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黑道新局势_道上那些事儿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一章 黑道新局势(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一九六五年,中山北路满街到处都是洋人,锦西街霓虹闪烁的酒吧又悄然开了一家。店面虽然不是很大,小姐虽然不是很多,在什么都比不上其他同行的情况下,却有幸遇着了一位金字招牌的老板娘,使得生意平稳,奠定了处女江山。

美顾问团撤退以后,曼娜班师台中五权路,易地而营的对象仍以美军为主。直到一九六六年,清泉岗变成了国民党军队驻地,才又携着美金台币回到了台北。

美军是酒吧的常客,随着蓝眼睛白皮肤的消失,酒吧的发展也到了末路。酒吧变成了圆桌和软椅,音响待之为歌手驻唱,争奇斗艳下,酒店的名气终于成型。

在曼娜的心里,宾至如归是她的生意经。酒店林立,没有其独特之处,客人永远可以周游列国,而无法栓住他们的心。在这种情况之下,曼娜除旧创新,一鸣惊人,立下了标记,保证满意的金字招牌。

元条通的“金锁匙”,是曼娜改头换面的第一家,全盛时期小姐多达八十余人。一年半后,由于逾时违规,在市政督察的报提下,遭到了吊销拍照的噩运。后来,通过陈启礼与警界的关系,将“金锁匙”改名为“晶锁匙”,仍然屹立于旧地,换汤不换药,照旧做她的生意。

接下来的岁月,在曼娜关门开门间,先后开设了“金手指”、“财神爷”、“风雨古城”、“金太爷”,乃至今天名存的“富豪”酒店。一步步的高升,一笔笔的投资,使同行相继明争暗斗,黑道垂涎向道争食,恩恩怨怨,曼娜经历了不少场面,也终于名列大亨之列,实现了她多年的梦想。

今日的“富豪”,昨日的“财神爷”,在曼娜手里,这两家最使为酒客所称道,“财神爷”曾经为曼娜带来春光满面,却也曾使她差点捅出滔天大漏子,就此与酒家绝缘。

有人说“财神爷”这个名字取的好,曼娜命里有财星高照,否则不会开业数月,客人犹如过江之鲫,拦都拦不住。数百坪的店面,慕名而来的坐台小姐竟然高达一百四十位之多。莺莺燕燕满林满谷,不但改写了酒店的历史,更将曼娜富的=得金银满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陈启礼确实没有看错人。曼娜不愧是一位酒果豪放女。

陈启礼送曼娜去美国后,台北的黑道似乎平静了许多。

两年后,陈永和带着一帮兄弟从台南回到台北重振四海帮,这时的四海帮已有了新旧之分。从此台北黑道又不平静了。

一九六四年二月,原中和帮帮主孙德培从狱中出来了,可今非往昔,虽然不少人仍尊他为老大,可他早已主灰意冷,不愿再在道上混了,不久便去了法国,从此再无音讯。

一九六四年四月,陈永和回到了台北,消息迅速传开去,陈启礼听到后并不感到意外,他对身边的人说道:“其实他早该回来了。”

“他回来了,我们怎么办?”跟随陈启礼多年的“灰鸭”柳茂川问。

“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大宝又不是三头六臂,谁怕他。”张安乐嗡声嗡气地说。

张安乐,外号“白狼”,同陈启礼一样出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教师,自幼聪颖过人的他14岁就开始泡妞、打架,成为学校霸王,后加入南海路帮,16岁那年因在永和镇砍伤一名便衣宪警入狱教化一年,出狱后声名大振,升任护法。从台北市大附中考上淡江文理学院历史系后,巧舌如簧,铁拳如锤的他在淡大的名气很快大了起来。淡大是个深受黑帮影响的学校,以前四海帮强盛时,几乎每个学生都自称是四海帮弟兄,后四海帮被竹联帮击垮后,竹联帮势力在这里得到很快的发展,但另外几个帮会,如牛埔帮、芳明馆、青龙帮和血狼帮,也都在这里招了不少弟子,由于张安乐的名气太大,牛埔帮一名叫斧头的人纠集一帮弟兄找他寻衅,被他一顿拳脚打散,从而和牛埔帮结下怨。陈启礼知道这件事后,带了一帮子竹联兄弟找到牛埔帮老大——外号“牛财仔”的胡铁牛,将张安乐与牛埔帮之间的恩怨化解,张安乐感于陈启礼仗义,遂离开南海路帮,加入竹联帮。成为陈启礼的得力手下。

张安乐和别的黑社会大哥不同的是,他不会一味地蛮干,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智谋。而且他说话时非常具有煽动力,竹联帮每一次有计划地和别的帮会冲突前,张安乐都会来一场“战前演说”,调动帮会弟子的积极性和冲劲,使帮会弟子敢于和别人玩命。从而使竹联帮每一次械斗都事半功倍,让其他帮会望风披靡。

张安乐一加入竹联帮后,就提出了进一步仿照军队的管理模式来整顿帮会,得到了以陈启礼为首的帮会大哥们的认可。到后来,陈启礼当上竹联帮总堂主后,他成了竹联帮的军师,是竹联帮内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

杨剑平说道:“大宝回来了,我们有必要做一点防备,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两年他在台南混得不错,除了那帮原先跟他的人外,又多了不少兄弟,四海帮在台南的势力不小。”

陈启礼看了众人一眼,说道:“他会来找我的。”

但陈永和并没有去找陈启礼,回到台北后很快在台湾大学一带立住了脚跟,重组四海帮。由于大宝的名气很大,许多昔日散去的四海帮弟子重又归入他的门下。虽然同是四海帮,却已经有了新老之分,老四海帮在帮主蔡冠伦的领导下,在武昌街开办了一家船务公司,经营“地下期货”,不时和别的帮派发生小摩擦。

在台南这两年,陈永和学会了许多,意识到帮会就像一个企业一样,要生存,就必须稳定基础,呈良性发展,首要关键就是不能和当局发生矛盾。他仿效美国黑手党做法,发展事业以养帮派,开办赌场、舞厅、餐厅等实体,从而打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他约束手下,尽量不和别的帮派发生冲突,以保存实力。

就在陈永和大展手脚将新四海帮改变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的帮派时,陈启礼手下的竹联兄弟还在靠收取保护费,帮人看场子过日子。

不仅仅是陈启礼,台北市其他的帮派的老大也觉得陈永和的所做所为不可思议,开舞厅、餐厅,那是正经的人干的事,既然是黑帮,就应该干黑帮的事,打打杀杀,夺取地盘收保护费,经营赌场妓院什么的,黑白不分向来是黑道上的大忌。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止得了陈永和。

既然陈永和不图“发展”,陈启礼暂时就没有必要将这块心病放在心上,就算要报复,依陈永和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和竹联帮相比。

在这期间,陈启礼采取了张安乐的建议,花高价从军队中请来教官,训练竹联帮弟子。接下来,陈启礼向总堂提出自己的想法,要将竹联帮的势力遍布全岛,在他的建议下,竹联帮老大林国栋命杨剑平率领一批经过训练的“竹联远征军”,横扫台岛,所向披靡。

一九六五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竹联帮已成为台湾第一大黑帮。陈启礼在帮中的声望无人能及,林国栋有自知之明,主动提出退隐,将帮主之位让给陈启礼,但陈启礼坚持不受,无奈何,只得由另一位元老级的人物陈大伟暂管帮中事务。但实际上,竹联帮内大小诸事全由陈启礼说了算。同年,人称“鬼见愁”的吴敦拜入竹联帮,和张安乐一起,成为陈启礼的左膀右臂。吴敦,外号“鬼见愁、“笑面虎”,是刺杀著名作家江南的凶手之一,也是江南命案中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他其貌不扬,三角眼,下巴呈戽形往上翘,嘴里岳一颗门牙,讲话口齿不清,是一个咋咋唬唬,胡打乱杀的角色,谁见了谁讨厌。早先,吴敦投在陈惠文的青帮门下,教唆手下人员用劣质茶叶向商店强行推销,公开勒索,后见结怨的人多了,便离开青帮,投入陈启礼这棵大树下。并且,他还是台湾电影界的名导演刘家昌的副手。

在陈惠文的介绍下,陈启礼认识了已经从警界退休的警官何忠。何忠原是基隆市警察局副局长,由于正职不大管事,局里的大小事务全由他进行处理,在频繁的公务活动中,结识了不少黑白两道的人物。像方家劲一样,何忠也收受不少黑帮上贡的香火钱,老谋深算的他担心有那么一天事发,所以提前退休,回到台北经营一家不大不小的餐馆,他的餐馆就坐落在青帮的地盘上,懂得规矩的他当然要拜会一下山主。陈惠文也当然知道这位退休警官不可小觑,在何忠的一再要求下,陈惠文将陈启礼介绍给他认识。

在陈惠文的一再灌输下,陈启礼也意识到做为一个黑社会组织,不能再向过去一样行事,眼看着陈永和的四海帮办企业、办公司,并且插手演艺界,成立影业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大赚其财。他不禁眼红不已,虽然竹联帮也实施一套较为实际的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的方法,也曾仿效四海帮开办赌场和妓院,并派人强行控制一些娱乐场所,收取厘金,一时也进账不少,但比起四海帮来,如小巫见大巫。

一九六六年,竹联帮元老周榕也组建飞龙影业公司,这是竹联帮首次涉足演艺界。同年,“灰鸭”柳茂川服兵役期满退伍后,靠着家中的万贯家私,从帮中选出几十名有潜力的弟兄,组成战斗堂,在新生北路的“中兴妇孺教养院”中集训。这批未来的杀手每日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着美国特种兵式的训练。而这些所谓的教官是陈启礼通过方家劲的关系,高薪从警察学校中聘请来的。

随着何忠和陈启礼的日益交往,这位见多识广的退休警官建议陈启礼用现代武器充实帮会。陈启礼对何忠的建议未于采纳,因为他知道台湾当局对枪支的控制是极严的,当年四海帮之所以解散,也是由“黄毛”林天黄枪击命案而引起的。虽说道上不少人用枪杀人,但帮会与帮会之间大规模的冲突,都是发生在街头巷尾,由于大家都讲究江湖道义,不愿意伤及无辜,所以靠的大都是冷兵器,很少用枪的。但此后不久一次竹联帮与老四海帮的冲突中,使他改变了主意。

那一次老四海帮与竹联帮为了争夺黄兴路的一块地盘大打出手,当竹联帮仗着人多势众一举击败老四海帮时,没想到陈永和手下的“豹仔”刘卫保带着一帮新四海兄弟卷入这场械斗,刘卫保手中拿着一把美式卡宾枪,对着人群一阵狂扫,当场打伤十几名竹联兄弟,所幸没有人死亡。当警方的人赶到后,刘卫保已经带人逃脱了,在这起台湾黑道的械斗中,四海帮竟然使用杀伤力惊人的热兵器,令整个黑道为之恐慌。

新老四海帮一联手,对竹联帮是个很大的威胁,所以陈启礼不得不慎重考虑。再者,如果在武器装备上赶不上别人,就会被别人吃掉。他找到了何忠,提出要一批军火。

何忠当即打电话联系,几天后,一批泛着蓝光的枪支摆在了陈启礼的面前。

阅读道上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