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天天的飞逝着,“光棍楼”里的故事,在进行着,通往车间的班车,也没间断过。“黄浦一期”的车间生活结束了,各自分到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如技术处,厂长办公室,房地产公司,销售中心,财务中心等,熊强分到了销售中心。
有一天,一位“黄浦一期”的人,在直属领导家看到一个不锈钢做的晾衣架,回到宿舍就动员懂切割、电焊的两个实习生,偷偷做成晾衣服架,拿到宿舍用。一传时,十传百,整个“光棍楼”都知道了,随后,你托我,我托他,他托另一个他,全楼兴起做晾衣架,一时间,“光棍楼”晒衣服都兴起了不锈钢的晾衣架,而且都是自产的。
没多久,一个老职工看见了,对他们说,这玩意都是两年前的技术了,大多职工家里都有,现在流行不锈钢的撮箕(撮垃圾的簸箕)和桌面。随后,大家又陆陆续续地做起了这两件。恰巧,前不久厂里才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激光切割机,只要把尺寸画好,一块好好的钢板,不一会儿就被裁成一个个的半成品了,再焊接一下,八毫米厚的不锈钢撮箕就出来了,既美观,又实用,且丝毫不笨重。原来每个人的桌面是用玻璃铺的,自从厂里的不锈钢板被大家“开发”出来后,玻璃面都被“下岗”了。最绝的是,在没多长时间,大家做撮箕都定出了一个“国标”(国家法定的行业标准),如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切多少度角,这个标准做出来的,就是最好看,且好用的。大家私底下,把这三件东西叫为“车间三宝”。一时间车间加班的人特别多,大都是做这玩艺的。还有的人,做了一批衣架去送给亲戚和朋友。在那台切割机上实习的,还切出了茶几面,“骏马奔驰”,“一帆风顺”等艺术品。
按理说,牛家辉的条件最成熟,他们车间里就有台切割机,想做什么“宝”,不是什么难事。和他一起进车间的另三个,或多或少都沾上了一二“宝”,大家如火如荼的热闹劲,从头到尾都没有感染过牛家辉。看着别的宿舍都用上了“三宝”,自己的宿舍又一“宝”都不“宝”,又苦于自己没有便利条件,一次晚饭后,杜志国打趣着对牛家辉说:
“你看别的宿舍,或多或少都有个一二‘宝’,我们宿舍一‘宝’都不‘宝’。”
“我们宿舍有啊!”
“什么宝?”杜志国一脸的惊讶工。
“我们俩个――活宝!”牛家辉郑重其事地说。
“哎!我说,你看我们那个塑料的撮箕,破得快不能用了,你弄个不锈钢的,再说,也不是我一个人用啊?”杜志国有些不耐烦了。
“我给你十块钱,你到街上买个,够不够?”说着,牛家辉就掏出了十元钞票,向杜志国递去。
……
杜志国没有接他的钱,心里一个劲地在嘀咕着:新时期的孔乙已――迂啊!为此,好一阵子没理牛家辉。牛家辉心里清楚:他也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只觉得别人都做了,出于好奇,想做做。可牛家辉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次也是好玩,最后被定为“聚众赌博”记大过,教训太深刻了。想着想着,那段“文革”经历又浮现在眼前。
正当他俩在闹别扭时,集团公司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公司一款产品,由于八毫米厚的不锈钢材料缺货,导致部分产品不能如期交货,面临赔偿违约金80万。事关重大,总经理派了专门的调查小组调查此事。从采购部门,到车间,各各环节一一追查。
原来,近几月来,该规格的材料就紧缺,采购部好不容易按订单把材料都采购足了,由于“车间三宝”用料量太大,把正常生产用的料都挤了,而短时间内手里捏着钱,也无法采购到。一位老职工说,厂里因为大家做这种私活,每年的材料耗损至少是100万元以上,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了,这次不是因为材料紧缺,都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采取主动交待和检举揭发的形式,一批新老职工浮出水面。处理意见出来了:罚的罚款,降的降职,停的停职反醒,开除的开除。像“司花”最冤,因为人长得漂亮,有三个男同事给送了几个衣架,被染上了,罚了100元。焊接工老唐他们,少刚三五百,机床厂厂长降职了,厂办、总办等行政部门的,记过处分,二年内不得提干,那个在切割机上实习的小伙,被“扫”出去了。事后,总经理还在集团的“喉舌”――《东方雄狮报》上做了个专访,主题是“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求以部门、车间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反响很大。
“车间三宝”事件,就这么渐渐地远去了,牛家辉和杜志国成为“光棍楼”里少有的幸存者,打那后,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铁哥们。有人却因此会影响事业一阵子,更有甚至会重演牛家辉当年的故事。历史的教训,总让人深思。
阅读冰川也沸腾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