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不贪愉悦――
不要贪得愉悦的感受,因为人的身躯是走向衰败和痛苦的。我们要学会在痛苦中运用我们的心灵,要把痛苦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而接受它,不跟痛苦走,不起烦恼。
如此,痛苦就不会长久地占据我们的身心,更不会丧生我们求生的意志和力量。
x
社会仅是藏身地――
面对社会我们不要觉得自己干不成什么而感到无奈,因为社会不是自己,而只是自己藏身的地方。藏身地方的好坏同人的好坏没有关系,故而,你不必为自己地位的卑微、事业的失败而自卑。
我们只有树立对自己心灵把握的坚定才能真正摆脱对社会的无奈。
x
不要为没想到而沮丧――
人的意识是变动性的,也是经验性的,如果在一定环境下,对某个问题没有考虑周到,或做错什么事,那是意识当时没有想起来,没有转到那里,同自己的能耐没有关系。
我们只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强化记忆,使该意识烙印深。但过多地指责自己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意识当下的流动是按照以前积累的经验而流动的,不是你想怎么流动就能怎么流动,你只能为今后的流动负责,而不能为当下的显现沮丧。
x
成就心灵的活跃――
心灵的活跃:一靠体力的能量,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二靠智慧来不间断的自我调整,从而实现心灵的流转。三靠无为兴趣的养成和随机调动的成就。
把心灵的活跃作为一种目标来实现生活的富裕,生命的积极。
x
搁置就是智慧――
明明感受到身心在承受着一种压力,却无法搁置、放下,这就是执迷。
认识到,当面临劣质感受时,要用力挽狂澜的气派来改变现状。
x
紧张是期待过急――
毛病,出力不讨好。为何要紧张呢?
总期待事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这是迷惑呀。
x
不断调整――
任何作为都是假的。只有调整才是真的。因为调整是变的,是符合大道的。所以就是真理。
学会调整,不间断调整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生灭的生杀权。
娴熟的训练出调整的功夫。一念一受,一举一动的学、练,生命定会结出硕果。
x
不回怎么悟?得什么?――
心只要不被外景事务所痴迷,而是有能力和思维回头看看自己,那么领悟就会自然青睐你,光顾你。
智慧和精神也就在这种事态中,得到呈现。
x
平凡不累――
学者背负知识,社会家背负名誉,政治家背负权力,企业家背负资本。。。。。
只要不背负自卑,平凡是最轻松的一种活法。
x
奉献和帮助是最轻松的活法――
自我奋斗是需要内心顽强意志和坚忍毅力的驱动,随欲飘荡必须要承受苦闷和昏沉的后果,而奉献和关爱是依靠外境和他人而安住身心,不需要意志和毅力的支撑,也摆脱了苦闷和昏沉。只要我们把念头转换过来:为他人服务实质是为了自己安生,奉献了行为,收获了心灵。我们的身心就活得十分轻松,也是最简单而没有痛苦的活法。
x
精神家具――
欲望、贪恋、执着、妄想、兴趣、情谊、情绪……等等心理反应和意识状态都不是“自我”本身,而是为我所用的家具,为我所请来的过客。真正的家具主人是不属于任何一种状态。
x
不如意时要反思我们的“意”――
事情发展的结果不如我们的心意,或烦恼或难受或抱怨,要想很快消除这些情绪,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反思我们的意愿是不是正确。事实上,事实永远是对的,不如意的过错在意愿。莫错用意!只要及时把心意转换过来,同客观相符,心情就自然如意了。
x
服务的心最真实――
服务只要观念就可得到充实,奋斗需要忍耐和劳累才能保持。服务成就了当下的真实,奋斗成就了“自我”的天堂。服务是流动的心情,奋斗是固化的情绪。
x
死是定数――
活在过去,被后悔气死;活在未来,被渺茫淹死或被挣扎累死;活在现在,被无聊闷死。怎么活,你都有死。
x
用忍耐送一程――
要想对自己的行为能进行自由运用,忍耐力是必不可少。我们不期望自己对任何事情能忍耐很久,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忍一下感觉、压抑一下烦躁、坚持一会劳作,让生活依靠兴趣前进的同时,用忍耐相送一程。久而久之,我们就能用忍耐的品质来执行我们的思想,使“我”很容易被驾驭。
x
用道理带路――
外境带不动,内心驱不动,心灵有种无处安生的茫然。这时,你就要牢牢地抓住一个道理:流动的意识并没有死,我可以带领这些意识走进任何一个想要去的地方。用道理带领一程,兴趣、关注马上就会回归队伍,使我们前进的力量不断壮大。
x
谁扼杀心灵的生命――
随欲念奔走的人,是不愿意也无能力,把心思和身躯用在客观中正需要的地方。从而,自我扼杀了心灵的勃勃生机。
x
心要内外交替流动――
心随外部环境而流动,虽活得轻松,但不能自觉自主;心随内心世界流动,虽活得自觉自主,但同社会环境不融合,在虚幻中失去了条件。健康的心灵应该是:随外动而收得回来,举刀能立断;内动不执着,说放下就放下。动能随外,静能随心。内外互生互息,互助互补,平等自在,交替自如。
x
走进宝藏――
心灵是个宝藏,只要走进去,越看里面的东西越多。
x
莫企图改变他人――
不是对方主动接受指导,要想维持人和的生存环境,切莫企图改变他人的言行、观念和习惯。
圣经有句话:“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人的思想行为是它自己的,改变也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要在企图改变的过程中,该变不了他,却改变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融洽变为陌生,使陌生变为仇恨。失去了尊重与平和。好心办坏事。
x
健康是种能力――
许多疾病不是外境带给人的不幸,而是内在的无能。
心理障碍引起的疾病,低劣情操引起的疾病,偏僻个性引起的疾病,错误思想引起的疾病,自虐、恶习行为引起的疾病。这些都是无能为力带来的。
一个人抛弃健康而追求成功,以牺牲生命成本为代价索得财富或名誉。就等于傻瓜用刀剐自己身上的肉。血淋淋地自戕。
拥有持久的健康,是思想纯洁、心灵清静、行为正确的自然结果。
x
耕植状态――
人的身心会有不同的状态,每一种状态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或苦,或乐。
状态如天气,阴晴风雪、温寒暑冻。没有永恒。
习惯的人们总喜欢和追逐着:充沛、激情、投入等高涨的火热状态。乐此不疲。同时反对和抵制:疲惫、颓废、无力等低落的冰水状态。囚狱不拔。乐于高涨而看不到低落,是无智慧的表现。因为起起落落才是正常。
所以,真正要耕耘自己的,是低落时的态度。而不是涨时的自负和留恋。
x
真理要真,理想要理――
我不知道“真理”和“理想”的造词本意,从对生命的观察发现:
就人生来讲,没有深奥的道理。真理就是安住于真实,所谓的追求真理就是追求对真实把握的方法之理。
理想是对未来的安排,未来只能是想,而不是求。且这个“想”只是想人生道理。
也就是说,对未来只能做道理之想,不可做真实得到和具体目标之想。
真理是给我们安住,理想是给我们延续。
当下要位于真,未来要位于理。
一真一理,真中得理,想处求真。
不幻不断,生命就在此“真”和“想”中,绵绵不绝。
x
心养生、志养生、事养生、情养生――
无论你把自己的灵魂放在了何处。只要知道了它的性质和方向,无所谓对错。
用对人间的一片爱心而忠于感情的人,是情养生。
对生活工作热情的投入,是事养生。
追求一种事业和理想锲而不舍,是志养生。
修炼心灵、崇拜神灵,是心养生。
悟道、富有、豁达的人,能囊括这所有养生而游刃有余。
心以安独处,志以安未来,事以安生活,情以安环境。
x
健康远远不够――
劣等行为带来疾患,中等行为带来健康,上等行为带来精力。
从疾患中寻找你的错误,从疲惫中寻找你的无知,从旺盛中寻找你的智慧。
生命的天空比你所见要宽阔许多。生命的能量比你所求要珍贵万倍。
只有改不了的错误,没有改不了的命运。
前进吧,健康远远不够。更甭提疾患了!
x
双赢人生路――
阅读欲铸金刚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