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玉萍走门去问了一下,一个守门的女居士告诉她,今天是农历七月七,寺里的比丘尼们会做些素食的巧果,招待来这儿念经的居士,或者来许愿的善男信女。
“既然有缘,你可以进去看看,斋堂里的巧果是可以免费品尝的。不过,你得买门票。这是规矩。”那位老妇对她说。
何玉萍看到门口挂的牌子上写有一些“游人须知”的内容,其中很显眼地写着:门票伍元。
她随身的提包里打到钱包,只有十元的。她拿出一张给那老居士,接过印刷质量很差的一张门票,然后说:“不用找了”。
七夕黄昏,铁佛寺里比平时要热闹得多,特别是斋堂那边,许多居士和信徒都在那儿领取铁佛寺自制的素食巧果。
何玉萍路过时看了一下,那里基本上是些妇女,只有几个青年男子。她想,也许是因为铁佛寺是尼姑修身之所吧,所以来的居士以女性为多;而那几个青年男子,应该是在七夕节陪同女友来这儿游玩或者许愿的。
她本来没有什么食欲,没有感觉到自己饿,但是闻到斋堂前素巧果诱人的香味,也不禁动了食指。于是她随着其他人走到斋堂门口排队等了约半分钟,就领到了一个纸饭盒。
那个普通的纸盒子里,放着七个鹌鹑蛋大小的素食巧果。这种素食巧果的外形都做成七角,谐音“七巧”,外皮好像是面粉加入某些作料做成的,用植物油炸过,发出一种强烈的香味。
何玉萍在斋堂外的一个水笼头下洗了手,就开始品尝这些素食巧果。
七个巧果各有不同的内馅,不同的味道,何玉萍能尝出几种,分别是绿豆沙、红豆沙、芝麻、花生泥、香芋泥。还有两种,她一时也没尝出是什么馅。总之,都是不错的味道。
何玉萍慢慢尝完七个素食巧果,本不饿的她突然感觉自己特别饿了,真想找些好吃的东西大快朵颐。
要不再去领取一份巧果?她这样想着,快走到斋堂门边里,突然发现那儿张贴了一个纸条,上面写了几个字:“素食巧果,每人一份,请勿多取”。
何玉萍想:要是个个随便多拿,只怕铁佛寺也要吃穷吃光了,所以写了这么贴了这么一个条子。还好,自己没有真去领取,不然让人说了,实在是很没面子。
于是,她把纸盒丢到斋堂门边的垃圾桶里,立即就离开了斋堂,往观音堂那边走了。
二
金海寺的几处寺院、道观或者教堂中,铁佛寺无论在建筑规模还是在香火收入上,都不是一流的,甚至在外地游客中名气也不是最响的。因为小金山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又正临海风,所以房屋建得不高也不大,建筑外观上像是没什么看头。而且,地方又比较偏,连公交车都少,外地游客不会成批的来;组团的当地旅行社也因为极低的门票,缺少利润空间,也从没考虑过开发这个景点。
其实,小金山的风景是不错的。传统的金海“十大名景”中有两个是说这里,一是金山观海,就是站在铁佛寺的最高处石台上观看航船归帆;二是银沙映月,就是有月亮的晚上在这边散步,或者下海游泳,可以观看月色照射在洁白如银的沙滩上。
当然,这样的景致虽好,但也比较常见,更多是过去金海这片土地上的文人骚客们在文字里营造出“十大”的境界。
而真正神奇的,还是铁佛寺里的玄铁观音。
许多不知情的人,乍一听这名字,可能还会以为玄铁观音是一种茶叶。但是,铁佛寺里的玄铁观音却是一尊佛像,一尊让这座寺院由此得名的艺术精品和镇寺之宝。
何玉萍现在就站在这尊棕黑色的观音像前。
作为金海市本地出生和长大的“土著”,何玉萍从小就听说过这尊佛像和她的传奇故事。玄铁观音像的神奇,不仅仅是佛像的造型精美绝伦,制造年代久远。铁佛神奇之一,是几百年来这尊铁质的佛像外表并无油漆之类的保护,但是从未生锈腐蚀,反而是熠熠生光。这在干燥的地区可能容易,在金海市这个比较潮湿的海滨地区就很难得。铁佛神奇之二,是这尊佛像的材质非常特别,有好事的材料学专家来研究过,认为并不是古代中国冶炼的东西,因为金海历史上就是远洋的港口,其材质来自外来的可能性较大,但具体是印度或者西亚,也没研究清楚。铁佛神奇之三,在观音像手中有净瓶口,经常会有清水溢出,特别是大雨之前,简直比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还准确。铁佛神奇之四,是金海市老百姓口中一直传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小将的头头们,曾经在横扫“四旧”的会议上商量,要把这尊古佛像推倒、砸烂,结果当天晚上在会议上提此建议的一男一女两位年轻的小将,竟然莫明其妙地死在了一起。今年四至六月,全中国都在闹“非典”,可是金海市除了两三个输入性的病例之外,本市没有发生一例二次性传染,而且那几例输入性的病人,也全都治愈了,没有死一个人。于是在金海人中也传说,这是玄铁观音保佑的结果。
何玉萍对这些神鬼之事,并不怎么相信,但是此时她站在这尊佛像前,却有一种很恍惚有感觉:明明是尊棕黑色的观音像,在傍晚时候堂内暗暗的灯光下,佛像却是那样的明亮;明明是一尊女像的观音,她却偏偏从佛像的面容中瞧见了一个男子的样子,似乎很熟悉,又想不起是谁,当然不是她现在的丈夫司马昌盛。明明自己今天是个极差的心情,可是突然之间怎么油然生起一股平和的喜悦之情。
一瞬间,何玉萍甚至都想高声歌唱,唱那首“我爱你,塞北的雪”。可是,长期生活在金海的她,除了几次北方的会议或者旅游之外,却很少见到现实中真正的雪。一瞬间,她又感觉刚才的喜悦根本就是虚幻的,她只是想大声地哭。
何玉萍简直有点儿要崩溃了。
她定了一下神,赶紧离开了那尊佛像,走出观音堂,这下子心绪才真正安静了一些。她不想再往后面的大雄宝殿和法堂去了。她决定趁着天光还不算太暗时离开铁佛寺。
何玉萍几乎是跌跌撞撞地走出了铁佛寺的大门侧口,她沿着院墙往沙滩那边急走,忽忙之间,她差一点撞到前面一个行人的身上,好在她没注意快要撞到了的时候,那人身上的小铜锣突然“当”的一响,让她收住了急忽忽的脚步。
何玉萍停下脚步,那人出转身过来了。何玉萍才发现她面前是个盲人,他左手握着一根细杆子,上面挂着一片白布,左手某根手指上还挂着个小小的铜锣,铜锣上有个更小的槌子,他的右手则拿着另一根探路的杆子。
“啊,这位大姐,你要算命、测字么?”那老盲人突然对何玉萍说道。
何玉萍这时才看到那白布上写着“算命测字”四个字。她从来不信这些玩意儿,不过这一次她有些吃惊,怎么她还没有说话,那人就叫她“大姐”了。也许,只是她鞋跟的声音和身上用的香水味,把这些信息告诉了听觉和嗅觉更敏感的盲人。
盲人可能是感觉到何玉萍的犹豫,于是又说道:“今天是七月七啊,大姐真的应该算一下,测一下啊。”
何玉萍淡淡的问道:“这有什么特别呢?怎么是‘应该’算呢?”。
“哈哈,要不是七夕节,大姐也和老瞎子一样在铁佛寺里吃巧果,你我也不会碰巧在这里遇上。平时这个时候,我早就收摊回家了。有因就有果,有应就有该,所以是应该测测、算算。”
何玉萍有点不以然地说道:“啊,那还真是巧了”。
那盲人老头又劝道:“大姐放心,老瞎子算命、测字,起步价五元,封顶价五十,绝不多收,也不少收,多少就看你给。再说了,一个老瞎子嘛,打也打不过你的,跑也不过跑你的,测测无妨。”
何玉萍让这老头说得都没话讲了,还有什么“起步价”、“封顶价”这样的词语,于是她问道:“算命,测字,哪个快一点啊?”。
盲人老头道:“测字时间要得短一点,老瞎子我最在行的,也是测字。”
“那我要选什么字吗?”
“我不要求你选,也不要求你不选。你可随口说来,也可想想再说。都可以的。”
何玉萍稍想了一想,于是说了一个字“二。一二三四的二。”说完,她又借着路灯光,打量着这位盲人。
“好事成双,法门不二”。那盲人老头儿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
何玉萍也发现了他那轻微的表情。
“大姐,这个字,你是愿意听真话,还是愿意听假话呢?”盲人老头儿似乎有点故弄玄虚,又似乎是在吊人胃口。
何玉萍不想跟他绕圈子,说道:“真话,你就直接说吧。”
“老瞎子我测字,不是拘泥于传统的就字论字,我还得运用系统论来测。”盲人老头儿这话还够时髦的,要不是心情不好,何玉萍肯定会笑出声来,不过后来的话,倒让她心情更不好。
“大姐这个‘二’字,放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或者换个别的人,他也不会是这样的不吉利。”盲人老头不急不慢地说,“所以呢,你听了也不用急,凡事都有化解之法。”
“我听你说得这么慢,我倒真急了,你快直接说测字的结果吧”,何玉萍有点不耐烦了。
“那好吧”,盲人老头儿自顾自地说起来,“铁佛寺前测二字,心中恐怕计得失。去金去人去一撇,铁字消融是二字。正所谓:患得患失,先得后失,财色迷人,人财两空。”
何玉萍一脸迷茫地看着盲人老头儿。
“大姐,这会可能不能全明白,不过,你只要记得最后四句话:患得患失,先得后失,财色迷人,人财两空,以后自然会明白的。”说完,他松开右手里的探路棍,伸出手掌放在何玉萍面前。
何玉萍从手包里找出了一张十元的钞票,放到他手里。
那盲人老头儿也不摸真假、面值,随手放进挎着的破布包里,转身走了。
何玉萍站在那儿,正在考虑是回自己的家里,还是去父母家里,她包里的手机响了。
三
“喂。哪位?”司马昌盛对着手机没好气地说。
阅读玄铁观音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