静静地耕耘着生命,体验着幸福,超越着伟大、神奇和高贵。
抒写出凡人哲学。
*
好一个质变!――85分
我居然能在心情波动的同时,自动搜索主观的错处,而非以前的――抱怨环境、命运,寻觅客观原因。
抓住了这一念,内心就升起了自我改变的命令:该动要行得起来,该静要安宁得了。空落就有寻觅安生之念,悸动就有平息的提醒。
许多短小的调节自己的意念和行为像御林军,整排地安保着自己,不让坠入痴迷或空旷。生命在不断扩大的兴趣领域里,培植着更成熟的更博大的习性。
x
我是唯一:――85分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是这世上唯一时,你就会没有任何自卑、抱怨,甚至欲求。
x
训练人生――80分
人生不仅仅是教育,那只是思维的一部分。人,其实在大部分,思维是控制不了行动的。
那种把所有行为都归咎于思想是一种狭隘。
习惯往往比思维更能支配着人的行为。
故而,我们要训练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改变我们的思想一样重要。
*
“创造”自己――80分
“有野心的人,不管在灵性上或其他方面,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只有当忘记自己,当‘我’不存在时,问题才会消失……处在创造的状态是一种至福,因为这是一种忘我,也就是没有自我的反应。”――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
我对克的这段话很有感触。野心是有强烈的物理性目的,心智随外境而被蒙蔽。而创造是一种精神性目的,随内而沉迷。野心的问题是外境不可能无止境的满足他,必有矛盾。创造虽然能“没有自我的反应”,但却失去了全面、所有。
因此,最好的创造状态就是不断去“创造”自己――改变自己,生灭自己,流转自己。如此,就既有“没有自我”的创造之至福,又有不断更新的创造。
x
我终于知道:乐观!――80分
把一切该接受,该行为,该忍受,该追求,该放弃……等等万事万心,都当成你所期盼的目标,你所成就的获得,你所看重的状态。
用“目的性”“成就性”观一切万象,万象就自然以“乐”来回报你的感觉。
x
不安或紧张,是未来对当下地处罚――80分
总感觉要发生自己不愿看到的事情,这种不安或紧张是自己对未来进行了自我设计的结果。
从这种不安或紧张的角度来评价自我设计:如其说设计未来,不如说是设置烦恼。
正确对待未来不是用设计,而是用埋伏;不是用必然理念,而是用因果规律。设计用的是强制,埋伏只是等待。
必然是种主观,而因果是种客观。
*
看人行事――80分
在执迷心的笼罩下,我干事儿只考虑事务本身,而很少甚至没有考虑牵涉到的事务的人。
这是心痴迷而不会流畅的结果。
只注意事,是从自己感受出发,跟着第一念而不会回头的举动。它损失的不仅仅是事。
而在行事中,看人行事,是从别人感受思考,在事务意念的后面跟进了“他人念”。这第二念就可以让我们同第一念实行流转。从而,避免了执迷。
看人行事,以人去执,多给我们回头空间,这有利于处世的自由,心灵的自在。
*\');
阅读欲铸金刚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